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艺学论文 >

不同水分状况下东北黑土氮素矿化及硝化反硝化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0-04-21 00:06
【摘要】:位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区的东北黑土区,其气候特点会导致农田土壤湿度的频繁改变,造成土壤水分历史的不同及干湿交替现象的普遍存在。土壤水分状况是影响土壤氮素转化的重要调控因子,矿化及硝化反硝化作用是土壤中重要的氮素转化过程,对氮素转化具有一定影响。本论文采用室内培育方法,以农业部哈尔滨黑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的黑土为研究对象,研究在不同水分状况下黑土矿化、硝化及反硝化率的变化,进一步探究不同水分状况,特别是水分历史对氮素转化的影响,为建立黑土氮素转化的合理评价并对农田养分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梯度递增水分含量变化的过程,矿化率及硝化率在80%WHC含水量时最大,矿化及硝化作用最强。反硝化率在100%WHC含水量时最大,反硝化作用最强。不同施氮条件下,4次施氮对土壤氮素矿化、硝化及反硝化作用的影响明显强于一次施氮。土壤在低水分含量下,矿化及硝化作用为主导作用,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反硝化作用愈发强烈。并且,同一水分含量下,矿化、硝化及反硝化的强度由于土壤前期水分的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在40%WHC和80%WHC含水量干湿交替实验中,与恒定40%WHC和恒定80%WHC含水量相比,干湿交替对矿化作用的影响不明显。干湿交替处理的土样硝化率相对其它土样较低,且加水调至80%WHC培养的两周,硝化率都有降低趋势。相比80%WHC处理的土壤,干湿交替处理的土样更利于反硝化作用的进行。对比相同含水量的两种不同过程,发现即使在相同的土壤水分含量下,由干到湿的矿化率及硝化率的变化量明显小于由湿到干过程,反硝化率变化量大于由湿到干过程。说明干湿交替对氮素转化有一定的影响。经五种不同前期水分处理的土壤在四种不同水分含量下进行培养,可以发现在60%WHC即时水分含量下,前处理为保鲜土的矿化率对水分条件的响应最为明显,硝化率次之,反硝化率相比低水分土样较强但弱于其余三种土样。虽然在4种不同水分含量下,经5种不同水分前处理的土壤矿化率差异不显著,但硝化率及反硝化率差异较为显著。土壤水分历史对硝化反硝化有强烈影响,而对矿化作用的影响不大,水分前处理影响土壤氮素转化。
【图文】:

加水,水分,梯度,试样


邋6000WHC邋S0°0\\HC邋100Q0WHC:逡逑加水:|逦力n50mgN::逦加25mgN:逦i邋取出测定试样:\逡逑图2.2不同N源施入时间下NH4+-N和NCV-N的变化逡逑Fig.2.2邋Changes邋of邋NH4邋-N邋and邋N03"-N邋in邋diffe

水分,梯度


▲逡逑;邋Add邋Nitrogen邋andivater逡逑图2.1梯度递增水分含M变化逡逑Fig.2.1邋Gradient邋increasing邋moisture邋content邋variation逡逑干逦湿逡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1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源;祝惠;阎百兴;袁星;;干湿交替对黑土氮素转化及酶活性的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10期

2 吕海霞;;影响土壤反硝化作用的因素[J];河南农业;2015年17期

3 尹高飞;翟梦瑜;苏帅;王鹏飞;何晓明;侯一博;;农田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及其控制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5年03期

4 方华军;程淑兰;于贵瑞;王永生;徐敏杰;党旭升;李林森;王磊;李晓玉;司高月;;森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研究进展[J];土壤学报;2015年02期

5 石薇;王景燕;魏有波;吕向楠;龚伟;;水热条件对华西雨屏区柳杉人工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4年06期

6 刘若萱;贺纪正;张丽梅;;稻田土壤不同水分条件下硝化/反硝化作用及其功能微生物的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2014年11期

7 李源;袁星;祝惠;;含水量对黑土氮素转化及土壤酶活性影响的模拟研究[J];土壤通报;2014年04期

8 王明;张晴雯;杨正礼;张爱平;谢晓军;惠锦卓;;宁夏引黄灌区干湿交替过程中土壤pH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J];核农学报;2014年04期

9 刘硕;李玉娥;孙晓涵;万运帆;高清竹;秦晓波;马欣;;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温带森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3年07期

10 陈林;张佳宝;赵炳梓;黄平;;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的生化性质对干湿交替的响应[J];土壤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郝晓晖;长期施肥对亚热带稻田土壤有机碳氮及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鑫;黑龙江寒地黑土农业物产集团品牌战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2 郑莹莹;干湿交替对土壤氮素转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东华大学;2013年

3 罗烨;芦竹制备生物炭的特性表征及对土壤N_2O排放的抑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袁润;杨树人工林土壤氮素矿质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申艳;冬小麦生境中土壤养分对其凋落物产量和分解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6 章燕平;环境因素对菜地土壤氮素转化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0年

7 孙p,

本文编号:2635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yxlw/2635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d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