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水产渔业论文 >

鲟源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4-06-12 04:36
  2017年9—10月,贵州省绥阳县某养殖场养殖的杂交鲟(达氏鳇♀×史氏鲟♂)陆续死亡,累计死亡率达20%。为此,采取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16S rDNA及gyrB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鉴定了自患病杂交鲟肝脏分离纯化的一株疑似致病菌SXG-1。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XG-1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人工感染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XG-1后发病杂交鲟的症状与自然发病类似,并从组织中再次分离到同种致病菌,表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XG-1是本次引发杂交鲟死亡的致病菌。腹腔注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XG-1后,杂交鲟的半数致死密度为3.9×108 cfu/mL。药敏试验显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XG-1对恩诺沙星、氟苯尼考敏感。以上试验结果将为此类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指导。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图1SXG-1人工感染杂交鲟的累积死亡率与

图1SXG-1人工感染杂交鲟的累积死亡率与

人工感染菌株SXG-1后,濒死杂交鲟的主要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基本一致。从人工感染发病的杂交鲟中分离到的菌株与SXG-1特征一致,综上,菌株SXG-1为此次患病杂交鲟的致病菌。2.3病原菌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


图2SXG-1基于16SrD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

图2SXG-1基于16SrD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

测序获得的菌株SXG-116SrDNA基因序列全长1506bp(登录号:MN709089),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所测序列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MTCC434T(登录号:JALV01000036)16SrDNA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


图3SXG-1基于gyrB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

图3SXG-1基于gyrB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

通过K-B法对45种供试抗生素药物敏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XG-1对氧氟沙星、恩诺沙星、氟苯尼考、环丙沙星4种药物敏感,对阿奇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多黏菌素B、氯霉素5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其他36种药物耐药(表3)。3讨论



本文编号:3993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scyylw/3993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0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