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烟灰霉病和菌核病病原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

发布时间:2024-03-26 22:20
  为明确保山地区香料烟新发生的"黑秆病"和"白秆病"病原及候选化学防治药剂,本研究依据柯赫氏法则,分离、验证病原物致病性,以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鉴定病原物种类,同时运用平板法检测11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黑秆病",病原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Fr.),命名为香料烟灰霉病,病原菌对50%多菌灵、70%甲基硫菌灵高度敏感,对55%菌核净-锰锌中度敏感,EC50分别为0.03、0.80和6.50 mg/L;"白秆病",病原为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命名为香料烟菌核病,该病原菌对50%多菌灵、45%王铜-菌核净、70%甲基硫菌灵和55%菌核净-锰锌高度敏感,EC50分别为0.60、1.05、1.13和1.90 mg/L。本研究明确了保山地区香料烟2种未知病害的病原物,并获得了敏感性较高的杀菌剂。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云南保山香料烟发病田

图1云南保山香料烟发病田

2018年3月和2019年3月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勐统镇、卡斯镇香料烟烟田内对“黑秆病”和“白秆病”的症状和发病率进行调查分析,并采集病株茎、叶和花(图1)。1.2病原分离与鉴定


图2香料烟“黑秆病”症状

图2香料烟“黑秆病”症状

该病可见于根茎交界处、茎秆中部、叶及花等部位,以茎秆发病为主。根茎交界处患病时,首先形成水浸状椭圆形至卵圆形的凹陷病斑,边缘红褐色,轮纹明显,长约4.5~16.0cm,后期病斑表面形成灰色霉层(图2A)。茎秆中部的病斑多见于采收形成的伤口处,中间白色,边缘红褐色,长约0.5~3....


图3香料烟“白秆病”症状

图3香料烟“白秆病”症状

该病多见于根茎交界处,在茎中部、顶端或叶部时有发生(图3)。病原菌由采收形成的伤口侵入,初期形成水渍状病斑,中间白色,边缘青绿色,病斑表面偶有白色菌丝体附着(图3A和B)。“白秆病”的病斑长约1.5~30.0cm,比前述“黑秆病”病斑长。后期严重时可整株干枯,摇动茎杆有响声,剥....


图4病原菌室内回接

图4病原菌室内回接

经病原分离获得多株菌落形态相似的分离物,取代表性菌株HP-1用于试验。将病原菌接种于烟苗茎部,接种后2d开始萎蔫,5~6d烟苗枯死,烟株茎杆干枯,常伴有白色菌丝体;接种成株期烟株,5d植株开始萎蔫,10d上部叶片枯萎,病斑呈白色(图4B)。从发病部位再次分离获得的菌株菌落....



本文编号:3939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dzwbhlw/3939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e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