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林业论文 >

基于MSPA普者黑生态旅游区的森林景观破碎化梯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0 03:32
  基于2006、2016年30 m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遥感影像制作森林分布图,采用MSPA方法,将森林景观分为7种破碎化类型(核心、穿孔、岛屿、连接桥、边缘、分枝和环);采用核密度法将旅游区划分4个经济梯度,以探索普者黑生态旅游区不同梯度区的森林景观破碎化特征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16年旅游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2.70%,比2006年提升5.24%,在梯度经济区呈"U"型分布,优等区植被增长最快;森林景观构成发生较大变化,核心斑块占比最大但明显降低,其余6类斑块均有所增加;尽管各经济区森林面积增加,但各梯度经济区斑块趋于复杂,核心面积占比减少,边缘效应扩大,景观破碎化更为明显。因此,在开展生态旅游区森林生态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对森林的质量提升和景观的改造。 

【文章来源】:西部林业科学. 2020,49(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基于MSPA普者黑生态旅游区的森林景观破碎化梯度研究


普者黑生态旅游区及其位置

分布情况,生态旅游,森林,遥感影像


植被指数,又称光谱植被指数,是根据植被反射波段的特性计算出来的反映地表植被生长状况、覆盖情况、生物量等植被特征的间接指标,利用不同地物类型的不同反射光谱特性可以将不同的地物类型区分开[20]。利用遥感影像解译并制作出普者黑生态旅游区2006年和2016年的森林分布图(图2)。旅游区森林景观与农地、湖泊及村庄镶嵌交错。森林主要分布在旅游区的西南和东南部,北部及中部森林分布较少。2016年的森林面积为165.68 km2,森林覆盖率达到42.70%,相比2006年提高了5.24%,森林由西南、东南向中部延伸扩张。从4个经济梯度区看,2006—2016年的10年间,优等区和良好区植被覆盖区域明显扩大,覆盖率分别31.67%和33%上升至45.99%和42.96%,森林生态环境改善明显;中等区的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但东南和中部植被分布有所增大,覆盖率由36.13%上升至40.60%;而滞后区植被覆盖区域略有减少,由46.23%降至46.13%。总体上看,2016年森林植被覆盖率与经济区呈现“U”型分布,优等和滞后区覆盖率高,良好和中等区相对较低;从普者黑生态旅游区10年植被变化情况看,经济发展越好的区域,植被恢复植被覆盖率增长就越快,生态环境改善越明显。3.2 森林景观空间特征变化

形态图,生态旅游,森林,形态


利用MSPA方法对2006—2016年丘北普者黑生态旅游区森林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各森林斑块中,绿色代表森林核心,橙色代表分枝,红色代表连接桥,棕色代表岛屿,黄色代表环,蓝色代表穿孔,黑色代表边缘(图3)。由图3、表2分析可知,森林景观类型中,核心斑块面积最大,占旅游区20%以上,主要集中分布在旅游区西部和东部区域;边缘面积也达到10%左右,主要分布在核心斑块的边缘;其次分枝、连接桥和岛屿,主要分布在核心斑块之间;穿孔和环相对较少,仅占旅游区面积的0.87%和1.23%。10年间,旅游区森林景观发生较大变化,从各类斑块占旅游区总面积比看,除核心斑块外所有类型的斑块面积和占比均有所增加,其中:连接桥占比增长幅度最大,由2.02%上升至3.86%,面积增加了1.21 km2;岛屿、穿孔、环、分枝、边缘斑块占比增加则相对较小;核心占比出现减少趋势,减少了0.08%。从森林斑块类型构成看,核心斑块在森林景观的占比在2006年达到了54%,到2016年减少至47.19%,虽然核心占比有所降低,但核心区面积占森林景观总面积比例最大,核心斑块在森林景观中占主要地位。其余6类景观的斑块占比均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其中属连接桥占比增长最大,由2006年的5.39%上升至2016年的9.05%。总体上,普者黑生态旅游区景观中核心斑块类面积和比例略有减小,边缘、穿孔和岛屿景观斑块面积及比例增加,说明其森林景观破碎化增加;但分枝和连接桥占森林景观构成面积和比例明显增加,表明了森林景观的外延性和连通性得到一定的改善。


本文编号:3073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lylw/3073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6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