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不同生育期增温和砷处理对水稻、小麦生长及氮、磷、砷吸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02 11:59
【摘要】:人类活动导致环境恶化及地球温度上升,增温是威胁粮食作物的主要气候因素之一。现阶段环境污染严重,包括重金属在内的污染屡见不鲜,砷作为一种有毒的类金属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从而对环境造成危害。砷能够在农作物体内长期存留,并通过食物链在人体体内积累,从而对人类健康产生危害。本研究以江苏常见的水稻和小麦品种(泰瑞丰5号、镇稻16号为水稻试验品种,苏麦13号和宁麦188号为小麦试验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温室盆栽种植的方法,分别在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进行白天和夜晚增温处理,以在温室通风良好的自然温度条件下生长的水稻和小麦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育期增温对水稻和小麦生长及氮、磷、砷吸收的差异,为减轻增温对粮食作物生长的危害和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及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不加砷处理时,分蘖期增温对水稻和小麦叶片SPAD值有影响。与对照相比,在分蘖期、孕穗期和开花期增温对水稻和小麦光合作用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小麦胞间C02浓度则无显著差异。而加砷处理时,泰瑞丰5号叶片SPAD值无显著差异,镇稻16号、宁麦188号和苏麦13号叶片SPAD值主要在分蘖期增温有影响。加砷处理对水稻和小麦光合作用影响取决于增温时期。(2)不加砷处理时,不同生育期增温显著影响水稻的产量构成因子,其中,孕穗期和抽穗期增温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加砷处理时,在孕穗期和抽穗期对水稻和小麦结实率影响显著。除了镇稻16号增温穗粒数有差异外,其他三个试验品种各生育期增温无显著差异。在不同砷浓度条件下,与对照相比,孕穗期和抽穗期增温对水稻的株高及生物量影响显著,而分蘖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增温对小麦的株高及生物量影响较大。(3)总体而言,不加砷处理时,在分蘖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增温是影响水稻和小麦氮磷砷吸收的关键时期。增温对小麦各部位砷积累量影响差异不明显。加砷处理时,增温对试验水稻和小麦各部位元素吸收影响取决于增温的时期。
【图文】:

砷浓度,氮含量,小写字母,温度处理


逦南京信总T.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逦逡逑第四章不同生育期增温对水稻和小麦氮、磷、砷吸收的影响逡逑4.1实验结果逡逑4.1.1不同生育期增温对水稻和小麦氮含量的影响逡逑(1)不同生育期增温对水稻各部位氮含量影响逡逑与对照相比,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增温显著增加了泰瑞丰5逡逑号各部位的氮含量(/K0.05)。3、同于泰瑞丰5号,增温对镇稻16号氮含量的影响取决逡逑于水稻生育期。逡逑

氮含量,砷浓度,小麦,差异显著


逦太播存5兮逦铕稻丨ti兮逡逑图4.1两种砷浓度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增温对水稻各部位氮含量的影响逡逑注:图中不N小写字母表示N—砷浓度不N温度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下N。逡逑(a)不同生育期增温对水稻茎氮含量的影响逡逑不加砷处理时,与对照相比,泰瑞丰5号在分蘖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和灌逡逑浆期增温差异显著,其中孕穗期增温时茎中氮含量最高,较对照提高116.9%。加砷处逡逑理时,孕穗期和抽穗期增温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抽穗期增温氮含量最高,较对照高逡逑79.1%。不加砷处理时,与对照相比,,镇稻16号孕穗期和抽穗期增温显著增加了镇稻逡逑16号茎中氮含量,抽穗期增温氮含量最高,较对照高63.4%。加砷处理时,与对照相比,逡逑在分蘖期和灌浆期增温差异显著,孕穗期增温时氮含量最高,较对照高22.3%。逡逑在图中未给出的是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11;S51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仁英;李苏霞;谢晓金;徐向华;沈孝辉;王荐;张ZM;李君;;施硅期对砷污染土中水稻体内磷砷含量与分布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5年06期

2 吴万富;徐艳;史德强;杨项军;王世雄;;我国河流湖泊砷污染现状及除砷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年S1期

3 张立极;潘根兴;张旭辉;李恋卿;郑经伟;郑聚峰;俞欣妍;王家芳;;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水稻植株碳氮吸收及分配的影响[J];土壤;2015年01期

4 杨军;陈小荣;朱昌兰;彭小松;贺晓鹏;傅军如;欧阳林娟;边建民;胡丽芳;贺浩华;;氮肥和孕穗后期高温对两个早稻品种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中国水稻科学;2014年05期

5 赖悦平;陈安贤;郑仑山;杨乐清;;2013年益阳市夏季高温干旱对双季稻影响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01期

6 杨绚;汤绪;陈葆德;田展;钟洪麟;;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温胁迫对中国小麦产量的影响[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12期

7 张祖建;王晴晴;郎有忠;王春哥;朱庆森;杨建昌;;水稻抽穗期高温胁迫对不同品种受粉和受精作用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4年02期

8 张桂莲;张顺堂;肖浪涛;武小金;肖应辉;陈立云;;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花药生理特性及花粉性状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3年01期

9 张桂莲;刘思言;张顺堂;肖应辉;唐文邦;陈立云;;抽穗开花期不同高温处理对水稻开花习性和结实率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2年30期

10 谢晓金;李秉柏;朱红霞;杨沈斌;申双和;;抽穗期高温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秋菊;黑龙江地区土壤肥力和积温对水稻产量、品质影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留勇;不同生育期高温处理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孙诚;白天增温和夜间增温对水稻氮素积累及利用效率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3 于佳;高大气CO_2下施氮对春小麦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刘明;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特性和形态指标的影响[D];沈阳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11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11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5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