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细丽外担菌感染油茶的形态特征和转录组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4 17:33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原产中国的独特油料树种,广泛用于化工、轻工、食品、饲料等行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是,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变化,油茶的病害逐趋严重,严重影响了油茶的利用价值。油茶叶肿病是由细丽外担菌(Exobasidium gracile(Shirai)Syd)侵染油茶幼芽和幼叶引起的真菌性病害,已经严重影响到油茶的种植和生产。深入研究油茶与细丽外担菌的互作过程、分析油茶对病原菌的抗病机制,发掘抗病基因,将为更好地油茶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将植物病理学研究和转录组测序技术有机结合,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油茶变态叶的形态结构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油茶叶肿病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同时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感病油茶叶片和健康油茶叶片的基因表达情况,筛选出抗病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确定参与油茶病变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为进一步开展油茶病变相关的基因克隆和功能验证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有:(1)油茶叶肿病会导致油茶幼叶组织增生变成变态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变态叶的叶片厚度比正常叶片厚度增加3~5倍,细胞体积增大3~8倍,细胞数增加1~...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细丽外担菌感染油茶的形态特征和转录组学研究


油茶变态叶的形态特征

油茶叶片,冷冻切片


第二章 油茶叶肿病的形态特征 112.3.2 变态叶片的 切片观察通过观察健康叶片和感病后期叶片的超薄冷冻切片,可以看到,与健康油茶叶片相比(图 2-2A),感病后期叶片的下表皮细胞已经不存在,病原菌的菌丝体已经大量存在于叶肉细胞间,同时在细胞表面形成了大量的分生孢子盘,呈盘状(图 2-2 B)。分生孢子梗丛生,顶端有无数分生孢子,有部分成熟的分生孢子已经处于散射状态(图 2-2 C)。

原理图,文库构建,原理


图 3-1 文库构建原理Fig.3-1 construction of library格后,把不同文库按照有效浓度及目标下机数eq 测序。评估分布检查分布情况来检验序列中 A、T、C、G 含量和 A构建使用随机打断序列,分别得到含量相等的不变。说明:在合成 cDNA 的第一条链时使用到的前几个碱基出现一定程度上正常的波动。滤行高通量测序后得到原始序列,称为 raw read证后续序列分析的有效性,需要对原始序列进 reads。(1)去掉包含接头的 reads。(2)去掉序ds。(3)去掉碱基质量值小于 5 的碱基数所占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烟草的TMV侵染耐受性与谷胱甘肽代谢途径的关系[J]. 王静,周祁,李丽华,郝风声,魏远方,杨立均,刘卫群.  河南农业科学. 2017(02)
[2]非模式生物转录组研究[J]. 刘红亮,郑丽明,刘青青,权富生,张涌.  遗传. 2013(08)
[3]转录组与RNA-Seq技术[J]. 张春兰,秦孜娟,王桂芝,纪志宾,王建民.  生物技术通报. 2012(12)
[4]油茶叶肿病子房瘿体和叶片瘿体的形态结构特征观察[J]. 刘世彪,李勇,龙华,周甜甜.  西北植物学报. 2012(09)
[5]油茶籽的综合利用现状[J]. 马力,陈永忠.  农业机械. 2012(24)
[6]油茶种质资源评价研究进展[J]. 孙佩光,陈晓阳,奚如春,邓小梅,钟艳梅.  林业科技开发. 2012(03)
[7]蜡梅花转录组数据分析及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研究[J]. 杨楠,赵凯歌,陈龙清.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2(S1)
[8]茶油的保健功能及开发前景[J]. 赵家宏.  云南林业. 2011(04)
[9]油茶茶苞病原菌(细丽外担菌)的生物学特性[J]. 孙涛,彭丽娟,蒋选利.  贵州农业科学. 2011(06)
[10]我国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王斌,王开良,童杰洁,姚小华.  林业科技开发. 2011(02)

博士论文
[1]甘蔗应答黑穗病菌侵染的转录组与蛋白组研究及抗性相关基因挖掘[D]. 苏亚春.福建农林大学 2014
[2]番茄与白粉菌互作的细胞学和转录组学分析[D]. 李成伟.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硕士论文
[1]棉花根响应黄萎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分析[D]. 刘敏.华中农业大学 2013
[2]虫源壳聚糖诱导油茶抗炭疽病及其机理研究[D]. 陈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3]油茶叶茶饼病病理学及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D]. 阙生全.南昌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897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897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9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