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接种根瘤菌后刺槐对镉胁迫的响应

发布时间:2020-06-09 02:04
【摘要】:镉污染因具有毒性高、迁移快、范围广等特点成为最主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土壤镉污染治理迫在眉睫。本研究利用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具有重金属耐性及共生固氮的特性,将刺槐-根瘤菌形成的植物-微生物共生体系应用于土壤镉污染修复,从刺槐抗氧化酶系统、脂质过氧化、氮素及叶绿素含量响应的角度,研究接种根瘤菌及根瘤内生细菌对重金属镉的修复效果,探索该共生体系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潜力。竞争结瘤结果显示,刺槐幼苗根部1:1混合接种Rhizobium radiobacter HZ6+Ensifer adhaerens HZ14、E.adhaerens HZ14+Mesorhizobium loti HZ76、R.radiobacter HZ6+M.loti HZ76、R.radiobacter HZ6+E.adhaerens HZ14+M.loti HZ76菌株,对形成的根瘤进行BOX-PCR指纹图谱分型及占瘤率统计,发现HZ76菌株的占瘤率达90%以上,能与刺槐高效结瘤共生,是刺槐共生菌的优势菌株,其次是HZ6菌株。根据结果,选取根瘤菌R.radiobacter HZ6、M.loti HZ76菌株作为下一步实验菌株。促生作用结果表明,在镉浓度0、20、60 mg kg-1污染的基质中,将根瘤菌R.radiobacter HZ6、M.loti HZ76及根瘤内生细菌Herbaspirillum chlorophenolicum HZ10,外源单接及1:1混接于刺槐根部。结果发现,刺槐幼苗抗氧化酶系统(SOD、POD、CAT)酶活性随Cd浓度升高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MDA含量表现出一直升高的趋势,氨态氮含量、叶绿素总量及刺槐的株高、根长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刺槐地上部分与根部内Cd含量随基质中Cd浓度升高而增加,且主要积累在根部,在20 mg kg-1中度污染下,富集系数达0.6。与不接菌处理(A)相比,混合接菌HZ6+HZ10+HZ76(RHM)、单接菌HZ6(R)处理下,刺槐幼苗的株高、根长、氨态氮及叶绿素含量显著上升。表明R.radiobacter HZ6菌株能促进刺槐生长发育,提高刺槐抗逆性,促进生长。在Cd污染土壤中,接菌处理下刺槐幼苗的抗氧化酶系统中SOD、POD、CAT活性、结瘤数量均表现出升高趋势,而MDA含量均降低,且HZ76(M)、HZ10+HZ76(HM)、HZ6+HZ10+HZ76(RHM)处理的结瘤数量显著增加,为不接菌处理的3.86、4.85、4.14倍;刺槐的株高、根长,地上与地下干重、氨态氮、硝态氮及叶绿素含量整体呈现增加趋势,但RHM、R处理效果最显著,优于其他接菌及不接菌处理。这些结果表明,HZ76菌株能与刺槐高效结瘤共生,混接RHM处理可能通过某种互作机制进一步发挥作用,也可能是菌株R.radiobacter HZ6对刺槐幼苗有促生作用,联合M.lotiHZ76的共生固氮效果,提高刺槐幼苗的抗逆性,进一步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图文】:

共生体系,生理变化,对植,重金属污染土壤


图 1-1 植物-微生物共生体系对植物生理变化影响-1 Effects of plant-microbial symbiosis system on plant physiolog菌共生体系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及

指纹图谱,分型,图谱,指纹图谱


株 BOX 指纹图谱分型(M 为 200 bp DNA Marker,R、E、M 为单菌落图谱分型) profiles types of rhizobium(M was 200 bp DNA Marker, R, E and M express the profilestypes of single rhizobium)选择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X53;S792.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刺槐丰产林试验小结[J];林业科技资料;1976年02期

2 ;刺槐[J];内蒙古林业;1984年10期

3 何正寅;刺槐叶喂兔效果好[J];畜牧与兽医;1986年02期

4 何正寅;;刺槐叶喂兔效果好[J];饲料研究;1986年03期

5 杨加豹;徐载春;田育军;;四川刺槐叶粉生产工艺及建厂条件的调查研究[J];四川畜牧兽医;1993年04期

6 卓秀云;应当发展的刺槐树种[J];新疆林业;1995年05期

7 ;刺槐树换头高接红花槐树的方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0年06期

8 李慧菊;徐秀梅;;不同灌溉条件对刺槐生长量及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07年06期

9 闫淑莲;周淑玲;;威海市刺槐盛花期的预报模式[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23期

10 李艳福;;刺槐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J];粮食与食品工业;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加豹;徐载春;田育军;;刺槐叶单宁含量及聚乙二醇(PEG)对单宁抗营养作用的影响[A];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龙王;树叶是养兔的好饲料[N];四川科技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媛;干旱胁迫对刺槐幼苗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海超;干旱和外源H_2O_2根系饲喂对刺槐活性氧代谢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3 薛保健;豫中黄河故道刺槐幼龄林施肥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4 姜丹;刺槐子叶不定芽再生及多倍体诱导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5 庞洪影;茉莉酸甲酯调控刺槐抗盐性的生理机制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6 肖硕;刺槐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转Bt Cry1A基因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于学宁;刺槐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及刺槐再生体系建立[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8 薛设;干旱胁迫及旱后复水对刺槐和侧柏苗木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9 秦爱光;农杆菌介导的DREB转录因子基因转化匈牙利速生型刺槐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10 张波;刺槐和紫穗槐对干旱和铅双重胁迫的光合和水分代谢响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040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7040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7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