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抚育间伐强度对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结构及健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01 02:05
  以大兴安岭地区的落叶松天然次生林20块典型样地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采伐强度为:0.00%~67.25%),通过野外实地作业获取林分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空间结构的各项指标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落叶松天然次生林样地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差异性分析,然后选取上述指标中的24个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20块样地的综合得分并进行健康等级划分,最终筛选出最优的间伐强度范围。(1)水平结构中,树种结构由落叶松、白桦组成,各样地落叶松株数平均占比为84.88%,林分直径结构符合天然林生长特点,落叶松径级跨度在6cm~30cm范围内,落在6、8、10、12、14径阶的中小径阶林木数量优势明显。20块样地的Weibull形状参数c值在1.5109~2.6785之间,呈左偏单峰形状。经抚育间伐后,各样地生长结构数据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间伐强度为13.74%的L5样地单株平均蓄积量最大为0.043m3,间伐强度为19.00%的L7样地胸径年均生长量和树高年均生长量最大分别为0.689cm和0.599m,综合来看抚育间伐强度在16.75%~20.86%范围... 

【文章来源】: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抚育间伐强度对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结构及健康的影响


图1-1研究技术路线??

落叶松,样地,天然次生林,径级


?12.592??根据各样地样本观测资料拟合的威布尔函数曲线可进一步估算出样地内不同径级对??应的理论株数,直径分布拟合曲线如图3-1所示,从整体上看,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的径级分布范围比较集中,跨度在6径级到28径级之内,各样地实际径级分布曲??线均呈现出2个或多个峰形且峰形多集中在6?14径级内,表明该群落内落叶松种内竞??争较强,幼龄林生长空N受到限制,各样地函数拟合分布曲线呈单峰左偏山形,抚育间??伐强度在19%?27.85%的样地左偏效果最明显,L3、L8、L10、L12、L14、L20样地的??拟合效果较好,随着抚育强度的增加,径级峰形的波动无明显变化规律,表明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种群内小径阶林木数量占绝对优势,因此该地区内落叶松天然次生林的结构调??整还需釆取伐密留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间伐对杨桦次生林冠层结构及林下光照的影响[J]. 石君杰,陈忠震,王广海,金春生,李永宁.  应用生态学报. 2019(06)
[2]滇中地区4种典型次生林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研究[J]. 郭宏龙,丁祖高,胡长杏.  环境科学导刊. 2018(06)
[3]林分密度对云顶山柏木人工林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王媚臻,毕浩杰,金锁,刘佳,刘宇航,王宇,齐锦秋,郝建锋.  生态学报. 2019(03)
[4]中山市防火林带树种组成与冠层结构[J]. 陈嘉杰,冼丽铧,黎清,陈红跃,陈昱华,所永亮,刘小玲,刘璐.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8(05)
[5]间伐强度对落叶松次生林冠层结构和林内光环境的影响[J]. 管惠文,董希斌.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10)
[6]红松针阔混交林乔灌草生物多样性研究[J]. 马菁,张学俭.  林业调查规划. 2018(05)
[7]间伐影响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空间结构特征分析[J]. 刘泰瑞,董威,覃志杰,张芸香,郭晋平.  广西林业科学. 2018(03)
[8]广东省清新白湾自然保护区石灰岩地区植物组成及多样性[J]. 贾薪玉,温伟良,张方友,韦美满,袁丹,余圣斌.  安徽农学通报. 2018(16)
[9]晋西黄土区不同林地植物多样性研究[J]. 赵耀,王百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8(09)
[10]不同冠层结构下的植物生长型与生活型特征[J]. 张星元,张璐,马丁,蔡琳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8(07)

博士论文
[1]经营方式对甘肃小陇山锐齿栎天然林林分质量的影响[D]. 万盼.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
[2]马尾松针阔混交人工林种间关系和作业法研究[D]. 邢海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7
[3]大兴安岭阔叶混交低质林不同改造模式效果的研究[D]. 宋启亮.东北林业大学 2015
[4]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初期效果分析研究[D]. 王霞.北京林业大学 2013
[5]人工马尾松和杉木林目标树经营理论与实践[D]. 王懿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6]森林健康基本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D]. 高均凯.北京林业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兴安落叶松林分结构调整与优化[D]. 阿日根.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
[2]大兴安岭蒙古栎天然次生林不同改培模式效果的研究[D]. 曲杭峰.东北林业大学 2018
[3]浙江省低效马尾松林改造及其多功能评价[D]. 尤誉杰.浙江农林大学 2017
[4]大兴安岭阔叶混交低质林补植改造效果的研究[D]. 唐国华.东北林业大学 2017
[5]金洞林场闽楠人工林林分结构与多功能研究[D]. 黄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6]间伐补植阔叶树大苗对杉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D]. 陈莹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
[7]基于近自然经营理论的河南山区主要林分类型抚育经营技术研究[D]. 张振.河南农业大学 2016
[8]闽楠天然林林分结构分析[D]. 林笑雨.福建农林大学 2016
[9]择伐强度对杉阔混交人工林生态效果的影响[D]. 赖阿红.福建农林大学 2016
[10]抚育强度对兴安落叶松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D]. 李祥.东北林业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50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950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b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