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北柴胡新品种川北柴1号的生物学性状及四川栽培区生长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2 19:24
【摘要】:柴胡(Radix Bupleuri)为我国的常用大宗药材。该药材常同其他药物结合治疗感冒发热、寒热虚劳发热等症。因为其重要的药用价值,柴胡需求量急剧增加。因此,迫切需要探索高产高效的柴胡新品种及繁殖模式,以保障柴胡大面积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本研究以农家栽培柴胡竹叶柴胡和柴胡新品种川红柴1号为对照,分析了柴胡新品种川北柴1号的生长发育特性、生理指标、活性成分及四川主要栽培区的差异,为川北柴1号品种规范化种植和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川北柴1号的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形指数、千粒重均与两个对照有差异并且最优,竹叶柴胡次之,川红柴1号最低。并得出回归方程如下:y= 1.3 28 + 9.882x1-1 3.967x2-0.577x3(F = 5.048,P = 0.00 8)其中y为千粒重,X1为种子长,x2为种子宽,X3为种形指数。(2)在不同生长期,川北柴1号的遗传参数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较小,植株整齐一致,个体差异小,遗传性状优良稳定。同时川北柴1号植株的根产量和种子产量均优于竹叶柴胡及川红柴1号,且其药材性状与质量较为均一。(3)川北柴1号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均与对照之间存在着差异,其叶绿素a含量及根系活力最佳,分别比竹叶柴胡高 68.48%、40.88%,比川红柴 1 号高 33.62%、10.5%。(4)川北柴1号的活性成分含量与两个对照存在差异并具有显著优势。川北柴1号的活性成分含量整体上比竹叶柴胡、川红柴1号高,其总皂苷、总黄酮、多糖和Mg元素平均值分别比竹叶柴胡高7.73%、35.56%、16.28%和9.25%,分别比川红柴1号高137.28%、64.87%、27.7%和28.93%。不同部位间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柴胡根中皂苷、糖类物质及微量元素含量整体上高于茎叶中,而柴胡茎叶中的黄酮类成分含量高于根中含量。川北柴1号根中总皂苷、多糖及Mg元素含量分别是茎叶中含量的3.44倍、1.37倍及1.49倍;茎叶中总黄酮含量是根中含量的3.15倍。(5)川北柴1号在四川几个主要栽培区的综合表现优于竹叶柴和川红柴1号,其主根长、主根直径、根体积、根鲜重、根干重、总皂苷、皂苷a、皂苷d分别比竹叶柴胡提高30.14%、3.55%、3.82%、11.76%、10.16%、5.03%、16.67%、38.57%、28.96%,相应指标分别比川红柴1号提高10.75%、69.23%、91.09%、88.99%、159.83%、117.24%、67.24%、47.5%。与此同时,四川几个主要栽培区中,青川产柴胡产量及有效成分均表现优良,青川产柴胡根干重分别比旺苍、安州及涪城生产柴胡高9.26%、22.92%和33.11%,其总皂苷、皂苷a、皂苷d和总黄酮含量含分别比旺苍高23.02%、31.25%、3.7%、25.45%,比涪城高 26.12%、40.1%、33.33%、13.11%,比安州高 30.7%、90.91%、33.33%、3 5.29%。
【图文】:

标准曲线,柴胡,皂苷,柴胡皂苷


图 3-3 不 同 柴 胡 总 皂 苷 含 量 的 比 较 分 析p a r i s o n o f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t o t a l s a i k o s a p o n i n s i n Bu p le u ru m皂苷 a、皂苷 d 的进样量 X (μg)为横坐标设为横 作为纵坐标,绘制柴胡皂苷 a、d 标准曲线并获

谱图,西南科技大学,川北,学位论文


西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3-5 所示,与标准图谱相比,,川北柴 1 号中的皂苷 C 谱图存在相同的保 留时间的较明显的色谱峰。胡 皂 苷 a(1)、 皂 苷 d(2)的 HPLC 谱 图 ( A 标 准 品 、 B 川 北 F i g . 3 - 5 H P L C p i c t u r e o f S S a ( 1 ) a n d S S d ( 2 )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67.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马;左文松;刘茹;舒晓燕;黄晶;张洪;唐志康;侯大斌;;产地及基因型对柴胡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和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2 程玉鹏;李弘琨;马爱萍;李天聪;宁愿;王洪月;;柴胡黄酮类抗氧化作用机制最新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17年07期

3 赵维丽;杨玉华;孙裕;宋学斌;;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柴胡药材质量研究进展[J];中兽医医药杂志;2017年03期

4 马艳芝;;不同柴胡品种抗氧化活性的比较与评价[J];时珍国医国药;2017年04期

5 王桃;王丹;罗勤;陈立;张猛;;5个品种费约果的生长发育特性比较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17年02期

6 刘丹;余马;官玲亮;舒晓燕;黄晶;刘霞;侯大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北柴胡新品种“中柴2号”幼苗生长影响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7年03期

7 温爽;索志荣;秦海燕;陆大洪;;HPLC法测定柴黄颗粒中柴胡皂苷a、b_1、c、d及黄芩苷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7年01期

8 袁伯川;李文东;马永生;周姗;朱林峰;林瑞超;刘颖;;柴胡属药用植物的分子鉴定及市售柴胡药材的质量调查[J];药学学报;2017年01期

9 李卫红;赵红革;郑津英;;不同产地柴胡药材质量的对比研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10 顾骏飞;周振翔;李志康;戴琪星;孔祥胜;王志琴;杨建昌;;水稻低叶绿素含量突变对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J];作物学报;201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晓伟;王玉庆;杜国军;马宏飞;石凯;秦雪梅;邢捷;张福生;;药用柴胡资源调查及市场现状分析[A];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十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曹海禄;魏建和;杨成民;于婧;张少发;;基因型、产地土壤对柴胡生物学性状和皂苷含量的影响[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茹;北柴胡新品系川北柴1号的化学成分及组织培养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东琴;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基源柴胡功效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3 武剑;柴胡多糖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及对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2年

4 王迎迎;不同种源柴胡生育特性与品质的比较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熊梦晓;保康柴胡的5s-rDNA间隔序列分析及品质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612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2612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1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