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不同温度和盐度对施氏獭蛤消化酶和免疫酶活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24 07:10
【摘要】:本文研究了温度胁迫和盐度胁迫对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 Reeve)2种消化酶和3种免疫酶的影响,用单因子实验分别得到了2种消化酶和3种免疫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盐度,并通过中心复合设计法和响应曲面法研究了温盐联合效应对消化酶和免疫酶的影响。各主要结果如下:1、温度单因子主效应实验显示胃蛋白酶和淀粉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2~27℃)都呈现高促低抑的规律,但超出适宜范围的高温在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对酶活造成抑制,其中,淀粉酶的适宜温度高于蛋白酶的适宜温度和施氏獭蛤生长适温。温度对SOD、POD和ACP酶活的影响表现为,低温和高温胁迫均会导致酶活上升,显著高于17、22℃组。胁迫一段时间后低温组和高温组施氏獭蛤免疫酶活性逐渐降低,各处理组间差异减少。但32℃高温组出现较高死亡率,显著高于27℃和12℃组,综合消化酶、免疫酶和死亡率的数据看,施氏獭蛤适宜温度范围为17~27℃,在超出适温范围时对高温更为敏感。2、盐度单因子主效应实验显示胃蛋白酶和淀粉酶在低盐和高盐胁迫下短期内都出现活性升高的现象,高盐导致低渗时施氏獭蛤吸水增加以维持渗透压,低盐导致高渗时施氏獭蛤水管膨大,滤食量增大,消耗更多能量维持渗透压。胁迫一段时间后高盐度组消化酶酶活开始逐渐下降,23、28盐度组消化酶活显著高于其他组,低盐度组由于盐度变化超出自身可调节范围逐渐死亡。盐度对SOD、POD和ACP酶活的影响则表现为,低盐和高盐胁迫均会导致免疫酶酶活上升,显著高于23、28盐度组。胁迫一段时间后高盐组施氏獭蛤免疫酶活性逐渐降低,各处理组间差距缩小至无显著性差异。综合消化酶、免疫酶和死亡率的数据看,施氏獭蛤适宜温度范围为23~33,在超出适宜盐度范围时对低盐更为敏感。3、研究了不同温度(12℃~32℃)及不同盐度(18~38)的互作效应对施氏獭2种消化酶和3种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建立了温度、盐度对施氏獭蛤2种消化酶3种免疫酶活性的定量关系模型。实验结果如下。温度的一次效应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淀粉酶影响显著(P0.05),盐度的一次效应对胃蛋白酶、淀粉酶影响极显著(P0.01)。温盐互作效应对胃蛋白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均为极显著(P0.01)。温度的二次效应对胃蛋白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极显著(P0.01)。盐度的二次效应对两种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极显著(P0.01)。所建立的温度和盐度互作对两种酶活性水平影响的模型显著,胃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998、0.9870,校正决定系数分别为0.9996、0.9741,预测决定系数分别为0.9979、0.8693。说明方程的拟合度高,模型妥当。温度的一次效应对SOD、ACP两种酶活性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POD影响显著(P0.05),盐度的一次效应对POD影响极显著(P0.01),对SOD活性影响显著(P0.05),对ACP影响不显著。温盐互作效应对SOD、POD和ACP的影响均为极显著(P0.01)。温度的二次效应对SOD、POD和ACP活性的影响极显著(P0.01)。盐度的二次效应对SOD、ACP活性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POD活性影响不显著。所建立的温度和盐度互作对三种免疫酶活性水平影响的模型显著。三种酶的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9770、0.9827、0.9884,校正决定系数分别为0.9541、0.9655、0.9768,预测决定系数分别为0.7794、0.8603、0.8794。说明三个方程的拟合度高,模型妥当。
【学位授予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91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费志良;乔慧;郝忱;王U,

本文编号:26386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386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3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