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中华绒螯蟹类泛素化修饰Neddylation在抗菌免疫中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7 18:51
【摘要】:神经细胞发育表达下调蛋白8(NEDD8)是一种类泛素蛋白,其所介导的类泛素化修饰Neddylation被以Cullin为支架的复合体型E3泛素连接酶所必须。并因此参与了多种生理功能的调控,是生物体最为重要的蛋白修饰方式之一。Neddylation的类泛素化修饰已在哺乳动物中被广泛深入研究,但是,该蛋白修饰途径是否影响无脊椎动物固有免疫反应及其作用机理尚严重不明。因此,我们以中华绒螯蟹这一我国重要淡水养殖物种为研究对象,对Neddylation修饰途径在抗菌免疫中的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其结果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无脊椎动物固有免疫的作用方式,并为中华绒螯蟹养殖业的细菌性病害问题解决提供理论支持。我们在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克隆得到了泛素类似蛋白NEDD8,命名为Es NEDD8。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其仅具有一个UBQ结构域,并且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暗示其亦可能具有类似泛素蛋白的修饰功能。通过qRT-PCR技术分析表明EsNEDD8及其底物Cullin家族基因广泛表达于中华绒螯蟹各个组织中;体内攻毒实验表明EsCullin家族响应病原菌胁迫呈现出不同趋势的动态表达模式,暗示其可能参与了该蟹的抗菌免疫反应。在体外培养的中华绒螯蟹血细胞中分别敲降Cullin家族基因,并以两种细菌刺激血细胞,结果发现抗菌肽表达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为进一步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利用高度选择性NAE酶小分子抑制剂MLN4924抑制NEDD8与Cullin结合,并以不同细菌刺激,结果发现抗菌肽表达量显著下调,表明EsNEDD8通过Cullin介导的类泛素化修饰途径调控抗菌肽表达。进一步的研究发现,Cullin的Neddylation修饰被抑制会导致ERK磷酸化效率的明显下降,并抑制细菌所诱导Toll通路重要信号分子Dorsal的细胞核转运。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Neddylation途径修饰Cullin调控ERK磷酸化,进而影响Dorsal进入细胞核,从而调控相关抗菌肽的表达,影响抗菌活性。
【图文】:

透射电镜,中华绒螯蟹,血细胞,透射电镜


图 1.1 透射电镜下的中华绒螯蟹血细胞[2]A. 透明细胞 B. 半颗粒细胞 C. 半颗粒细胞 D. 颗粒细胞Fig. 1.1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of E. sinensisA. Hyalinocytes B. Semigran ulocytes C. Semigran ulocytes D. Gran ulocytes粒细胞内含有大量嗜酸性的颗粒,类似果蝇的晶状细胞,,是储存酚氧细胞类群,因此主要功能为介导黑化[3](表 1.1)。

哺乳动物,信号通路,果蝇,泛素化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B 同源物) 被泛素化修饰后经蛋白酶体途径降解,从而使核转录因子 Dorsa进入细胞核,进一步启动免疫活性物质抗菌肽的表达。而在哺乳动物中,脂多糖可直接与 Toll 样受体 4 结合,IκB 经泛素化修经蛋白酶体途径降解,使 NF-κB 入核并激活下游信号。最新研究报道,在对虾中 (图 1.2),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都可以与 Toll 样受体直接结激活 Toll 信号转导途径[16]。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94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会;施文正;王锡昌;赵j;李方超;;中华绒螯蟹鲜活及死后品质评价[J];中国食品学报;2018年03期

2 ;中华绒螯蟹新品种——“长江1号”、“长江2号”[J];水产养殖;2016年12期

3 ;中华绒螯蟹新品种——“长江1号”、“长江2号”[J];水产养殖;2017年01期

4 ;中华绒螯蟹新品种——“长江1号”、“长江2号”[J];水产养殖;2017年05期

5 ;中华绒螯蟹“诺亚1号”[J];海洋与渔业;2017年06期

6 兰欣;徐承旭;;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天然资源恢复效果突显[J];水产科技情报;2017年05期

7 徐跑;董在杰;庄红根;朱文彬;郭风英;;中华绒螯蟹“诺亚1号”[J];中国水产;2017年07期

8 ;中华绒螯蟹选育新品种——“长江1号”、“长江2号”[J];水产养殖;2016年01期

9 ;中华绒螯蟹选育新品种——“长江1号”、“长江2号”[J];水产养殖;2016年02期

10 江平;;中华绒螯蟹“长江2号”[J];农村新技术;201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志善;孙钦军;王锡念;包建强;;中华绒螯蟹营养与风味的研究进展[A];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7年

2 孟庆国;顾伟;王文;;中华绒螯蟹螺原体抗原相关蛋白筛选[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杨志彪;赵云龙;杨健;;水体铜对中华绒螯蟹蜕皮、生长和存活的影响[A];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2004年甲壳动物学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朱清顺;周刚;张彤晴;;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良种选育与生态养殖[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5 吴冰醒;杨先乐;;氧氟沙星与左氧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残留消除规律研究[A];2014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6 戴恒鑫;李应森;王武;刘伟;张关海;;中华绒螯蟹蟹种优质高产生态培育模式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现代生态渔业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10年

7 邱高峰;刘萍;房君江;冯海洋;;成熟促进因子在中华绒螯蟹卵母细胞减数分裂成熟中的作用[A];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温小波;陈立侨;周忠良;艾春;;中华绒螯蟹仔蟹对必需脂肪酸的营养需求量[A];第七届全国海洋湖沼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艾春香;陈立侨;高露姣;温小波;;维生素C对中华绒螯蟹血清及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磷酸酶的影响[A];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成永旭;南天佐;吴旭干;;中华绒螯蟹第一、第二次产卵的生殖性状和苗种质量的比较研究[A];中国动物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甲壳动物学分会2004年甲壳动物学分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婧;中华绒螯蟹新品种“江海21”成果转让超千万[N];中国渔业报;2018年

2 杨娟 刘一珉;我市培育出一种新品螃蟹 通过国家审定[N];常州日报;2017年

3 淳宣;中华绒螯蟹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通过验收[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7年

4 许本宏邋林鸣;中华绒螯蟹特色哪里来[N];中国质量报;2007年

5 赵文;东台打造中华绒螯蟹原生态品牌[N];江苏科技报;2009年

6 阿米娜 阿尔法特;沙雅中华绒螯蟹热销区内外[N];新疆日报(汉);2011年

7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徐在宽;高效水产品种推荐——中华绒螯蟹[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2年

8 姜奕轲;东海所回收人工放流中华绒螯蟹[N];中国渔业报;2011年

9 江苏省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省中华绒螯蟹育苗生产标准[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10 于志;江苏高淳建设全国中华绒螯蟹“种子库”[N];中华合作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德祥;环境因子与维生素影响多氯联苯对中华绒螯蟹的毒性[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李丹;中华绒螯蟹跨膜型Dscam的可变剪接及免疫调控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王海华;长江中下游中华绒螯蟹资源变动与保护策略[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4 杨宗英;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坏死综合症发病原因及致病机理初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8年

5 黄孝锋;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仔蟹对关键环境因子需求及其人工替代栖息地构建[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6 程琳;典型污染物对成年中华绒螯蟹的短期生态毒理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7 唐伯平;中华绒螯蟹触角的形态发育学及绒螯蟹的分类学和方蟹总科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高志千;中华绒螯蟹种群分子遗传变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9 吕孙建;中华绒螯蟹血细胞吞噬功能与凋亡分子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李伟微;基于中华绒螯蟹EST序列的深度发掘—免疫和营养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佩瑶;中华绒螯蟹形态与性别发育相关的Hox家族和Fruitless基因进行鉴定及表达分析[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17年

2 李路;中华绒螯蟹精子发生过程中组蛋白H1及其变体和分子伴侣的表达特征[D];河北大学;2019年

3 杜锦梅;水通道蛋白在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的表达及分布特征[D];河北大学;2019年

4 杨蕾;中华绒螯蟹类泛素化修饰Neddylation在抗菌免疫中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5 于萍;微塑料对中华绒螯蟹毒性效应的初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6 刘启彬;中华绒螯蟹幼蟹阶段生长和存活的初步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5年

7 江贤峰;中华绒螯蟹EsSor和EsAntp基因的鉴定及其在幼体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朱杰;莠去津对中华绒螯蟹生精细胞DNA和减数分裂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8年

9 朱健明;菜粕、棉粕中NSPs对中华绒螯蟹生长、肠道形态与功能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10 刘玉涵;中华绒螯蟹转铁蛋白在螺原体致病过程中的功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425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425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1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