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南极电灯鱼耳石结构及其年龄鉴定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09 18:33
【摘要】:南极电灯鱼是南大洋具代表性的中上层鱼种。年龄和生长参数是对其进行资源评估的重要依据,而年龄和生长研究方法的选择是获取年龄和生长参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研究将通过对南极电灯鱼耳石形态各部分参数的测定,以及对截面轮纹的分析与研究,分析南极电灯鱼耳石鉴龄的技术和方法,并分析耳石轮纹判读结果的精确性。本研究为南极电灯鱼,乃至南极鱼类的鉴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数据。本研究利用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于南设得兰群岛收集的100尾南极电灯鱼Electrona antarctica(体长72.67-91.81mm)样本,对其耳石形态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测量,并对右耳石进行了打磨,初步研究了该鱼种耳石形态指标的生长特征以及鉴龄技术和方法。其中,左右耳石样本各100个,最终获得74个具有清晰轮纹的右耳石样本。通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南极电灯鱼的耳石相对于其体型较大,耳石长与耳石宽接近,耳石主间沟与主凹槽清晰,翼叶和基叶长度接近,均不发达。左耳石长3.00-3.81mm,左耳石宽2.98-3.62mm,右耳石长2.99-3.72mm,右耳石宽3.05-3.67mm。(2)南极电灯鱼耳石生长指标中,耳石宽度和周长较其个体体长稳定,而翼叶与基叶变化最不稳定。(3)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后发现,左、右矢耳石各形态学参数中,耳石主间沟沿主凹槽到边缘距离,耳石全长,耳石宽度,耳石面积,耳石基叶到核心的距离和耳石翼叶长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耳石基叶长度,耳石翼叶到核心的距离,耳石周长和耳石主间沟到核心的距离不存在显著差异。(4)通过AIC检验发现,南极电灯鱼耳石长,耳石宽,面积及周长与鱼体体长密切相关。左耳石长,宽,面积,周长与鱼体体长关系密切,关系式如下:SL= 49.799e0.1432 L2(R2 = 0.3695)SL= 57.306ln(L3) + 13.02(R2 = 0.5005)SL= 29.316ln(C1) + 20.913(R2 = 0.5341)SL= 56.493ln(P1)- 51.202(R2 = 0.4678)右耳石长,宽,面积,周长与鱼体体长关系密切,关系式如下:SL= 48.147e0.1516L2(R2 = 0.3812)SL= 16.101L3 + 28.097(R2 = 0.4307)SL= 3.1612C1+ 55.927(R2 = 0.3463)SL= 63.161ln(P1)- 67.673(R2 = 0.4711)(5)南极电灯鱼左右耳石质量与鱼体体长,鱼体体湿质量密切相关,关系式如下:左耳石质量:SL=2.0961Wo+63.773(R2=0.4335)WW = 3.0877e0.0997Wo(R2 = 0.5382)右耳石质量:SL=0.3416Wo2-4.2002Wo+92.298(R2=0.4307)WW = 0.142Wo2- 1.8217 Wo + 12.347(R2 = 0.5869)(6)耳石主凹槽为耳石由核心至主间沟逐渐延伸出一排紧密排列的细致轮纹,耳石核心为一圆形球体,周围逐渐被包裹为近三角形,耳石沿生长方向偏向于背部增厚。(7)耳石打磨的方式采取横切的方式,获得包括耳石核心的切片,横截面包括长臂与短臂,主要利用耳石横截面的短臂判读轮纹。耳石打磨后在显微镜下拍照,轮纹由三人读取,年龄结果为三人鉴龄的平均值。(8)鱼体体长与湿质量关系密切,关系式为:WW=2.5086*10-5FL2.8586(R2=0.7187)。(9)通过CV与APE公式,总吻合率(TC)为57.3%,APE为2.83%,CV为3.8%。耳石可以用于鉴定南极电灯鱼年龄。(10)南极电灯鱼样本的平均年龄为5.5岁。南极电灯鱼年龄与鱼体体长呈对数函数关系,关系式如下:SL= 20.705ln(t) + 47.184(R2 = 0.2982)(11)样本体长范围太窄(70-90mm),生长模型拟合结果不佳。Lt=L∞=(1-e-k(t-t0))其中,L∞=84.41188,k=2.4368,t0=3.746767
【图文】:

电灯,南极,百度,来源


会垂直性洄游,属肉食性,以多毛类、甲壳类及桡足类等为食(图1-1)。南极电灯鱼是磷虾的重要捕食者,同时也是各种海鸟的食物对象[17]。南极电灯鱼是南极绕极流南侧水域的优势种[18]和南极水域特有种,同时也是南大洋中层拖网渔获中数量最多的鱼种[19-23]。图 1-1 南极电灯鱼(来源:百度百科)Figure 1-1 Electrona Antarctica (From Baidu Encyclopedia)南极电灯鱼样本稀少,多来源于兼捕,并且研究多集中与食物网以及基因,因此国内缺少南极电灯鱼基础生物学数据以及年龄与生长的研究,目前仅 GREELY等[12]于 1983 年及 1986 年采集到的南极电灯鱼样本,LIU 和 CHEN[24]于 1988 年及1989 年收集到的南极电灯鱼样本,,以及朱国平等[25]于 2010 年及 2012 年收集到的南极电灯鱼样本进行了鱼体体长体质量的测定,其中,LIU 和 CHEN 以及 GREELY对南极电灯鱼样本进行了年龄鉴定。因而本研究对南极电灯鱼基础生物学的测定、对南极电灯鱼耳石形态的测量以及对南极电灯鱼年龄的鉴定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1.3 年龄鉴龄年龄鉴定是研究鱼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的基础,也是分析评价鱼类种群数量变动趋势的基本依据之一。鉴定鱼类年龄的方法有多种,比如直接观察法、渔获物体长分析法和钙化组织分析法[26]。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是钙化组织分析法

鱼鳞,百度,鳞片,鱼类


鱼类鳞片示意图(来源:百度百科)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91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永梅;唐文乔;;中国鲤形目鱼类的脊椎骨数及其生态适应性[J];动物学杂志;2014年01期

2 郭弘艺;唐文乔;;长江口刀鲚矢耳石重量与年龄的关系及其在年龄鉴定中的作用[J];水产学报;2006年03期

3 袁传宓,林金榜,刘仁华,秦安

本文编号:26211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211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e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