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三种熏蒸剂对辣椒疫病防治效果及土壤生物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8 17:56
   本试验以山西省交城县山西坤润现代农业发展公司大棚土壤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试验,以辣椒为供试作物,研究了碘甲烷、氨水、棉隆这三种熏蒸剂对辣椒疫病防治、辣椒生长、产量、品质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对土壤酶活性、土壤PLFA含量、土壤微生物量C、N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该地区推广使用的土壤熏蒸剂,为今后土传病害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熏蒸剂碘甲烷、氨水、棉隆处理土壤,各处理辣椒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比PCK处理低,防治效果均比PCK处理高。同一时期随着熏蒸剂浓度的升高,辣椒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降低,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升高;同一处理随着时间的延长辣椒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升高,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差异不明显。各处理中,高浓度棉隆处理(PM3处理)辣椒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防治效果最好,在整个试验期间辣椒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控制在5%以内,防治效果均在94%以上。2、熏蒸剂碘甲烷、氨水、棉隆处理土壤,各处理均能促进辣椒的生长。各处理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辣椒苗期和成熟期株高均比PCK处理高。随着熏蒸剂浓度的升高,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辣椒苗期和成熟期株高均升高。各处理中,高浓度碘甲烷处理(PD3处理)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比PCK处理提高了 0.96倍;PM3处理辣椒苗期和成熟期株高均最高,比PCK处理分别提高了 1.26倍、0.82倍。各处理辣椒的根系活力均随着熏蒸剂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D1、PD2、PA1、PA2、PM1、PM2处理辣椒的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PCK处理,PD3、PA3、PM3处理均低于PCK处理。各处理中,PM1处理辣椒的根系活力最高,比PCK处理提高了 24.85%。3、熏蒸剂碘甲烷、氨水、棉隆处理土壤,各处理均能提高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各处理辣椒的产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比PCK处理高。随着熏蒸剂浓度的升高,辣椒产量、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均增加。各处理中,PM3处理辣椒产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PCK处理分别提高了 162.21%、90.84%;PD3处理辣椒果实Vc含量最高,比PCK处理提高了 74.77%。各处理辣椒果实硝酸盐含量均显著低于PCK处理,且辣椒果实硝酸盐含量随着熏蒸剂浓度的升高而减少。各处理中PM3处理辣椒硝酸盐含量最低,比PCK处理降低了53.42%。4、熏蒸剂碘甲烷、氨水、棉隆处理土壤,恢复培养0天时,各处理土壤微生物量C、N的含量均显著低于SCK处理,且随着熏蒸剂浓度的升高,土壤微生物量C、N的含量均降低。各处理中,SM3处理微生物量C、N含量最小,比SCK处理分别降低了 82.59%、85.88%,对微生物量C、N的含量影响最大。5、熏蒸剂碘甲烷、氨水、棉隆处理土壤,恢复培养0天时,各处理土壤细菌PLFA量、真菌PLFA量、放线菌PLFA量、PLFA总量均比SCK处理含量低,而且熏蒸剂浓度越高,含量越低。各处理中,SM3处理土壤细菌PLFA量、真菌PLFA量、放线菌PLFA量、PLFA总量均最低,比SCK处理分别降低了 74.35%、68.55%、75.55%、51.05%,对土壤 PLFA 的影响最大。6、熏蒸剂碘甲烷、氨水、棉隆处理土壤,SD1、SA1处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为激活-抑制-激活-恢复过程,SD2、SD3、SA2、SA3、SM1、SM2、SM3处理均表现为抑制-激活-恢复过程;各处理对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抑制-激活-恢复过程;各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均表现为抑制-恢复过程。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得出,三种熏蒸剂中棉隆效果最好,碘甲烷次之,氨水较差,PM3处理是最佳的熏蒸选择。
【学位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S436.418;S482.6
【部分图文】:

辣椒,熏蒸剂,株高


图2不同熏蒸剂对辣椒株高的影响??Fig2?Effects?of?different?fumigant?on?pepper?plant?height??如图2所示,PDK?PD2、PD3处理土壤,各处理苗期和成熟期辣椒株高均??显著高于PCK处理。PD1、PD2、PD3处理辣椒苗期的株高比PCK处理分别提??高了?0.37倍、0.64倍、0.84倍,PD2与PD1、PD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辣椒成??熟期的株高比PCK处理分别提高了?0.42倍、0.49倍、0.74倍,PD1、PD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得出,两时期辣椒的株高均随碘甲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PA]、PA2、PA3处理土壤,各处理苗期和成熟期辣椒株高均显著高于??PC.K处理。PA1、PA2、PA3处理辣椒苗期的株高比PCK处理分别提高了?0.15??倍、0.26倍、0.64倍,PA1、PA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辣椒成熟期的株高比??PCK处理分别提高了?0.21倍、0.34倍、0.64倍,PA1、PA2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得出,两时期辣椒的株高均随氨水浓度的升高而升高。??PM1、PM2、PM3处理土壤

熏蒸剂,辣椒,根系活力


图3不同熏蒸剂对辣椒根系活力的影响??Fig3?Effects?of?different?fumigant?on?pepper?root?activity??如图3所示,熏蒸剂碘甲烷(PDl、PD2、PD3)处理土壤,PDl、PD2处??理辣椒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PCK处理,比PCK处理分别提高了?17.86%、??5.63%:?PD3处理显著低于PCK处理,比PCK处理下降了?8.60%:并且随着碘??甲烷浓度的升高,辣椒的根系活力逐渐下降。??熏蒸剂氨水(PA】、PA2、PA3)处理土壤,PAK?PA2处理辣椒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PCK处理,比PCK处理分别提高了?15.45%、3.27%;?PA3处理显??著低于PCK处理,比PCK处理下降了?11.00%:并且随着氨水浓度的升高,辣??椒的根系活力逐渐下降。??熏蒸剂棉隆(PM1、PM2、PM3)处理土壤,PM1、PM2处理辣椒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PCK处理

熏蒸剂,辣椒,产量


图4不同熏蒸剂对辣椒产量的影响??Fig4?Effects?of?different?fumigant?on?yield?of?pepper??如图4所示,熏蒸剂碘甲烷(PDl、PD2、PD3)处理土壤,除PDl处理外??各处理辣椒的产量均显著高于PCK处理。PD1、PD2、PD3处理辣椒的产量比??PCK处理分别提高了?10.42%、65.32%、79.50%,?PD2、PD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辣椒产量随着碘甲烷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熏蒸剂氨水(PA1、PA2、PA3)处理土壤,各处理辣椒的产量均显著高于??PCK处理。PA1、PA2、PA3处理辣椒的产量比PCK处理分别提高了?20.89%、??74.47%、96.30%,处理间差异显著。由此可见,辣椒产量随着氨水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熏蒸剂棉隆(PM1、PM2、PM3)处理土壤,各处理辣椒的产量均显著高??于PCK处理。PM1、PM2、PM3处理辣椒的产量比PCK处理分别提高了??30.38%、120.52°/。、162.21%,处理间差异显著。由此可见,辣椒产量随着棉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综上所述,三种熏蒸剂处理土壤,各处理辣椒的产量均比PCK处理高,且??辣椒的产量随着熏蒸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各处理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旭琴;彭莉;章宇萍;虞欢欢;黄观红;;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辣椒根系生理特性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12期

2 张超;卜东欣;张鑫;吴翠霞;王金信;;棉隆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效及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5年05期

3 曹云;马艳;;间套作防治作物土传枯萎病的研究进展[J];土壤;2015年03期

4 李兴龙;李彦忠;;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草业学报;2015年03期

5 张淑彬;刘建斌;王幼珊;;丛枝菌根真菌对辣椒疫霉病害防治的初步研究[J];北方园艺;2015年05期

6 马涛涛;颜冬冬;毛连纲;王秋霞;李园;欧阳灿斌;郭美霞;曹坳程;;4种熏蒸剂对土壤硝化作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4年11期

7 卜东欣;张超;李伟;王金信;;威百亩对西葫芦常见土传病原菌的毒力及田间防效[J];植物保护学报;2014年05期

8 王会芳;王三勇;符美英;芮凯;陈绵才;;棉隆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J];热带生物学报;2014年03期

9 沈宗专;钟书堂;赵建树;张建;李荣;阮云泽;沈其荣;;氨水熏蒸对高发枯萎病蕉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及发病率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5年09期

10 何凯;石纹豪;李振轮;;生物有机肥防治植物土传病害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1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卜东欣;威百亩对西葫芦土传病害的控制效果及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4年

2 张鑫;几种土壤熏蒸剂在蔬菜田的应用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3 毛连纲;新型土壤熏蒸剂的筛选和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胡安忆;菜粕类有机肥土壤熏蒸处理防治辣椒疫病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5 谢红薇;熏蒸剂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6 王缓;棉隆和次氯酸钠土壤处理对设施连作西瓜生长发育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7 梁红娟;不同土壤消毒方式克服黄瓜枯萎病及根结线虫病害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杨春;四硫代碳酸钠作为土壤熏蒸剂的应用潜力评估及对土壤生物环境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9 乔世佳;生物熏蒸对土传病害及黄瓜生长的影响[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迟丽达;几种土壤熏蒸剂对姜瘟菌及其他土传病原物的防控效果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89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889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4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