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皱叶膏桐成花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16 21:11
【摘要】:膏桐(Jatropha carcas L.)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Jatropha)植物,是重要的能源树种,雌花少,雌雄花比例低(1:20)影响产量。皱叶膏桐(Jatropha nigroviensrugosus CV Yang)是新发现的变种,具有生殖优势,雌雄花比例较高(1:8),进行皱叶膏桐成花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分析可以探究皱叶膏桐生殖优势存在的原因。本研究利用Illusima测序技术针对两膏桐进行比较转录组学分析,获取差异表达目的基因全长,RT-qPCR技术进行目的基因不同组织部位的时空间表达分析,利用亚细胞功能定位,双分子荧光互补,转基因功能验证等了解基因的具体功能,为膏桐分子育种与栽培生殖调控提供指导。结果表明:(1)转录组文库测序质量良好,Q20在97%以上,Q30在93%以上,QC平均含量在43.5%。皱叶膏桐和膏桐与基因组比对率均在96%以上,序列差异小,亲缘关系接近。GO富集结果显示,两膏桐叶芽对光响应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基因表达趋势发现,9条基因只在两膏桐雄花中高表达,雌、雄花中均上调表达的基因,多数为花器官形成相关基因;两膏桐的花序芽部位被明显聚类区分,差异基因达1646条。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参与了膏桐的性别分化和花芽形成的过程,而DELLA、MYC2、CYCD3等基因可能与皱叶膏桐花序芽形成过程中雄花原基的败育等过程以及雌花性别的决定相关。(2)对皱叶膏桐组内差异基因富集显示,与蔗糖磷酸合成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EC:2.4.1.21)和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EC:2.4.1.242)有关的基因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雄花的形成和发育,基因CUC2和CUC3可能调节雌花的形成和发育。花器官发育的特征基因在四个组织部位中保守表达,高表达的均为II型MADS-box基因。(3)共获得3条差异基因的全长。皱叶膏桐JnCYCD3;1开放阅读框(ORF)长414bp,编码137aa,与膏桐相比,存在内含子的保留导致编码框的提前终止,RT-qPCR表明JnCYCD3;1在新生叶的部位的表达最高,是根部表达的68.42倍,其次是花序芽,花序芽与雌花形成早期的表达量无差异,在花粉形成时期的表达量最低。皱叶膏桐JnSLR1的ORF长1641bp,编码546 aa,JnSLR1在花序芽的部位的表达最高,其次是新叶,在皱叶膏桐雌、雄花之中的表达量并无差异。皱叶膏桐JnMYC2 ORF 2025bp,编码674 aa,JnMYC2在花序芽的部位的表达最高,在皱叶膏桐新叶,雌、雄花之间的表达量并无差异。(4)启动子元件分析表明,pJnCYCD3;1具备JA反应元件(CGTCA-motif、TGACG-motif)、分生组织表达相关元件(CAT-box)、MYB结合位点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基因调控(MBSI)、光反应元件(GT1-motif、AAAC-motif)等;pJnSLR1中存在赤霉素响应元件TATC-box,MYB、MYC调控原件,光调控元件(Box II、Box 4、GT1-motif等)、胁迫响应元件等;pJnMYC2基因启动子中存在CAT-box(与分生组织表达有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较多的光调控元件(GT1-motif、G-box、MRE等)、胁迫响应元件等。(5)亚细胞功能定位实验表明,JnCYCD3;1、JnSLR1均在细胞核中发挥功能;JnMYC2可能具备跨核膜行为。(6)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表明,JnMYC2与JnCYCD3;1存在互作。(7)JnCYCD3;1转基因烟草能够明显的提前生殖周期,可能具有促进花形成和转变的作用。
【图文】:

表型,雌雄比,桐花,物候观察


贵州大学 2019 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产量高(杨成源等,2015)。对皱叶膏桐的引种试验和多年的物候观察与统计,发现皱叶膏桐除明显的叶表型差异外(图 1-1),两膏桐开花物候相近,膏桐较皱叶膏桐花期提前一周左右;皱叶膏桐雌雄花比最高可为 1:8,平均为 1:17;而膏桐的最高雌雄比只达 1:20,,平均雌雄比仅为 1:35。对皱叶膏桐的生殖优势发生时期和发生机理尚无研究报道明确指出(何花. 2016),膏桐雌、雄花性别分化的决定机制也尚未阐明。

拟南芥,途径,光周期,成花


图 1-2 拟南芥开花时间基因网络(Bluemel et al., 2015)Fig1-2. Flowering time gene network of Arabidopsis thaliana (Bluemel et al., 2015)目前在拟南芥中共鉴定出了 180 多个参与调控开花的基因,并确定光周期途径、春化途径、自主途径、赤霉素途径、温敏途径和年龄途径为调控开花的信号途径(Fornara et al., 2010)。而在膏桐成花研究相关中,光周期途径和赤霉素途径相关研究较多。在光周期途径中,CO,FT 等基因作为光周期的关键调控因子,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在拟南芥和膏桐树种中过表达膏桐成花相关同源基因,具有不一样的功能作用强度,这有可能是物种间的差异所导致的。在对膏桐中的 CO 基因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膏桐的 CO 虽然也具有 B-box 和 CCT 元件,但是不属于任何双子叶植物或者单子叶植物植物进化枝,可能失去原有的功能,并不直接参与开花调控(Ohmido et al., 2017)。膏桐的 FT/TFL1 基因家族 6 个成员的表达具有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79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平;;永胜县膏桐造林浅析[J];云南林业;2010年01期

2 邓桃;;云南省膏桐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3 袁杰;;膏桐树的经济价值[J];云南林业科技;1987年04期

4 淮水;;念好“山字经”——我省大力发展膏桐生物质能源产业纪事[J];云南支部生活;2008年10期

5 肖枫;赵杨;何花;王秀荣;;皱叶膏桐和普通膏桐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J];种子;2018年11期

6 李春文;;武定县膏桐资源现状及产业发展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12年01期

7 胡慧蓉;胡广琴;欧光龙;马焕成;王艳霞;;肥料与保水剂对膏桐幼苗生长与土壤养分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8 莫永;朱秋莲;吴俊;;膏桐无性系工厂化扦插育苗技术[J];云南林业;2009年04期

9 李国瑾;;云南:小小膏桐要做大文章[J];中国林业;2008年10期

10 ;我国育成生物柴油植物膏桐新品种[J];中国林业产业;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成源;;膏桐新变种的表型特征和遗传稳定性[A];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植物学:现在与未来——中国植物学会第十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八十周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4分会场:资源植物学[C];2013年

2 杨成源;;膏桐品种变异指针的探讨[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五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8)[C];2008年

3 胥辉;许昌慧;江涛;何承忠;唐军荣;辛培尧;;膏桐不同成熟期种子性状的差异分析[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4 朱仁刚;杨明志;赵航文;龚怡;卢靖;;轻型基质网袋育苗造林试验研究初报[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1森林培育技术创新与特色资源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李巧;赵毅博;高泰平;胥辉;;膏桐林地表昆虫多样性及其与白蚁危害之间的关系[A];云南省昆虫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霞;双柏大力发展膏桐产业[N];云南政协报;2012年

2 白季;膏桐产业在我州发展态势良好[N];红河日报;2008年

3 安芬奇;我国育成膏桐新品种[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4 通讯员 陆春旺邋李云艳 记者 李秀春;永胜膏桐面积逾10万亩[N];云南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国瑾;中外专家献策膏桐产业发展[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6 张世忠;膏桐种植为彝州生态能源建设添彩[N];楚雄日报(汉);2007年

7 郑斯元;促进膏桐产业快速发展[N];云南日报;2007年

8 记者 李秀春 通讯员 胡延平;永胜建成10万亩膏桐基地[N];云南日报;2007年

9 ;膏桐种植日常管理[N];云南科技报;2009年

10 李彬;绿春稳步推进膏桐项目建设[N];红河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永清;云南干热河谷膏桐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特征[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宋立奕;云南元谋干热河谷膏桐天然更新种群及其群落特征[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肖枫;皱叶膏桐成花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分析[D];贵州大学;2019年

2 刘艳;膏桐饼及油中毒性化合物的分离及鉴定[D];云南大学;2017年

3 刘丽;膏桐饼粕致毒化合物研究[D];云南大学;2016年

4 卢振龙;云南省临沧市膏桐生物量和碳储量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0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630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1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