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湖北远安县阔叶混交林乔木树种生态位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5 18:18
  建立在森林普查基础上,采用样方调查法研究远安县广泛性天然次生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在5个乡镇设置5个样地,对区域资源位群落调查分析,统计重要值与测度生态位,结果表明:①调查落叶阔叶混交林乔木物种37种,隶属16科28属,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树种组成复杂,代表了分布较普遍和数量上有一定优势的树种;②重要值(IV)介于0.01~0.174,优势种群不明显,群落物种内部环境中绝大多数资源利用均衡,树种之间关系为相互共生共存,生态位宽度(Bsw,Ba)值与值变异系数呈负相关关系,不同树种IV值与生态位宽度值之间没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生态位宽度值与其IV值大小无关;③生态位宽度(Bsw,Ba)值区间在0.2~0.6和0.2~0.8,值存在差异,波动与排序基本一致,绝大部分乔木树种对资源利用的状况和特化程度相近;④乔木树种生态位重叠的种对数占83.8%,对环境的适应普遍具有一致性,对环境资源有共享趋势;⑤生态位相似性比例0.4≤Cik<0.6占33.2%,Cik... 

【文章来源】:南方林业科学. 2020,48(03)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湖北远安县阔叶混交林乔木树种生态位特征分析


Ba值与CV值相关性

地理,区位,混交林,植被


研究地位于湖北省长江中上游鄂西北远安县(30°53′8.1″-31°22′34″N,111°14′34.5″-111°52′41″E),图1,系鄂西北山地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天然林恢复保护地,平均海拔500 m(范围为76~1 325 m),该区域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 000~1 100 mm,7~8月降水较为集中,年均蒸发量1 300 mm,但季节分配不均,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16℃,年平均相对湿度78.5%,年太阳辐射量为80~107 kcal·cm-2,≥10℃活动积温3 700~4 900℃,年日照时数1 878.5 h,无霜期210~250 d。该区域森林植被物种多样性丰富,但原始林因受人为干扰现已基本无存,植被类型以天然次生林为主体,具有重要的保护和研究价值,现有自然森林植被类型有:马尾松纯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混交林(包括:落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混交林、常绿与落叶混交林)、灌木林、竹灌林等;常绿阔叶林群落分布在低海拔区域且较少,少量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混交。现状森林植被类型主体为落叶阔叶混交林,以壳斗科(Fagaceae)物种组成植被为主体森林群落居多,是区域典型的地带性植被群落。槭树科(Aceraceae)、榆科(Ulmaceae)、漆树科(Anacardiaceae)、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等其它植被混交其中。

生态位宽度


由表2可知,生态位宽度采用Levins和Hurlbert两种模型,其值,区间在0.2~0.6和0.2~0.8,测度值存在一定差异,但波动与排序基本一致(图2),最大值为栓皮栎,最小值为三角槭,整体生态位宽度值处于中等水平;生态位宽度值越大,植物种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10];生态位宽度值表明该阔叶混交林绝大部分树种对资源利用的状况程度相近;排序在前十位为枹栎、槲栎、栓皮栎、盐肤木、黄檀、榔榆、山胡椒、五角枫、柘、梧桐;在群落森林环境中起主导作用,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2.3 生态位重叠分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群生态位[J]. 刘润红,常斌,荣春艳,姜勇,杨瑞岸,刘星童,曾惠帆,傅桂焕.  应用生态学报. 2018(12)
[2]湖北建始县日本落叶松林下植被生态位特征[J]. 马丰丰,潘高,张灿明,田景剑.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6(04)
[3]黄山微毛樱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J]. 陈志伟,伊贤贵,王贤荣,谢春平,南程慧,汪小飞.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S1)
[4]冀北辽河源地区不同林龄油松天然次生林土壤理化特征的研究[J]. 赵伟红,康峰峰,韩海荣,赵金龙,高晶,于晓文,宋小帅,立天宇.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03)
[5]安徽铜陵叶山次生阔叶混交林主要树种的生态位特征分析[J]. 黄庆丰,吴开华,唐雪海,吴文友,王雷宏.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03)
[6]南京城市边缘次生林主要乔木种群生态位分析[J]. 谢春平,方彦,袁永全,赵颖中.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01)
[7]物种或种群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的计测模型[J]. 李德志,石强,臧润国,王绪平,盛丽娟,朱志玲,王长爱.  林业科学. 2006(07)
[8]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研究[J]. 胡正华,于明坚,彭传正,丁炳扬.  生态环境. 2004(04)
[9]生态位理论及其在植物种群研究中的应用[J]. 袁志忠,何丙辉.  福建林业科技. 2004(02)
[10]生态位理论及其测度研究进展[J]. 李,朱金兆,朱清科.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01)



本文编号:30656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0656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4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