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木本植物动态与物种共存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02:27
  在当前气候变化情景下,暖温带森林受人为干扰破坏最为严重,己成为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为脆弱的成分之一,因此探明区域森林共存机制对于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的建立,为探索不同尺度的物种共存提供了条件。本研究基于北京东灵山20公顷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永久固定监测样地,以活立木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粗木质残体(CWD)第一次调查数据,采用基于不同零模型的空间格局分析,分析了东灵山样地生态分化及负密度制约(距离制约以及密度制约)效应的普遍性。目的在于更清晰地认识生态位分化及负密度制约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及物种共存的作用。结论如下:1.东灵山大样地中木本植物温带成分优势显著,物种组成以落叶阔叶树种为主。与中国其它动态监测样地相比,活立木物种丰富度和多度明显低于南亚热带(鼎湖山)、中亚热带样地(古田山),高于温带(长白山)样地,且不同样方间物种丰富度、多度差异显著。样地内物种层次结构清晰,径级格局总体以增长型为主,幼树库存丰富,表明群落更新良好。粗木质残体:杨柳科杨属山杨(Populus davidiana)个体数最多,其次为桦木科桦木属黑桦(Betula dahurica...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木本植物动态与物种共存机制研究


图2-1暖温带森林区域地理位置??Fig?2-1?The?location?of?wami?temperate?forest??14??

东灵山,位置图


2.1研究区域概况??2.1.1区域位置??中国暖温带森林区域位于北纬32°3(V-42°3(y,东经丨03°30'-124°〗0'的范围内(图2-??1),分布于北界沈阳一丹东一线,南界秦岭一淮河一线,东界沿海,西界甘肃东部;属于??明亮的夏绿林,没有山毛榉属的种类[1()5]。暖温带区域作为人类早期开始活动的地域,受??干扰较早,强度较大,森林生态系统随着经济的发展受到人为影响最大,低山区的森林??早已遭到破坏殆尽,目前只在中山地区有所残留,大多为遭受干扰后恢复起来的林地,??平原、盆地及低山丘陵除人工林外,大面积分布灌丛和草丛[1G6]。为了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生物多样性进行长期监测与研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宄所北京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于2010年在东灵山设立20公顷暖温带落叶阔叶次生林永久监测样地。??N??A?f'?_??C]:??★样地??^?1?km????,?0?250?500?1

物种多度,东灵山,固定样地,颜色


Fig?3-1?Abundance?in?each?grid?of?the?20?ha?Donglingshan(DLS)?plot??注:颜色渐变表每公顷物种多度变化??在物种水平上,样地内不同样方间物种丰富度分布差异明显(图3-1),不同物种的个??体数也存在较大差异。从多度角度看,六道木(20?557株)、毛叶丁香(16?034株)、色木槭??(14208株),三种个体数占样地调查总数的49.10%,总的相对优势度为13.18%。从胸高??断面积来看,辽东栎(194.13?1712)、黑桦(价如/(7而/7^/-丨〇??74.371112)、色木槭(38.61111:2),三??种个体数占样地调查总数的24.78%,三种总的相对优势度可达65.58%。总的来说,结合??2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京东灵山优势种群树木死亡对空间格局与生境的影响[J]. 马芳,王顺忠,冯金朝,桑卫国.  生态学报. 2018(21)
[2]弄岗喀斯特季节性雨林15ha样地密度制约效应分析[J]. 郭屹立,王斌,向悟生,丁涛,陆树华,黄甫昭,李冬兴,文淑均,何运林,李先琨.  科学通报. 2015(17)
[3]中国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从CForBio到Sino BON[J]. 马克平.  生物多样性. 2015(01)
[4]八大公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根萌能力[J]. 刘海波,王庆刚,路俊盟,徐耀粘,卢志军,乔秀娟,鲍大川,郭屹立,孟红杰,江明喜.  科学通报. 2014(35)
[5]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十年发展[J]. 马克平.  科学通报. 2014(24)
[6]八大公山中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组成与结构[J]. 卢志军,鲍大川,郭屹立,路俊盟,王庆刚,何东,张奎汉,徐耀粘,刘海波,孟红杰,黄汉东,魏新增,廖建雄,乔秀娟,江明喜,谷志容,廖春林.  植物科学学报. 2013(04)
[7]模拟蒙古栎林生态系统碳收支对非对称性升温的响应[J]. 苏宏新,李广起.  科学通报. 2012(17)
[8]基于地形因子的天童地区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共存机制研究[J]. 谢玉彬,马遵平,杨庆松,方晓峰,张志国,阎恩荣,王希华.  生物多样性. 2012(02)
[9]基于过程的群落生态学理论框架[J]. 朱璧如,张大勇.  生物多样性. 2011(04)
[10]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次生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J]. 刘海丰,李亮,桑卫国.  生物多样性. 2011(02)

博士论文
[1]地形生态位和扩散过程对暖温带森林群落构建重要性研究[D]. 刘海丰.中央民族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250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9250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f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