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SlPIN1,SlPIN3与SlPIN4在番茄花柄脱落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4-19 20:40
【摘要】: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最主要的蔬菜经济作物之一,落花落果是制约其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弄清番茄器官脱落机制,并制定防止落花落果的措施,对农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以及农业实际生产上都有重要意义。番茄PIN(PIN-FORMED)是主要的生长素输出蛋白,其正确的时空表达模式可以形成适宜的生长素梯度来指导器官完成发育,然而在器官脱落期间,SlPIN的具体功能尚不明确。基于本课题组前期筛选出的在番茄离区特异高表达的SlPIN1、SlPIN3及SlPIN4,利用VIGS试验方法构建了SlPIN沉默植株,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来验证沉默效率。结合沉默植株与对照植株脱落率的调查、GUS染色及离区生长素流速的变化初步确定了离区特异蛋白SlPIN1,SlPIN3及SlPIN4在脱落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主要研究结果为:1.构建了pTRV-SlPIN1,pTRV-SlPIN3及pTRV-SlPIN4沉默载体并利用GV3101农杆菌侵染番茄幼苗获得沉默植株各三株,利用qRT-PCR技术鉴定出沉默效率较高的沉默植株。2.qRT-PCR结果显示当SlPIN1,SlPIN3以及Sl PIN4被沉默后,其余Sl PINs表达并不受影响,证明获得了特异性沉默的SlPIN1,SlPIN3以及Sl PIN4植株。3.沉默SlPIN1,SlPIN4的番茄植株显著加速花柄离区脱落发生;IAA预处理后沉默SlPIN1,SlPIN4的番茄植株脱落率显著低于对照植株。而沉默SlPIN3番茄植株脱落率与对照植株无明显差异。4.GUS染色以及离区IAA流速测定试验表明,降低SlPIN1及SlPIN4的表达会导致子房基部生长素累积以及花柄离区生长素含量和流速的降低,从而加速花柄脱落。结果表明SlPIN1、SlPIN4在介导生长素在番茄植株源—库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图文】:

原理图,原理图,分子机制,番茄


许向阳等,2016),包括烟草属(Nicotiana sppum vulgare)等。研究人员以及在番茄中利用VIG相关的启动因子基因功能,例如利用VIGS技术沉C氧化酶)后其表达下调,,导致番茄不能进入成熟番茄果实成熟过程,通过VIGS使LeRIN基因沉S4以及LeACO1的表达,从而抑制了果实成熟(1被沉默后,表现出延迟脱落表型(Jiang, 2008)基因KASⅠ被沉默后,表现出影响链脂肪酸合成染可能由于其可传播病毒的能力而对环境造成风人为引入的遗传修饰的影响。沉默(VIGS)的分子机制i)现象,也称为转录后期沉默(PTGS),是植基因沉默的分子机制就是通过分子手段将带有载体进行重组,得到VIGS载体,侵染植物后,d Lange, 2010)。

模式图,烟草脆裂病毒,模式图,载体


物中应用最广的VIGS病毒载体(Ratcliff, 2001; Senthil-Kumar and Mysore, 2011)。TRV病毒由两条RNA链组成,其中RNA1编码RNA聚合酶,RNA2带有多克隆位点,负责装载基因片段,结构如图2所示。图2 烟草脆裂病毒载体模式图Fig.2 The structure of the TRV viral vector.注:TRV1:RNA1链;TRV2:RNA2链;MCS:多克隆位点1.2.3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的优缺点VIGS技术和传统的转基因植株获取技术相比有以下优势:(1)VIGS实验技术与传统转基因实验相比可明显缩短试验时间,能够在短时间内导致目的基因的功能缺失。一般在3-4周就会出现明显效果(Dinesh-Kumar et al., 2003)。(2)VIGS作为一种优良转基因系统,其摒弃了传统的转基因方式,可以更便捷的获取转基因植株,VIGS只需要对植株进行机械侵染就可以取得良好效果(Burch-Smith etal., 2004)。。。。。。。。。。。。。。。。。。。。。。。。。。。。。(3)VIGS可以对功能丧失产生致死表型的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它可用于研究与胚胎发育和幼苗出苗活力有关的基因(一种重要的非生物胁迫耐受性状)(Ratchliff et al.,2001; Burch-Smith et al., 2004; Liu et al., 2004)。(4)VIGS可以克服功能冗余。使用VIGS中最保守的区域,可以将多个相关基因或基因家族一起沉默(Ekengren et al., 2003; He et al., 2004)。尽管其他功能基因组学工具如反义RNA,人工miRNA或RNAi也可用于使具有冗余功能的基因家族的两个或多个成员沉默,但很费时。(5)VIGS技术既可以运用于单子叶植物也可以运用于双子叶植物,而普通转基因方式对植物有很高的选择性。VIGS的局限性:(1)能够建立VIGS体系的植物有限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64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明芳;徐杨;李天来;许涛;;与番茄花柄脱落相关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分离纯化和特性[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8年03期

2 王凤鹤;番茄花托不掉不用愁 授粉新秀来加油[J];蔬菜;2003年08期

3 刘茹馥;番茄花期低温落果的预防[J];山西农业;1996年10期

4 叶志彪,陈仕运,李汉霞;温度对不同类型番茄花粉萌发力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1988年12期

5 邬家金;;番茄花菜与水稻轮作 菜粮双丰收[J];长江蔬菜;1988年06期

6 余天一;;用双醋酸酯荧光素进行番茄花粉粒活体染色技术[J];种子世界;1989年01期

7 刘婧仪;梁燕;秦蕾;王玲慧;;番茄花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4年03期

8 王怡林;杨群;杨德;姚杰;;航天诱变番茄花粉的红外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12期

9 赵树仁,武丽英,姚民昌,程爱华;番茄花粉超低温保存的研究[J];园艺学报;1993年01期

10 王富;李文丽;秦公伟;袁振新;;番茄花粉萌发液体培养基的筛选和组分优化[J];北方园艺;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许涛;齐明芳;李天来;;钙素对番茄花柄外植体脱落的影响[A];中国园艺学会十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关晓溪;许涛;李天来;;生长素响应基因ARF在番茄花柄脱落过程中的表达谱[A];中国园艺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3 李天来;左鲜红;许涛;;SlIAA基因在番茄花柄脱落过程中的作用[A];中国园艺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大地;新技术防止番茄花脸[N];农资导报;2017年

2 刘春香;番茄花脸病怎么防[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5年

3 李福生;番茄花脸病怎么防[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8年

4 赵亮;番茄花脸怎么办[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12年

5 北京植保站蔬菜作物科 孙海王晓青;熊蜂授粉的“吻痕”识别[N];农资导报;2013年

6 勇;番茄的三种怪现象[N];云南科技报;2004年

7 钱卓 发鹏 秀梅 培强;大棚里请来“洋工人”[N];青岛日报;2011年

8 宋元林;防病增钾,避免番茄“花脸”[N];农资导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史自航;生长素运输载体SlPIN在调控番茄花柄脱落中的作用机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2 许涛;钙素对番茄花柄外植体脱落调控机理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3 齐明芳;番茄花柄脱落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性质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4 林英;LeMAPKs A类基因在番茄花柄外植体脱落中的作用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5 王艳玲;MicroRNA1917调控番茄花柄脱落的分子机制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6 张晓林;乙烯诱导番茄花柄脱落的相关蛋白筛选及关键蛋白S1CDPK5验证[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7 李金红;番茄花柄脱落相关基因LelDL和LeHAESA克隆功能验证及LeMKKs和LeMPKs的钙素调控[D];沈阳农业大学;2012年

8 关晓溪;番茄花柄脱落相关生长素响应基因ARFs的筛选及其功能的初步鉴定[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9 王翔;番茄花柄离区发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韩新奇;SlPIN1,SlPIN3与SlPIN4在番茄花柄脱落中的作用[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2 张茜;磷酸化钙调蛋白转录因子在番茄花柄脱落过程中的表达及SR2L转基因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7年

3 徐杨;番茄花柄脱落相关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提取纯化及其性质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4 左鲜红;钙对番茄花柄脱落过程中生长素反应基因的调控作用[D];沈阳农业大学;2010年

5 鲁云龙;番茄花粉生殖细胞与精细胞的分离纯化[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6 于璐;不同番茄品种花药培养和花粉活力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7 吴志苹;番茄花药和小孢子离体培养及转化雄性不育基因Barnase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33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633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0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