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基于ASRL模型反演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地上生物量

发布时间:2020-08-28 14:04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参与全球的碳循环和水循环过程,对区域甚至是全球的气候变化影响深远。森林的生物量是估算森林碳储备、碳收支的关键参数,也是评价森林固碳能力的直接标志。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森林生物量反演的研究愈发热门。本文应用尺度生长与资源限制理论,结合实测的样地数据和气象数据,反演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地上生物量,主要内容分为两部分:区域最大树高反演和区域生物量反演。最大树高是森林植被中了解植物群落特征的重要指标,受区域资源限制。本文应用代谢缩放理论和水能平衡方程(PM方程)构建异速生长与资源限制最大树高模型(ASRL),并利用实测的树高、胸径(DBH)、和冠层高度数据,对模型的理论参数进行优化。基于优化后的ASRL树高模型,将1970-2000年的月平均气象数据,包括降水、风速、水汽压、气温和太阳辐射作为输入,反演内蒙古大兴安林森林1km~2区域的最大树高。区域最大树高10-40米范围,呈现北高南低的趋势。对于反演出的最大树高,使用GLAS提取的最大树高进行交叉验证,结果表明,R~2=0.64,RMSE=2.87m,MPSE=12.45%,精度效果较好。此外,本文还对模型的优化和敏感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优化后模型的反演效果明显提升,模型对气温和水汽压敏感性显著,降水和风速次之,对太阳辐射敏感性最低。基于森林结构的定量理论,本文使用实测的生物量和胸径数据,建立了区域最大树干半径和区域生物量密度的异速生长方程,并用Powell算法实现参数优化。使用实测树高、胸径数据,拟合树高-胸径的尺度生长关系,将内蒙古大兴安岭区域最大树高转换成区域最大树干半径,代入到生物量方程中,实现生物量密度反演。使用方精云2003年的林场实测数据对本文反演的生物量进行验证,R~2=0.5476,RMSE=17.79t/ha,MPSE=23.57%,反演精度较好。
【学位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O212;S718.5
【部分图文】:

路线图,技术流程,最大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 将反演得到的最大树高,根据树高-胸径的尺度生长关系换算成最大树数优化后的生物量模型,反演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地上生物量。结果使用量数据验证。文的技术路线图如图 1-1 所示。

样地


图 2-1 实测样地分布2.3 气象数据气象数据使用的是 WorldClim 全球气象数据。WorldClim (http://worldclim.org/)是Hijmans 等人合作共建,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布的一个全球性的气象栅格数据网站。WorldClim 是由多年全球气象站点观测数据插值生成的,其中有 47554 个站点的降水记录,24542 个站点的平均温度以及 14835 个站点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最高空间分辨率为 30′(约 1km2),分为 Version 1.4 和 Version 2.0 两个版本的数据集。其中,1.4 版本的数据集提供 1960-1990 年的最低气温、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降水的月平均数据,2.0 版本的数据集提供 1970-2000 年的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平均气温、降水、太阳辐射、风速和水汽压的月平均数据。本文使用的 WorldClim 数据就是 Version 2.0 中的平均气温、降水、风速、太阳辐射和水汽压的多年月平均栅格数据,空间分辨率为 30′。

森林类型图


第二章 数据收集与处理据用的遥感数据分为 Modis(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土地覆植被覆盖度产品 VCF(VegetationContinuousField)MOD44B、V2 产品、和星载激光雷达数据。 产品 土地覆盖类型产品提供了基于 5 种分类方案的分类结果,分划方案(IGBP)、美国马里兰大学方案(UMD)、基于叶面积指数I/fPAR)、基于初级经生产力方案(NPP)和植物功能方案(PFT的数据集,原始分辨率为 500 米,使用 MRT 进行拼接和投影转分类结果是基于 IGBP 分类方案[38]的分类结果,如图 2-2 所示盖类型为针阔混交林,只有北部区域有少量的落叶针叶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刚;孙维;李少伟;张晶;余成群;沈振西;;利用MODIS影像和气候数据模拟青藏高原草地地上生物量(英文)[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7年01期

2 谢堂民;单贵莲;陈功;;光谱分析在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中的研究与应用[J];草业与畜牧;2013年03期

3 仲延凯;包青海;;人工羊草草地干、鲜地上生物量比的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3期

4 王贵满;于贵义;苏合;;不同类型天然草场地上生物量和营养动态的研究[J];中国草原;1987年06期

5 刘速,刘晓云;人工草地叶面积指教与地上生物量关系的初步研究[J];干旱区研究;1989年03期

6 王义凤;大针茅草原地上生物量形成的规律与特点[J];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1989年04期

7 A.K.Das;P.S.Ramakrishnan;李爱平;;不同年龄卡西亚松地上生物量及养分含量的研究[J];内蒙古林业科技;1989年02期

8 秦洁;韩国栋;乔江;武倩;靳宇曦;;内蒙古不同草地类型中羊草地上生物量对放牧强度的响应[J];中国草地学报;2016年04期

9 陈全;周忠发;魏小岛;;喀斯特山区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J];湖北农业科学;2014年09期

10 张志;田昕;陈尔学;何祺胜;;森林地上生物量估测方法研究综述[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庞勇;黄克标;李增元;舒清态;;大湄公河次区域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反演[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郝匕台;;不同始牧时间处理对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的影响[A];2017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3 何吉成;罗天祥;孔高强;刘新圣;;藏东南色齐拉山林线植被地上生物量的研究[A];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4 黄春燕;王登伟;陈冠文;袁杰;祁亚琴;陈燕;;基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棉花地上生物量估算模型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新疆现代农业论坛”论文专集[C];2005年

5 杨淑霞;冯琦胜;孟宝平;高金龙;葛静;梁天刚;;三江源地区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时空动态变化研究[A];2017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6 何红艳;郭志华;赵宪文;;遥感在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中的现状及展望[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闫宝龙;王占文;王悦骅;康静;宋晓辉;王忠武;韩国栋;;降雨对荒漠草原不同载畜率植物群落恢复的影响[A];2017中国草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7年

8 何峰;李向林;万里强;王国良;;坝上羊草草原不同时期生长比较研究[A];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2007年会暨第十四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红梅;陈有君;李艳龙;李建国;;不同放牧强度对土壤含水量及地上生物量的影响[A];内蒙古农业科技土壤肥料专辑[C];2001年

10 王小平;郭铌;张凯;王静;;甘南牧区草地地上生物量的高光谱遥感估算模型[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干旱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丁佳;是真的!草地研究证明“瑞雪兆丰年”[N];中国科学报;202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士彬;复杂地形区次生林林龄与乔木层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年

2 孟盛旺;大兴安岭主要树种地上生物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8年

3 李飞;气候与林龄对中国几种典型森林地上生物量的影响[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5年

4 孟宝平;基于UAV和机器学习方法的甘南地区高寒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5 傅黎;密云库区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与验证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2017年

6 赵菡;江西省主要树种不同立地等级的地上生物量与不确定性估计[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7 傅煜;区域尺度森林地上生物量的不确定性度量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年

8 吴迪;基于GLAS和MISR数据的森林冠层高度和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9 穆喜云;森林地上生物量遥感估测方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10 叶静芸;旱区植被遥感信息提取与反演[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帆;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2 张尧;基于ASRL模型反演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地上生物量[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3 郭威星;乌拉特中旗荒漠草原优势灌丛地上生物量分析及预测模型[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年

4 刘翔宇;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的邻体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5 刘美扬;三江源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变化及气候因素影响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6 姬阳光;降水改变、施氮和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7 郑扬;刈割频度对黄土高原两种草地类型植物生产力和化学计量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9年

8 杨烁;不同类型草地地上生物量的估测[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9 孙长虹;额济纳旗植被地上生物量对地下水埋深与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10 张振;乌桕入侵和原产地种群根系生态学比较[D];河南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07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807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8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