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木薯SR蛋白家族的系统命名及表达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30 12:24
【摘要】:选择性剪接是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一种重要调控机制。同一个前体mRNA(pre-mRNA)经过选择性剪接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成熟mRNA,从而翻译出很多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也是产生蛋白多样性的主要方式。真核生物的剪接因子是选择性剪接的参与者和直接调控元件。作为最重要的两类基本剪接因子之一,SR蛋白家族,具有一个富含丝氨酸/精氨酸(S/R)重复序列的RS结构域,在RNA剪接体的组装和选择性剪接的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关于植物中SR蛋白家族的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多限于拟南芥和水稻等模式植物中,而对木薯这一重要经济作物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木薯为研究材料,基于已完成测序的木薯基因组数据库,利用Blast等程序鉴定到18个可编码木薯SR蛋白的基因,通过MEGA程序构建了系统发生树且进行了系统命名,并对木薯SR蛋白的部分生物学功能进行了初探,具体研究结果如下:首先,通过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按照植物SR蛋白的结构特性和同源性,将所鉴定到的18个木薯SR蛋白归入SR蛋白的六大亚家族,并进行了蛋白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富含带正电荷的Arg残基,SR蛋白均为亲水的碱性蛋白。对基因结构的分析可知,同一亚家族的成员在外显子/内含子数目上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而外显子和内含子长度不同。对基因启动子区包含的顺式作用元件的分析预测表明,其特异性元件主要包括光应答元件、各种激素应答元件、胁迫应答元件等,初步映证了木薯SR蛋白与逆境胁迫关系密切。其次,提取了木薯不同组织和胁迫处理下的RNA样本,通过RT-PCR和qRT-PCR对其剪接方式和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18个木薯SR基因中有14个(78%)表现出组织特异性的选择性剪接。此外,逆境胁迫处理增加了基因的不同剪接方式,且部分SR蛋白的基因表达和剪接模式受到一种或多种胁迫的影响,这与拟南芥中的相关结果相一致。另外,ABA处理后大部分木薯SR蛋白都出现不同的剪接模式,而拟南芥中只有三个基因出现剪接差异。最后,为进一步研究木薯SR蛋白的生物学功能,以木薯不同组织部位和不同逆境处理的RNA为材料,利用Gateway BP克隆酶将18个木薯SR蛋白转入到pDONR207入门载体中,并通过Gateway LR克隆酶转入到含有在N或C末端的GFP蛋白标签的载体中。通过烟草瞬时表达系统表达GFP融合蛋白,研究发现木薯18蛋白都具有位于细胞核中的荧光信号,表明木薯SR蛋白是核定位蛋白,这与SR蛋白作为重要剪接因子参与和调控转录后剪接的生理功能相一致。
【图文】:

序列,选择性剪接


木薯SR蛋白家族的系统命名及表达分析是蛋白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的增加。同一邋pre-mRNA经过选择性剪接产体,这些剪接变体具有不同的核苷酸数目和序列,相应地被翻译成具基数目和序列的多肽链,从而折叠成拥有不同二、三级结构和结构域白在生物活性、稳定性、信号转导、定位和功能等方面也各不相同。有保守或可变结构域的蛋白家族的一种重要机制,并可能代表一种在非常重要的模型(Andreadisetal.,1987)。逡逑是对转录后mRNA命运的影响,包括改变mRNA的稳定性和无邋衰变(nonsense-mediated邋decay,邋NMD)邋(Kalynaetal.,,2012)。改的选择性剪接主要发生在5’或3’邋UTR邋(非编码区),这些区域与m衰期密切相关。NMD是一种监督机制,它选择性地降解由于移码或终止翻译的mRNA邋(刘静等,2015);当IR序列中保留的内含子含,该mRNA常经由无义介导衰变而降解。这一过程间接对相应基因控。逡逑逦邋一邋?,‘一??邋产、逦逡逑 ̄ ̄

分布情况,蛋白,调控功能,结构域


图1.2植物SR蛋白亚家族结构域(Bartaetal.,邋2010)逡逑Figl.2邋Domain邋architecture邋of邋plant邋SR邋protein邋subfamilies邋(Barta邋et邋al.,邋2010)逡逑SR蛋白主要行使剪接调控功能,在外显子决定的复合体中,SR蛋白特异性结合逡逑ESE,通过U2AF邋(U2snRNP的辅因子)结合激活上游弱的3’剪接位点;或通过逡逑UlsnRNP结合激活弱的5’剪接位点(Graveley,2000)。如果一段pre-mRNA中内逡逑含子有2个以上,那么高浓度的SR蛋白倾向于选择最近的5’邋SS,而不会激活较远逡逑的5’邋SS,这种近端效应可能在选择性剪接的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SR蛋白逡逑还在多种代谢途径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包括mRNA输出、DNA和RNA稳定性、逡逑microRNA加工、mRNA质量控制、转录和翻译调控等。除SC35因其自身存在核滞逡逑留信号只在细胞核中出现外,其它SR蛋白都是核质穿梭蛋白,这种定位差异暗示了逡逑它们可能执行不同的功能。细胞核中SR蛋白的分布并不均匀;它们大多富集在核散逡逑斑(nuclear邋speckles)区域,家族成员间的分布情况十分相似(Singer邋etal.,1997)。逡逑通常认为,核散斑是核内剪接因子的储存库;该区域与细胞内的活性基因相互作用,逡逑使转录与剪接更加有效地相藕联(Mistelietal.,1999),为基因快速有效表达提供了逡逑良好的时空环境。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Q943.2;S5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静;张静;黄波;王小中;;选择性剪接机制及其在白血病诊疗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年11期

2 刘静;张智博;柴宝峰;;PTC下游翻译重启导致NMD途径的逃逸[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15年02期

3 吕叶辉;张恒;潘晖;马开军;李文灿;陈文峰;江洁清;薛爱民;张萍;王慧君;陈龙;;不同死因大鼠心肌内多种RNA相对表达量变化与PMI的关系[J];法医学杂志;2014年01期

4 王科俊;吕俊杰;冯伟兴;王鑫;;可变剪接与疾病的生物信息学研究概况[J];生命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5 方佳;濮文辉;张慧坚;;国内外木薯产业发展近况[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16期

6 周晓丽;朱国坡;李雪华;王艳玲;刘兴友;;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原理与应用[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2期

7 那海燕;邓祖湖;张木清;陈如凯;;植物丝氨酸/精氨酸丰富(SR)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植物发育中的作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年06期

8 章国卫,宋怀东,陈竺;mRNA选择性剪接的分子机制[J];遗传学报;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2607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07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1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