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农作物论文 >

不同碳、氮、磷对AM真菌侵染棉花和精氨酸形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4-10 20:00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简称AM)真菌是一类能够与80%的陆生植物形成良好共生体系的内生真菌。在AM共生系统中,宿主植物向真菌供应碳水化合物,而真菌则吸收N和P等矿质元素并通过菌丝转运传递给宿主植物,这种交换受到植物和真菌运输成分的调控。AM共生系统中磷氮的吸收转运有紧密联系,氮转运过程中精氨酸作为氮的转运载体伴着多聚磷酸盐从根外菌丝转运到根内菌丝中,宿主植物的碳供应也影响AM真菌的氮磷转运,但具体如何相互作用还不清楚。本文以棉花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究不同氮源、碳源和磷源条件下,对AM真菌的侵染率和精氨酸形成以及对宿主植株氮磷营养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AM共生系统中氮代谢和碳磷代谢关系奠定基础。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果归纳如下:(1)为明确不同氮源条件下,对AM真菌侵染宿主以及对棉花氮磷营养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三室培养系统,向菌丝室添加4mmol/L的不同氮源(硝酸钾,硫酸铵,精氨酸,尿素)。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氮源处理下,AM真菌对棉花植株的生物量无显著性影响;外源氮的施加均提高了 AM真菌的侵染率和棉花植株地上部的氮含量,但无机氮更能促进AM真菌侵染宿主植物,...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丛枝菌根真菌概述
        1.1 AM真菌的形态结构
        1.2 AM真菌的生理生态功能
    2 丛枝菌根中氮代谢的研究进展
        2.1 丛枝菌根的两种养分吸收途径
        2.2 AM真菌吸收氮的形态
        2.3 丛枝菌根中氮的吸收、同化和转运
        2.4 AM真菌氮转运与磷代谢关系
        2.5 AM真菌氮转运与碳代谢的关系
    3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氮源对AM真菌侵染宿主和精氨酸形成的影响
    引言
    1 实验材料与试剂
        1.1 实验材料
        1.2 药品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育苗与培养
        2.2 测定项目及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氮源对棉花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2 不同氮源对AM真菌侵染率的影响
        3.3 不同氮源对棉花植株菌根精氨酸含量的影响
        3.4 不同氮源对棉花植株地上部氮含量的影响
        3.5 不同氮源对棉花植株地上部磷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第三章 不同磷源对AM真菌侵染宿主和精氨酸形成的影响
    引言
    1 实验材料与试剂
        1.1 实验材料
        1.2 药品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育苗阶段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磷源对棉花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2 不同磷源对AM真菌侵染率的影响
        3.3 不同磷源对棉花植株菌根精氨酸含量的影响
        3.4 不同磷源对棉花植株地上部氮含量的影响
        3.5 不同磷源对棉花植株地上部磷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氮磷组合对菌根化棉花侵染率和生长的影响
    引言
    1 实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药品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育苗和培养
        2.2 测定项目及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氮磷不同浓度组合对菌根化棉花植株生长的影响
        3.2 氮磷不同浓度组合对AM真菌侵染率的影响
    4 讨论
第五章 不同碳源对AM真菌侵染宿主和精氨酸形成的影响
    引言
    1 实验材料与试剂
        1.1 实验材料
        1.2 药品与试剂
    2 实验方法
        2.1 育苗和培养
        2.2 测定项目及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碳源对AM真菌棉花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3.2 不同碳源对AM真菌侵染率的影响
        3.3 不同碳源对接种AM真菌棉花植株精氨酸含量的影响
        3.4 不同碳源对接种AM真菌棉花氮含量的影响
        3.5 不同碳源对接种AM真菌棉花磷含量影响
    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950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nzwlw/3950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2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