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长江上游保护区鱼类典型栖息地水环境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22:24
【摘要】:长江发源于青海,流域面积广阔,地貌类型多样,是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在促进沿江地区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江上游的水能资源量非常充沛,同时水流落差也较大,在对国家的能源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长江上游的水生生物资源量也相当可观,尤其鱼类资源更为丰富。无论从种类上还是数量上来看,长江流域的鱼类资源都在世界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仅上游区域就拥有数量众多的特有鱼类,鱼类资源达286种,由于气候等自然环境造就了长江上游特殊的流域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水生生物,并且我国大量的珍稀鱼类都栖息于此。然而,随着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水电工程的大规模建设与运行、航运、航道整治、挖砂作业、捕捞等人类活动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鱼类的栖息地,同时也导致了水域自然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状况的改变。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保护区)的建立,为维护长江上游鱼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提高长江上游的生态自然环境质量提供了可能。保护区拥有丰富的鱼类、浮游动植物、底栖生物等,丰富的生物资源为水生生物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物种基础。研究保护区鱼类典型栖息地的水环境特性,提出典型栖息地水环境特性指标体系,从而为长江上游保护区鱼类生存的生态水环境修复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本文基于研究区域流量、水位等水文数据,流速、水深等水动力数据,结合长江上游保护区的水文情势以及鱼类产卵场的位置、产卵数据等生物信息,对作为长江上游保护区重要经济鱼类之一的铜鱼产卵的水环境及水动力特征进行了分析,探究了铜鱼产卵高峰时与所需的流量、水位、水温、涨水条件等水文条件的关系,同时也分析了铜鱼产卵期与流速、水深等水动力的关系,建立了描述铜鱼栖息地水环境的指标体系。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本文从五个方面描述铜鱼产卵场江段的水环境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指标、水文指标、水动力指标、水质指标、河床底质指标。(2)结合IHA指标体系,确立与铜鱼繁殖相关的水文条件,根据保护区典型水文站朱沱站1956-2012年的水文数据,分析了保护区铜鱼繁殖期4-7月份的水文情势。本文建立的铜鱼繁殖的水文因子分别为流量、水温、涨水率、涨水持续的时间等。分析结果表明:铜鱼不仅在水位上升时产卵,在落水过程中也会有产卵现象发生。综合分析铜鱼产卵时所需的流量、水位、水温、涨水条件等都是缺一不可的因素。(3)选择铜鱼尾数资源量较大的江津油溪-江津白沙产卵场江段为研究区域,运用DELFT-3D软件对2007年及2008年江津油溪-江津白沙产卵场江段铜鱼的产卵过程进行了模拟和分析,通过分别选取产卵场上游河段、白沙附近弯道河段、顺直型河段及变窄型河段来分析流速的变化,得出了铜鱼在江津油溪-江津白沙产卵过程的流速、水深等水动力特征。
【图文】:

技术路线图,论文


论文技术路线图

水系图,水系图,长江流域


度减少了22.50 km;石门镇至至地维大桥江段由原本的缓冲区改为实验区,长度为73.30 km。长江流域水系图见图2-1[30]。图 2-1 长江流域水系图Figure 2-1 Yangtze River basin water system diagram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S9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唐从胜,宋世杰,王维国,胡春平;葛洲坝枢纽运行对下游河段影响的监测研究[J];人民长江;2001年11期

2 李清清;覃晖;陈广才;王波;;长江中游水文情势变化及对鱼类的影响分析[J];人民长江;2012年11期

3 王远坤;夏自强;;长江中华鲟产卵场三维水力学特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01期

4 李建;夏自强;王远坤;郑骞;;长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场河段形态与水流特性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04期

5 杨宇;严忠民;常剑波;;中华鲟产卵场断面平均涡量计算及分析[J];水科学进展;2007年05期

6 董哲仁;孙东亚;赵进勇;张晶;;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整体性概念模型[J];水科学进展;2010年04期

7 陈进;黄薇;张卉;;长江上游水电开发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初探[J];水利发展研究;2006年08期



本文编号:2653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2653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c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