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8个油茶品种形态和氮磷钾营养特征差异及其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1 02:42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目前生产中使用的高产油茶良种较多,但良种诸多特性不明,差异较大,平均产量不高。研究表明,油茶不同品种对养分吸收存在较大差异,发掘自身营养遗传潜力,选育营养高效品种,是保证油茶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重要途径,而如何确立养分高效品种的筛选指标,建立行之有效的营养高效性状选育方法,则是了解和挖掘油茶营养遗传潜力的关键。本试验选取了赣无1、赣无11、赣永5、赣447、赣石83-4、长林3、长林4和长林40等8个形态差异较明显的油茶品种,跟踪测定其叶、花、果等器官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重点研究氮、磷、钾吸收利用的营养特征差异,及其吸收、积累的年动态变化特征,探求不同生育期、不同品种营养遗传特征差异,分析营养效率与形态特征之间的关系,寻找表征营养效率的特征形态指标,为油茶营养高效品种的选育以及油茶营养遗传差异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江西主栽油茶品种表型变异丰富,同一种源地品种表型相近。根据聚类分析结果,选取形态差异较大的5个赣无系列品种与3个长林系列品种作为参试品种。8个油茶...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8个油茶品种形态和氮磷钾营养特征差异及其相关性研究


9个油茶品种聚类分析

冠幅,株高,重复测量数据,球形检验


品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各性状重复力依次为:株高地径比>南北冠幅>东西冠幅>株高>地径,地径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表 3.2 树体性状方差分析及重复力估算Tab. 3.2 Variance analysis and repeatabillity evaluation of tree traits性状 株高 地径 东西冠幅 南北冠幅 株高地径比F 32.00**14.50**41.45**49.13**74.43**重复力R 0.969 0.931 0.976 0.980 0.987注:**表示品种间 0.01 水平上差异显著性,下同为研究油茶株形在不同调查时期的变化情况,利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方法,对 2015、2016 年 6 月和 12 月共四次测量得到的树体生长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 3.2,图 3.2。表 3.2 中均值一项为每一次重复测量数据进行累加,并除以重复测量次数的平方根 作 为 因 变 量 的 一 元 方 差 分 析 多 重 比 较 结 果 。 即 每 一 个 统 计 量 y=(time1+time2+time3+time4)/SQRT(4)。根据图 3.2 可知,2016 年下半年冠幅进行了修剪,故表 3.2 株高、地径变异分析以 2016 年 12 月数据进行统计,东西冠幅、南北冠幅与株高冠幅比以 2016 年 6 月数据进行统计。

叶片全氮,品种差异,全氮含量,品种


40 和赣 447;赣无 1 与长林 4 品种花全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 6 个品种,而赣永和长林 40 极显著小于其他 6 个品种;赣无 1 和赣 447 果皮全氮含量高于赣永 5、林 3 和长林 4,显著高于赣石 83-4,长林 40 和赣无 11;长林 4 果仁全氮含量高于永 5 和长林 3,显著高于赣 447、赣无 1 和长林 40,而赣无 11 和赣石 83-4 显著小其他品种。表 3.19 全氮含量重复测量数据多重比较结果(g/kg)Tab. 3.19 Multiple comparisons result of total nitrogen content品种 叶 花 果皮 果仁赣无 1 15.89BCbc 11.92Aa 6.63Aa 13.16BCcd赣无 11 15.80BCbc 11.18Bb 6.15Cd 12.02De赣永 5 16.20ABCbc 10.33Dc 6.45ABab 13.95ABab赣 447 16.73ABab 10.97BCb 6.64Aa 13.33BCbc赣石 83-4 15.90BCbc 11.20Bb 6.34BCbc 12.33CDe长林 3 16.21ABCbc 11.14Bb 6.51ABab 14.04ABab长林 4 15.25Cc 11.81Aa 6.52ABab 14.63Aa长林 40 17.28Aa 10.58CDc 6.18Ccd 12.49CDde3.2.1.1 叶片全氮含量年动态变化及品种差异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甘蓝型油菜氮高效的生理与分子遗传基础研究进展[J]. 丁广大,王改丽,叶祥盛,李权,石磊,徐芳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7(02)
[2]江西29个油茶品种始果早期表型变异分析[J]. 王楚天,游璐,钟琳珊,连鲁楠,胡冬南.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7(01)
[3]赣无系列19个油茶品系生长性状变异分析[J]. 王楚天,胡冬南,游璐,钟琳珊,沈晋,罗汉东,孟凡虎,王新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6(05)
[4]长林系列油茶在不同分布区域的果实品质差异及综合评价[J]. 江源,姚小华,曹永庆,王开良,傅松玲.  经济林研究. 2016(03)
[5]茶树品种(品系)芽叶色泽表型遗传数量分类研究[J]. 杨如兴,孔祥瑞,张磊,陈芝芝,尤志明.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6(04)
[6]小果油茶农家品种花粉形态及亲缘关系分析[J]. 谢一青.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7]植物铵态氮同化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 徐晓鹏,傅向东,廖红.  植物学报. 2016(02)
[8]海南油茶资源调查与分析[J]. 郑道君,潘孝忠,张冬明,谢良商,曾建华,张治礼,叶航.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6(01)
[9]油茶春梢发育期叶片和果实中氮磷钾元素的动态变化[J]. 严江勤,曹永庆,姚小华,任华东,束庆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02)
[10]不同品种和林分油茶树体矿质元素含量差异分析[J]. 严江勤,姚小华,曹永庆,任华东,束庆龙.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10)

博士论文
[1]油茶低磷适应机理研究[D]. 袁军.北京林业大学 2013
[2]广宁红花油茶种质特性与变异研究[D]. 孙佩光.北京林业大学 2012
[3]马尾松感知异质低磷胁迫的根构型和磷效率研究[D]. 杨青.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4]浙江红山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观赏价值评价[D]. 谢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
[5]油茶优良无性系性状表现的比较分析与评价[D]. 张国武.江西农业大学 2007
[6]甘蓝型油菜硼营养高效的生理机制和遗传基础研究[D]. 徐芳森.华中农业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广西普通油茶叶片性状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异规律研究[D]. 覃柳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
[2]福建省不同地理区域浙江红花油茶变异规律研究[D]. 付茂旺.福建农林大学 2013
[3]毛红椿家系对土壤氮磷水平的遗传响应[D]. 孔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2
[4]赣无油茶无性系幼树表型变异及光合生理特性研究[D]. 彭丽梅.江西农业大学 2011
[5]不同栽培区域长林无性系油茶籽品质的研究[D]. 许洋.河北农业大学 2010
[6]38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综合评价研究[D]. 谢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7]不同桉树品系对异质磷胁迫的适应机制研究[D]. 江伍雅.福建农林大学 2010
[8]马尾松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机制和磷效率研究[D]. 谢钰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3



本文编号:2969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2969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0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