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抗白粉病种质资源发掘及其分子标记鉴定

发布时间:2023-09-17 14:28
  小麦白粉病是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引起的小麦主要真菌病害之一,严重威胁着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由于长期采用品种间杂交,小麦的遗传基础越来越窄,极易引起白粉病的快速发生及大面积流行。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充分挖掘抗病资源,扩大小麦的遗传基础,从宏观上对抗病基因进行合理布局,才能有效防止病害造成更大的危害。我国拥有丰富的小麦地方品种资源,在长期驯化栽培过程中,积累了包括抗病基因在内的大量优良性状,是我国小麦抗病育种的优异基因来源。本实验通过对本实验室收集保存的324份国内外小麦品种、农家种及地方品种接种白粉菌流行小种及强毒力小种E09和E20进行了抗病性鉴定,以期充分发掘和利用其中的有益基因资源,扩大现代小麦育种的遗传基础,为小麦抗病育种及遗传改良提供新抗源和优异种质资源。同时,选取了7个在生产上有效的抗白粉病基因Pm21、Pm52、Pm Lk906、Pm Lx66、Pm Tm4、Pm Jm22和Pm HNK对供试材料进行抗病基因检测,以期通过基因推导从中发掘新的抗病基因,为进一步进行抗白粉病基因定位提供材料。实验结果如下:(1...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种质资源现状
        1.1.1 小麦种质资源概况
        1.1.2 地方品种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1.2 小麦白粉病概况
        1.2.1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
        1.2.2 小麦白粉病症状及危害
        1.2.3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1.2.3.1 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1.2.3.2 农业栽培防治措施
            1.2.3.3 化学药剂防治
    1.3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其分子标记
        1.3.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1.3.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分布
        1.3.3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1.4 论文设计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点
    2.3 试验方法
        2.3.1 白粉病抗性鉴定
        2.3.2 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检测
            2.3.2.1 小麦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
            2.3.2.2 引物的合成
            2.3.2.3 PCR扩增
            2.3.2.4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白粉病苗期抗性鉴定
    3.2 抗病基因连锁标记的分子鉴定
        3.2.1 Pm21的分子标记检测
        3.2.2 Pm52的分子标记检测
        3.2.3 Pm Lk906的分子标记检测
        3.2.4 Pm Lx66的分子标记检测
        3.2.5 PmTm4的分子标记检测
        3.2.6 PmHNK的分子标记检测
        3.2.7 PmJm22的分子标记检测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847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847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f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