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几种环境基质对克氏原螯虾生存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20 20:39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几种环境基质对克氏原螯虾生存的影响,以期为螯虾养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经过试验,得到以下相关结果与结论。1.底泥对克氏原螯虾仔虾(0.012±0.004g)个体生存的影响:底泥能极显著促进仔虾个体的生长(P0.01)。2.底泥对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小规格0.00423±0.000258g、中等规格2.69±0.410g以及较大规格7.55±0.415g)群体生存的影响:(1)底泥能显著促进不同规格幼虾群体的生长(小规格幼虾与中等规格幼虾极显著P0.01,较大规格幼虾显著P0.05)。(2)底泥能显著降低小规格幼虾死亡率(P0.05)。(3)底泥能极显著增强不同规格幼虾耐低氧能力(P0.01)。(4)底泥能极显著增强小规格幼虾耐高温能力(P0.01)。3.无底泥时三种枯落叶对克氏原螯虾仔虾(0.016±0.003g)群体生存的影响:(1)正常量下,三种枯落叶能极显著促进仔虾的生长(P0.01)。(2)三倍量下,意杨叶能极显著促进仔虾的生长(P0.01),而构树叶与垂柳叶处理下仔虾生长与空白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3)意杨叶能极显著降低仔虾死亡率(P0.01),而构树叶与垂柳叶死亡率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1)。(4)三倍量与正常量枯落叶对仔虾死亡率的影响差异不大(P0.05)。4.有底泥时三种枯落叶对克氏原螯虾仔虾群体(0.012±0.001g)生存的影响:(1)相对于空白对照,底泥对照以及三种枯落叶均显著促进仔虾生长(P0.05)。(2)相对于底泥对照,意杨叶与垂柳均能显著促进仔虾生长(P0.05),而构树叶与底泥对照差异不大(P0.05)。(3)相对于空白对照,底泥对照与意杨叶能显著降低仔虾死亡率(P0.05),而构树叶与垂柳叶死亡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P0.05)。(4)底泥对照与意杨叶死亡率差异不大(P0.05)。5.桂树与香樟的叶、果匀浆液对克氏原螯虾幼虾存活的影响:(1)匀浆中对仔虾有致死作用的物质来自于上清可溶部分(上清死亡率与匀浆差异不大,而沉淀无死亡)。(4)匀浆致死作用强弱顺序为:香樟果桂树果桂树叶,而香樟叶无致死性。6.三种水生植物匀浆液对克氏原螯虾幼虾存活的影响:匀浆致死作用强弱顺序为:水芹水花生芦苇根。综上,底泥能显著促进螯虾的生长并且能显著增强其耐低氧能力;意杨叶能显著促进仔虾生长并且对其死亡率影响不大,而构树叶与垂柳叶能极大增加仔虾死亡率;桂树叶、果匀浆以及香樟果匀浆均会导致仔虾死亡率过大,香樟叶则对死亡率无影响;水生植物水花生与水芹匀浆均会导致仔虾死亡率过大,芦苇根则影响不大。故建议:工厂化养殖中添加底泥能促进螯虾生长;林下养虾中,不宜在构树、垂柳、桂树以及香樟下养殖,在意杨下养殖较宜;不宜进行水芹、螯虾共作,不宜在养殖池中种植过多水花生,于养殖池中种植芦苇则较为合适。
【图文】:

模式图,底泥,小型无脊椎动物,大型无脊椎动物


底泥能影响食物链中的关键成员:初级生产者、浮游动物、底栖无脊椎动物以及逡逑鱼类等(Izagirre邋等,2009;邋Hart,1992;邋Bo邋等,2007;邋Kent邋等,2008)。逡逑Jones等综述了底泥对大型无脊椎动物的不利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如图2逡逑所示(Jones等,2012)。底泥的悬浮导致许多大型无脊椎动物被冲走或者直接损逡逑3逡逑

克氏原螯虾,规格,幼虾,底泥


2.2结果与分析逡逑2.2.1底泥对3种规格克氏原螯虾生长的影响逡逑数据经过处理分析,,如表1及图4所示。逡逑小规格幼虾空白对照组SGR均值为5.56%/d,底泥组SGR均值为7.82%/d。逡逑中等规格幼虾空白对照组SGR均值为0.20%/d,底泥组SGR均值为0.90%/d。逡逑较大规格幼虾空白对照组SGR均值为0.59%/d,底泥组SGR均值为0.92%/d。逡逑三种规格幼虾底泥组SGR均值均大于对应空白对照组SGR均值。相同处理条件逡逑下,小规格幼虾SGR均值最大,大规格幼虾SGR均值次之,中等规格幼虾SGR逡逑均值最小。逡逑经检验,小规格幼虾底泥组以及中等规格幼虾底泥组SGR值均极显著大于逡逑对应空白处理组(Pi=0.000<0.001,邋P2=0.000<0.001);较大规格幼虾底泥组SGR值逡逑显著大于空白处理组(P=0.012<0.05)(图4)。逡逑结果表明,底泥能显著促进不同规格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生长。促进效果最显逡逑著的为中等规格幼虾(空白对照SGR均值为0.20%/d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9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纯洁;路吉坤;葛溧;唐兴本;赵士力;李前方;;2018年江苏省克氏原螯虾产业现状与分析[J];河北渔业;2018年12期

2 罗亚平;刘小燕;谭进;;克氏原螯虾疾病研究进展[J];科学养鱼;2019年03期

3 孙存鑫;刘波;周群兰;;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克氏原螯虾投喂技术[J];科学养鱼;2017年12期

4 朱端亚;严维辉;唐建清;;稻田高效繁育克氏原螯虾苗种试验[J];水产养殖;2018年06期

5 李云南;刘青;;新型苯扎溴铵对克氏原螯虾急性毒性的研究[J];水产养殖;2017年04期

6 刘襄河;孔江红;;克氏原螯虾的营养需求研究进展[J];科学养鱼;2017年04期

7 陈昌福;;美味的小龙虾也存在风险?陈昌福谈克氏原螯虾养殖热潮与生态危机之隐忧[J];当代水产;2017年08期

8 陈国前;陈正平;凌山凤;;克氏原螯虾苗种繁殖技术[J];科学养鱼;2017年10期

9 张基伟;;克氏原螯虾健康养殖关键技术及效果[J];渔业致富指南;2015年23期

10 薛卫生;;克氏原螯虾池塘养殖技术[J];渔业致富指南;201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剑锋;赵维信;;孕酮对克氏原螯虾甲基法尼酯生物合成的调控[A];第二届中国动物学会比较内分泌学分会和发育生物学分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肖绪诚;朱晓鸣;韩冬;杨云霞;解绶启;;饲料蛋白含量对克氏原螯虾的影响[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杨阳;张永霞;陈仲玮;张明莉;曹敏杰;苏文金;刘光明;;克氏原螯虾新型过敏原的鉴定与性质研究[A];华东地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联合会2017年学术交流会暨安徽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会议论文集[C];2017年

4 黄锦龙;唐绍清;蔡凤金;林艳芳;武正军;;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克氏原螯虾在珠江流域的扩散机制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5 陈欣颖;黄小红;;碱性氨基酸对克氏原螯虾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酶活力的影响[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张萍;秦伟;周鑫;;不同培养基对克氏原螯虾主养池塘浮游藻类及水质的影响[A];2013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陈亨莉;刘光明;;克氏原螯虾精氨酸激酶的纯化、性质分析及其过敏原性鉴定[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何亚丁;华雪铭;赵朝阳;冯文和;税春;张厚群;邢思华;朱站英;焦建刚;;克氏原螯虾的脂肪需求量及其与糖类适宜比例的研究[A];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黄婷;吴志强;胡向萍;;氯氰菊酯和吡虫啉对克氏原螯虾的毒性作用[A];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10 王志高;谭济才;袁哲明;刘军;李尧梓;;克氏原螯虾捕食福寿螺及其卵块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三届全国生物入侵大会论文摘要集——“全球变化与生物入侵”[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浠水县水产局;浠水县克氏原螯虾工厂化育苗规模大效益高[N];中国渔业报;2014年

2 章文敏 胡廷尖 周颖 王雨辰;克氏原螯虾苗种繁殖与养殖[N];中国渔业报;2007年

3 章文敏邋胡廷尖 周颖 王雨辰;克氏原螯虾苗种繁殖与养殖试验[N];中国渔业报;2007年

4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徐在宽;高效水产品种推荐——克氏原螯虾[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2年

5 李师民;荆州推广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规范促增收[N];中国渔业报;2008年

6 柳富荣 李振;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法[N];中国渔业报;2006年

7 河口区海洋与渔业局 王树刚邋王树海;黄河三角洲地区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N];中国渔业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李涌 整理;用科研助农民致富[N];中国渔业报;2007年

9 柳富荣 李振;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法[N];中国渔业报;2006年

10 柳富荣 李振;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法[N];中国渔业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丹丹;克氏原螯虾C-型凝集素PcLT抗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及抗弧菌作用机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姜虎成;克氏原螯虾转录组测序数据发掘和性腺发育相关基因功能初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3 李艳和;克氏原螯虾在我国的入侵遗传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4 董超华;克氏原螯虾两种模式识别受体基因的克隆、重组表达及功能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王庆;克氏原螯虾繁育机制及养殖生态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孙晨;甲壳动物抗菌肽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7 陈安静;泛素化与类泛素(SUMO)化在甲壳动物免疫反应中的功能[D];山东大学;2013年

8 兰江风;抑制素和JAK/STAT信号途径关键因子在甲壳动物免疫反应中的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王显伟;十足目甲壳动物C型凝集素功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锋;几种环境基质对克氏原螯虾生存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5年

2 张广凯;克氏原螯虾的生物耦合特性研究及其在触土部件上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8年

3 杨彩桥;克氏原螯虾布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18年

4 李聪;稻—虾综合种养系统中不同碳/氮投喂模式对克氏原螯虾食性、可食部分营养组成及稻田水质的影响初探[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5 王山;断螯对克氏原螯虾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8年

6 蒯晶晶;蜕壳期信息素对克氏原螯虾行为和生理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8年

7 邓慧芳;不同光照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及体成分的影响[D];长江大学;2018年

8 时丽霞;酶法制备克氏原螯虾活性肽及其活性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9 张微微;克氏原螯虾对赖氨酸和精氨酸需求量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10 付应三;克氏原螯虾传染性疾病的初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4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34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5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