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漠河地区落叶松火烧迹地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3 22:12
   林火是漠河地区森林群落的主要干扰因素,火后森林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的变化规律是恢复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采用群落调查的方法,通过对漠河地区的30块不同林火强度干扰、不同恢复时期的天然落叶松火烧迹地进行植物样方调查,分析落叶松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动态变化特征,其研究结果可为漠河地区落叶松林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有:轻度火烧迹地在恢复的过程中,乔木层的优势树种始终为落叶松,乔木层密度变化不显著,冠层在30a时基本恢复。灌木层盖度逐渐降低,多样性指数变化不显著。草本层盖度逐渐升高,多样性指数逐渐增长。轻度火烧迹地恢复程度表现为:30a20a10a。群落在30a已接近未火烧群落。中度火烧迹地在恢复的过程中,乔木层的优势树种始终为落叶松,乔木层密度变化较大,冠层逐渐恢复。灌木层盖度逐渐降低,多样性指数变化显著。草本层盖度逐渐升高,多样性指数逐渐增长。中度火烧迹地恢复程度表现为:30a20a10a。在30a样地中的群落树种组成与未火烧样地存在显著差异。重度火烧迹地在恢复的过程中,乔木层的优势树种以阔叶树种为主,乔木胸径与树高增长明显,乔木层密度增长迅速,冠层恢复速度较快。灌木层盖度逐渐降低,多样性指数变化显著。草本层盖度逐渐升高,多样性指数逐渐增长。重度火烧迹地恢复程度虽然同为:30a20a10a,但群落的次生演替已经异于前两种类型的火烧迹地。
【学位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S718.5
【部分图文】:

县级市,黑龙江,漠河,位置


图2.1研究地位置??Figure?2,1?The?location?of?the?study?position??漠河市,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辖县级市,地处东经121°12^127°00'、北纬??50°11'?53°33',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份。漠河市东交塔河县,西连内蒙古额尔古纳,??南接内蒙古根河,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漠河市下辖6个乡镇,南北宽150km,总面??积18427km2,占大兴安岭地区的21.6%。??2.1.2地质地貌??漠河位于大兴安岭ill脉北麓,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般地区较为平缓。地势南??高北低,东西两翼凸起,海拔范围在200?1400m,平均海拔为600m左右。地貌类型??可划分为3类,南部为中山地带,中部为低山丘陵地带,北部为沿江平原丘陵地带。??2.1.3气候??漠河属于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我国气温最低的地丨x:。漠河市年降附儀:??460mm,多集中于7-8月份;年平均气温-5.5°C,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为96?107?1■?柃??每平方厘米,日照时数为2377 ̄2625h,彡10°C积温为1436?2062°C?(盛后财、蔡体久??)。??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俊明;;火烧迹地造林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8年06期

2 范秀玲;;水源涵养林火烧迹地造林更新试验初报[J];民营科技;2013年11期

3 夏成才,王纯华;火烧迹地如何恢复森林[J];中国林业;1996年12期

4 程焕章;;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火烧迹地森林恢复规划浅见[J];林业经济;1988年03期

5 庄凯勋;火烧迹地鼠类调查及鼠害测报结果[J];中国鼠类防制杂志;1988年03期

6 林静芬 ,金鑫;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森林恢复的种苗问题[J];林业科技;1988年05期

7 苏忠明;刘俊生;;大兴安岭火烧迹地森林更新机械化问题的探讨[J];林业机械;1988年03期

8 巩世奎;;日照市林火迹地调查分析[J];森林防火;1988年04期

9 田中和博;王章才;;利用多元分析法区分天然林林型〈择伐林〉[J];华东森林经理;1988年04期

10 周以良,乌弘奇,陈涛,郑元瑞;按植物群落生态学特性,加速恢复大兴安岭火烧迹地的森林[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俊杰;大兴安岭地区火烧迹地森林恢复及景观模拟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年

2 宋利臣;大兴安岭高寒区重度火烧迹地土壤生境质量及其演变[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杨伟;基于遥感的黑龙江流域火烧迹地及其植被恢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年

4 李攀;寒温带针叶林火烧迹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5 郭笑怡;中国东北森林干扰遥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孙明学;塔河林区林火对土壤性质与植被恢复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7 张敏;林火对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8 王丽红;大兴安岭火烧迹地落叶松人工林生态效应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9 魏云敏;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和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蓝俊杰;漠河地区落叶松火烧迹地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9年

2 李传波;兴安落叶松重度火烧迹地土壤氮营养生境特征[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3 梁东哲;不同恢复方式下大兴安岭重度火烧迹地土壤温室气体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年

4 孙桂芬;森林火烧迹地识别及植被恢复卫星遥感监测方法[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8年

5 王姮;森林干扰及火后恢复与气候变化耦合机制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8年

6 曹凤艳;火烧影响兴安落叶松林火烧迹地土壤及木炭生态功能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7 李锡杰;威海里口山火烧迹地植被恢复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6年

8 李志龙;内蒙古大兴安岭冻土温室气体通量对林火干扰的响应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9 雷雨雨;不同强度火烧对大兴安岭天然林土壤黑碳的影响[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10 马艳滟;云南苍山火烧迹地地表蜘蛛群落[D];西南林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69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869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4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