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菌糠和垃圾土掺混作为水稻育苗基质的可行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3-12-22 07:45
  近年来我国人民对稻米的需求量在增加,但耕地资源却在减少,尤其是旱育稀植的水稻育苗所需要的优质土壤资源变得日益紧缺,寻找替代品是我国北方稻区所面临的重要任务。菌糠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合理利用是一种优质的肥料与土壤改良剂,但在很多地区用于培育食用菌而残留的废弃菌糠面临无处可用的情况。本试验以经过氨化处理的垃圾堆土壤为研究对象,用以分别掺混0%(处理1)、20%(处理2)、40%(处理3)、60%(处理4)、80%(处理5)和100%(处理6)的菌糠作为水稻育苗的基质,播种稻花香2号优质水稻种子,考察水稻育苗过程中,播种后第1天、第10天、第20天和第30天基质的物理特性、微生物数量、生物量碳、生物量氮、酶活性、常规养分含量以及秧苗的株高、叶龄、茎基宽、单根株数、最长根长、发根力、根系活性、地上部的鲜重与干重、地下部的鲜重与干重,期望寻找一种菌糠与垃圾土的合适配比来作为优质的水稻育苗基质,用以缓解水稻育苗用土短缺的压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菌糠可以显著降低基质的容重和紧密程度,对基质各项物理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良。菌糠中的细菌和真菌数量较大,而对放线菌的繁殖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菌糠的微生物生...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水稻育苗概况
        1.2.1 水稻育苗的基质
        1.2.2 水稻育苗的方法
        1.2.3 水稻育苗的发展
        1.2.4 水稻育苗的现状
    1.3 菌糠概况
        1.3.1 菌糠概念及成分结构
        1.3.2 菌糠的利用价值
        1.3.3 菌糠的利用现状与展望
    1.4 垃圾土概况
        1.4.1 垃圾土的产生及性质
        1.4.2 垃圾土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基本情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取样时间
    2.5 测定指标及方法
        2.5.1 基质理化性状的测定
        2.5.2 基质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2.5.3 基质酶活性的测定
        2.5.4 基质微生物生物量C、N的测定
        2.5.5 基质营养成分的测定
        2.5.6 水稻秧苗农艺性状的测定
        2.5.7 水稻秧苗发根力的测定
        2.5.8 水稻秧苗根系活力的测定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的物理特性
    3.2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的微生物数量
    3.3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的微生物生物量
    3.4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的酶活性
        3.4.1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的脲酶活性
        3.4.2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的蔗糖酶活性
        3.4.3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的酸性磷酸酶活性
    3.5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的养分含量状况
        3.5.1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的碱解氮含量
        3.5.2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的速效磷含量
        3.5.3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的速效钾含量
    3.6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的秧苗品质状况
        3.6.1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对秧苗株高的影响
        3.6.2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对秧苗叶龄的影响
        3.6.3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对秧苗茎基宽的影响
        3.6.4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对秧苗单株根数的影响
        3.6.5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对秧苗最长根长的影响
        3.6.6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对秧苗发根力的影响
        3.6.7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对秧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6.8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对秧苗生物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垃圾土与菌糠的不同配比对水稻育苗基质物理特性的影响
    4.2 垃圾土与菌糠的不同配比对水稻育苗基质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影响
    4.3 垃圾土与菌糠的不同配比对水稻育苗基质酶活性的影响
    4.4 垃圾土与菌糠的不同配比对水稻育苗基质养分含量的影响
    4.5 垃圾土与菌糠的不同配比对水稻秧苗农艺性状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874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874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d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