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蝗预若虫表皮发育及其几丁质代谢分子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1 16:52
   飞蝗(Locusta migratoria)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其胚胎期有多次表皮生成和降解,包括浆膜表皮形成与降解、胚胎第一层表皮形成与降解、胚胎第二层表皮形成与降解和胚胎第三层表皮形成。其中胚胎第二层表皮包裹飞蝗预若虫,称为预若虫表皮,其合成和降解受阻引起飞蝗孵化受阻,是早期飞蝗防治的重要阶段。本研究将通过对飞蝗预若虫表皮超微结构的动态观察,明确预若虫表皮结构及其形成和降解规律;通过研究飞蝗几丁质合成酶LmCHS1和几丁质酶LmCht5-2在预若虫阶段的表达特性、表达定位和功能研究,解析其参与预若虫表皮几丁质代谢的作用机制,为卵期害虫防治提供新的靶标分子。1、飞蝗预若虫表皮超微结构及几丁质发育变化通过对30℃条件下9-14 d飞蝗胚胎超微结构的动态观察发现,预若虫表皮分为上表皮(Epicuticle)和原表皮(Procuticle);于第10 d时(E10H0)开始生成,出现上表皮;E11H0时形成完整的含有原表皮和上表皮的表皮结构。降解步骤为:E12H0-E12H12上表皮和原表皮发生分离;E12H12-E13H0发生皮层溶离;E13H0-E14H0原表皮降解。荧光染料Fluorescent Brightener 28染色观察发现,预若虫表皮几丁质在E11时沉积最厚,与超微结构观察一致。E12时,预若虫表皮降解,几丁质变薄,并开始远离胚胎,E13-E14时,预若虫表皮几丁质逐渐降解。2.LmCHS1参与预若虫表皮几丁质合成RT-qPCR检测显示LmCHS1基因在E9时表达升高,在E11时达到最高峰。免疫组化发现,LmCHS1蛋白在表皮细胞质中表达;在E11时表达量最高,且可分泌至表皮层中。显微注射dsLmCHS1至E7飞蝗胚胎,发现RNAi可显著降低预若虫期LmCHS1的表达(约88%);造成飞蝗孵化受阻,致死率为50.6%。HE染色观察显示,dsLmCHS1组预若虫表皮形成受阻。免疫组化显示dsLmCHS1显著抑制LmCHS1蛋白表达并降低预若虫表皮几丁质的含量。超微结构观察显示,dsLmCHS1组原表皮形成受阻,几丁质片层结构消失。因此得出,LmCHS1对预若虫表皮几丁质合成和原表皮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是飞蝗卵期防治的重要靶标。3.LmCht5-2参与预若虫表皮几丁质降解几丁质酶5是参与昆虫表皮降解的重要酶类。飞蝗几丁质酶5包含2个基因,LmCht5-1和LmCht5-2。前期研究发现沉默LmCht5-1引起预若虫表皮原表皮降解受阻,孵化致死。本研究拟在此基础上,解析LmCht5-2参与飞蝗预若虫表皮降解的作用机制。RT-qPCR检测显示LmCht5-2基因E11时表达显著性提高,且在E12时仍维持相对较高的表达量。免疫组化发现,LmCht5-2蛋白在E12-E13具有较高表达量,可在表皮细胞和表皮层观察到红色荧光信号。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对E9飞蝗胚胎注射dsLmCht5-2,发现RNAi可显著降低预若虫期LmCht5-2的表达(约87.5%);并造成飞蝗孵化受阻,致死率为80%。超微结构观察显示,干扰LmCht5-2影响飞蝗预若虫表皮上表皮/原表皮分离和原表皮降解。综上所述,飞蝗预若虫表皮分为原表皮和上表皮两部分,LmCHS1和LmCht5-2分别参与预若虫表皮几丁质的形成和降解,是早期害虫防治重要的分子靶标,本研究结果将为害虫卵期防治分子靶标的研发和基于调控卵的蜕皮发育进行害虫控制提供思路。
【学位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433.2
【部分图文】:

飞蝗,表皮,上表皮,表皮细胞


图 2.1 飞蝗预若虫期表皮生成的超微结构观察Fig.2.1 Ultrastructure of the deposition of pro- nymph cuticle in L.migratoria注:Epi:上表皮 Epicuticle Pro:原表皮 Procuticle EC:表皮细胞 Epidermal cell 飞蝗预若虫期表皮降解过程的超微结构观察通过对预若虫表皮不同发育时期超微结构进行动态观察发现,E11H0 预若虫表

飞蝗,上表皮,表皮细胞,形成研究


图 2.2 飞蝗预若虫期表皮的降解Fig.2.2 Degradation of pro- nymph cuticle in L.migratoria注:Epi:上表皮 Epicuticle Pro:原表皮 Procuticle EC:表皮细胞 Epidermal cell.3 飞蝗预若虫期表皮几丁质形成研究对 30℃环境下正常发育的 9-14 d 飞蝗卵进行取样,制备其横向石蜡切片,观

飞蝗,几丁质,表皮,农业害虫


图 2.3 飞蝗预若虫表皮几丁质发育变化Fig.2.3 The chitin development of pro-nymph cuticle in L.migratoria注:蓝色为几丁质信号;绿色为细胞核信号2.4 讨论飞蝗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虫,由于其繁殖能力和迁飞能力强,尚无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朋;叶波平;;微生物几丁质酶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J];科学技术创新;2018年12期

2 陈龙;植物几丁质酶的生物学作用[J];生物学教学;2002年07期

3 谷军;张晓彦;孟利强;沙长青;;等离子体法诱变淡紫拟青霉产几丁质酶菌种的筛选[J];微生物学杂志;2017年03期

4 谢树章;刘亚娟;秦平伟;张迷;;植物几丁质酶及应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年08期

5 黄乾生;谢晓兰;陈清西;;几丁质酶的结构特征与功能[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2期

6 杨学敏;微生物几丁质酶的研究和应用[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冯俊丽,朱旭芬;微生物几丁质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4年01期

8 刘立新,付艳梅;几丁质酶及其在植物抗病中的作用[J];现代化农业;2003年05期

9 欧阳石文,赵开军,冯兰香;植物中几丁质酶的作用[J];生物学通报;2002年06期

10 孙胜利,喻子牛,贾新成;微生物产几丁质酶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微生物学杂志;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霖;家蚕外围食膜空间蛋白质组及几丁质脱乙酰基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刘玉春;猪粪宏基因组、嗜热拟青霉和米黑根毛霉几丁质酶的表达及性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3 付星;巴伦葛兹类芽孢杆菌和米黑根毛霉的几丁质酶生化性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4 刘自旭;植物免疫受体激酶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5 于荣荣;飞蝗表皮几丁质有序排列关键基因的功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7年

6 陈琦;几丁质合成与水解酶的抑制剂及抑制机理[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7 张杰;高效灭蝗基因工程菌的构建[D];四川大学;2004年

8 郭润芳;疏绵状嗜热丝孢菌热稳定几丁质酶纯化及其编码基因的克隆与表达[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9 黄小红;棉铃虫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10 刘志华;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功能基因克隆及表达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卿;飞蝗预若虫表皮发育及其几丁质代谢分子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2 吕梦圆;重组大肠杆菌几丁质酶的诱导表达、酶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妍;家蝇几丁质酶MDCht9的表达及功能研究[D];贵州医科大学;2019年

4 苏翠翠;二化螟几丁质酶基因家族及几丁质含量的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5 覃可;两株生防链霉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及几丁质酶家族基因鉴定[D];贵州大学;2019年

6 刘英;霍乱弧菌几丁质酶VC1073、VCA0027与VC1952的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7 李丽娜;溞几丁质酶基因克隆及多肽抗体制备[D];浙江大学;2017年

8 郭小利;构巢曲霉几丁质酶ChiB基因克隆表达、酶学特性及生理功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9 王艳新;灰盖鬼伞中几丁质脱乙酰化酶的异源重组表达、特性和功能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10 杨正凤;滇金丝猴粪便微生物宏基因组来源几丁质酶和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93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2893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1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