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业工程论文 >

丁酸梭菌的分离及其预发酵对产沼气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6 17:33
【摘要】:沼气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漫长寒冷,沼气的生产存在发酵过程中过度酸化和产气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运用传统微生物学、现代分子生态学和生物学技术手段,从新鲜沼液中分离纯化出一株产丁酸的梭菌芽孢杆菌(Clostridium),并将其扩大培养后转接至厌氧发酵体系使之成为优势菌群,通过丁酸梭菌预发酵处理,将水解发酵阶段的产物控制为以丁酸为主的混合物,进而达到提高体系产沼气速率和产沼气量的目的。 (1)通过亨盖特厌氧操作技术,将沼液中的微生物富集培养,特异性地分离、筛选出1株梭状芽孢杆菌,并进一步进行验证实验,包括碳源实验、吲哚反应、明胶液化和淀粉水解等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丁酸梭状芽孢杆菌。 (2)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初始pH值、发酵时间、培养温度、接种量、碳源和氮源对丁酸梭菌扩大培养的影响。优化出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为8.0,培养温度为37.0℃,接种量为5.0%。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胰蛋白胨10g/L,碳酸氢氨10g/L,葡萄糖10g/L,盐溶液40ml,半胱氨酸0.5g/L,刃天青0.5ml/L(0.1%),配置过程中严格厌氧。 (3)建立并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方法,监测沼气发酵过程中丁酸梭菌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定量的10倍梯度稀释的标准品为模板进行扩增和标准曲线的建立。结果显示各浓度标准品的扩增曲线间呈现良好的梯度分布,标准曲线的Ct值和起始模板拷贝数在1.9×101~1.9×106。拷贝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函数表达式为Y=-3.56X+57.55(代表起始模板拷贝数的对数,Y代表Ct值),且Ct值与起始模板的拷贝数的相关性为0.997。通过动态监测分析,体系内丁酸梭菌数量动态变化规律与丁酸产量的变化趋势相吻合。 (4)以猪粪为发酵基质,用丁酸梭菌对猪粪进行预发酵,,提高沼气发酵产酸阶段的丁酸含量,降低丙酸含量。采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确定丁酸发酵过程中的显著因素,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CCD)优化丁酸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含水率、培养时间和温度分别为62.04%、27.22h和37.13℃。在优化出的最佳的条件下,丁酸的实际发酵产量达到21.13g/kg,利用数学模型模拟得知最佳丁酸产量为21.55g/kg,说明利用响应曲面法优化猪粪的丁酸预发酵是有效的。 (5)以优化后的丁酸预发酵条件进行沼气发酵,其沼气产量比未经预发酵的对照相比,沼气产气量提高19.02%。
【图文】:

标准曲线,标准曲线,标准样品,线性方程


Y 为响应值;Xi,Xj 为变量;β0,βi,βii,βij 分别为常方项系数、交互作用项系数。 STATISTICA 10.0 对实验数据进行变量分析(ANOVA)和多项式方程绘制出响应曲面图和等高线图,以期得出最佳果与讨论发酸标准样品的标准曲线酸、丙酸、丁酸(色谱级)标准样品按梯度稀释,如 5.1.件下进样,以进样浓度为横坐标,以峰面积值为纵坐标,得如图 5-1(a、b、c)所示,乙酸的线性方程为 Y=13509x+5 Y=13130x+4183.1,丁酸的线性方程为 Y=12807x+4507。01 1 1n n ni i ii i ij i ji i i jY X X X Y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21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荣选;;啤酒工业废水处理的应用研究[J];啤酒科技;2001年04期

2 李兴杰;沼气发酵[J];生物学通报;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亮;污水厂剩余污泥水解及其厌氧发酵产氢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41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gclw/2641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6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