北京地区生菜病害调查及防治药剂筛选

发布时间:2020-05-26 14:50
【摘要】:生菜Lactuca sativa L.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在栽培过程中病害容易发生,造成植株长势弱,导致减产,影响食用和贮运。为了解北京地区生菜病害发生情况,为生菜栽培以及生菜病害的防治工作提供必要依据,以不同品种生菜为调查对象,对北京地区温室栽培的生菜进行了病害调查、病原鉴定以及2种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经调查可知,2017年4月到2019年3月北京地区温室栽培的生菜主要发生4种菌物病害、2种细菌性病害以及生菜病毒病。菌物病害有生菜霜霉病(Bremia lactucae)、生菜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生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和生菜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细菌性病害有生菜叶缘坏死病(暂定)(Pseudomonas marginalis pv.marginalis)和生菜软腐病(暂定)(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对北京市不同地区生菜进行了病害调查,调查的地区有昌平区、房山区、顺义区、大兴区、延庆区、平谷区及通州区。首先调查了昌平区不同品种生菜在不同时期的病害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有生菜霜霉病、生菜灰霉病和生菜软腐病3种病害,前期调查了10个不同品种生菜采收期的发病情况,其中‘北散生2号’品种未发现发生以上3种病害;后期调查了24个不同品种生菜不同时期的发病情况,主要发生生菜霜霉病和生菜灰霉病,其中‘HZB-16’、‘PF-LE-4’及‘红皱’等3个品种在生菜整个生长期内均未发现病害发生。除了昌平区以外,其他地区主要发生的病害种类有生菜霜霉病、生菜灰霉病、生菜菌核病、生菜叶缘坏死病及生菜软腐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和7种杀菌剂分别对A.alternata和B.cinerea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显示,10%苯醚甲环唑对A.alternata菌丝生长抑制活性最强,其EC_(50)为1.82μg/ml,75%百菌清对B.cinerea菌丝生长抑制活性最强,其EC_(50)为15.14μg/ml。利用引物LMV-24F/LMV-24R对生菜样品中的莴苣花叶病毒(Lettuce mosaic virus,LMV)进行RT-PCR检测,能扩增出220bp的片段,经序列测定和分析,获得了昌平生菜样品中LMV的部分序列。
【图文】:

霜霉病,生菜,症状


农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北京地区生菜病害种类调查与病原鉴2.2 生菜霜霉病田间症状:发病初期,病斑受叶脉限制,沿叶脉进行扩展,,褪绿呈浅黄色,多角形,缩(图 1);田间湿度高时叶片背面产生白色霉层(图 2)。发生规律:此病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快速繁殖生长,最适温度为 15~20℃,相对湿度 右,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55]。

霜霉病,生菜,叶脉


农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北京地区生菜病害种类调查与病原鉴2.2 生菜霜霉病田间症状:发病初期,病斑受叶脉限制,沿叶脉进行扩展,褪绿呈浅黄色,多角形,缩(图 1);田间湿度高时叶片背面产生白色霉层(图 2)。发生规律:此病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快速繁殖生长,最适温度为 15~20℃,相对湿度 右,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重[55]。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农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436.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泰英;陈礼琢;罗震伟;康素珍;杨惠君;;常熟市虞山园林植物病害调查[J];上海农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2 袁自清;许建强;;乌鲁木齐市园林植物病害调查[J];八一农学院学报;1987年04期

3 谢宝多;;柳州市园林植物病害调查报告[J];广西林业科技;1987年04期

4 邓先明;贺忠秀;肖建国;何庆国;曾亮华;;四川棉铃病害调查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S1期

5 冯如珍,黄式玲;园林花卉病害调查研究初报[J];广西植保;1988年02期

6 李莫然;梅丽艳;;几种玉米主要病害调查[J];黑龙江农业科学;1988年05期

7 洪祥千;陈家俊;;巴戟六种重要病害调查研究[J];热带作物研究;1989年03期

8 马占鸿;田乃祥;蒋永忠;;宁夏苹果贮藏期病害调查报告[J];宁夏农林科技;1989年01期

9 张腾;刘建兰;高振鑫;赵衍鸿;;沪宁高速公路扩建老路病害调查及处理方法[J];公路;2009年08期

10 常耀军;王桂芳;;原州区辣椒生长期病害调查及防治对策[J];现代农业;201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驰成;吴伟怀;粱艳琼;唐文;郑金龙;习金根;郑肖兰;许沛冬;贺春萍;易克贤;;热带牧草真菌病害调查及病原菌初步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张荣;邢海民;孙广宇;;园林及温室花卉真菌病害调查与鉴定[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六届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第五卷)[C];2003年

3 彭超;罗志文;范鸿雁;余乃通;刘志昕;何凡;李向宏;;海南地区火龙果病害调查[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4 唐莹莹;王忠文;;广西鸡蛋花病害调查[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秀蓉;魏勇良;杨成德;;陇东典型草原牧草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A];2005中国植病学会、中国菌物学会北海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潘慧;陈美艳;张胜菊;段程久;何美祥;杨光学;李黎;钟彩虹;;云南省屏边县猕猴桃春季主要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A];中国园艺学会2017年论文摘要集[C];2017年

7 彭超;罗志文;范鸿雁;何凡;李向宏;;海南地区火龙果病害调查[A];现代果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暨果树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5年

8 潘慧;李黎;胡秋

本文编号:2682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682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9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