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甘肃省小陇山路域和林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0 22:53
【摘要】: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研究是目前生物科学和环境之间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基础领域之一。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区域范围增大,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丧失已经成为全球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重要区域或重要物种的识别是制定和实施保护计划的首要步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性研究成为保护生物学研究的焦点之一。集中力量优先保护一些重要的地区是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较为现实和高效的途径。高速公路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类工程之一,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在修建及运营过程中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人类发展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使用重要值所得出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对所选取宝(鸡)天(水)高速公路路域和小陇山天然林林区油松群落(Pinus tabulaeformis Carr.)、华山松群落(Pinus armandii Franch)、锐齿栎群落(Quercus aliena Bl.var.acuteserrata Maxim.)、马氏槭群落(Acer maximowiczii Pax)和侧柏群落(Platycladus orientalis)的物种多样性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绘制并分析了各生长型多样性指数图、空间分布图、时间分布图、发育阶段模式图等图表,探讨了路域与林区内共5个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变化,得出了其多样性与各物理环境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总体上各植物群落不同生长型物种多样性指标结果为林区内大于路域。路域中多样性指数: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均匀度指数: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丰富度指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优势度指数: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林区内多样性指数: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均匀度指数: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丰富度指数: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优势度指数: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2)对比多样性空间分布,阴坡的各多样性指数总体上普遍略高于阳坡,证明在该研究区中,阴坡更利于植物群落的生长,路域的群落表现出的规律比较散乱,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晰,植物群落稳定性差,林区内植物群落稳定性较好。(3)多样性发育阶段模式,发现老龄林中的变化趋势路域与小陇山林区的变化图形较为相似,总体上趋势相同,但是在中龄林中变化趋势基本相反,皆不相同,中龄林中丰富度指数明显升高。说明公路建设对林区内的植物群落影响比较显著。
【图文】:

道路工程,小陇山林区,位置图,高速公路


2 研究区域道路工程及自然环境概况2.1 道路工程概况在建道路工程项目连霍国道主干线宝(鸡)天(水)公路牛背至天水段位于东经105°40′~106°43′,北纬 34°16′~34°35′范围内(图 1-1)。起于陕甘两省分界处的牛背,东接陕西省宝鸡市;终点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天水市的甘泉镇,西接宝(鸡)天(水)公路甘肃境二期工程天水国境段。本项目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天水市北道区内,影响区域主要穿行于西秦岭山区,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两大水系。该方案牛背至东岔段沿渭河河谷布线;东岔至甘泉段基本沿老 310 国道布线,主要经过东岔、白杨岭、大水峪沟、大坪里、上仙沟、仙坪沟、散岔、百花川、阴崖、化石山、包家沟、旧庄沟、党川、燕子关、街子、甘泉镇(白石)[79]。

曲线,路域,群落多样性,海拔


33图 4-10 路域群落多样性与海拔的关系Fig.4-10 The commun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cies diversity and elevation in road area从图 4-10 中不同生长型多样性指数与海拔的关系可以看出,路域植物群落乔木层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与海拔梯度的关系呈现出的趋势均一样,总体上随海拔的上升相应的随之减少,多样性指数的下降幅度最大,均匀度指数的曲线最为平缓,只有优势度指数是相反的,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明显的上升,不同于另外三个指数表现出的趋势。从图中的趋势走向可以看出一些规律,在低海拔研究区域,主要因为路域的人为干扰,以及降水限制,结果会与自然演替情况下有所不同,如果在自然演替作用主导下,,多样性水平也会较低,但是因为高速公路的修建,以及在公路通车运行之后所带来的人为干扰,会对植物群落造成更加频繁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水平的变化走向可能会与周边附近的天然林有所不同,出现不同的自然演替,发生与之不同的复杂且没有规律的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718.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强;李翠翠;李俊;牛金林;;道路的生态学研究进展[J];生态经济;2015年09期

2 胡兴;李成俊;陈璋;张琼瑛;庞亮;龙凤;;公路边坡绿化的景观质量评价等级研究[J];北方园艺;2013年12期

3 任学敏;杨改河;王得祥;秦晓威;刘振学;赵双喜;白宇;;环境因子对巴山冷杉-糙皮桦混交林物种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2年02期

4 陈生云;刘文杰;叶柏生;杨国靖;宜树华;王发刚;秦翔;任贾文;秦大河;;疏勒河上游地区植被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草业学报;2011年03期

5 胡有宁;王得祥;郭W汌

本文编号:2622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622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f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