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日光温室太阳能气泡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研制

发布时间:2020-04-30 08:51
【摘要】:日光温室的主要能量来自于太阳能,白天阳光照射在日光温室墙体上,墙体储存热量并在夜间将蓄积的热量释放出来,保证温室处于适宜的温度。但由于北方冬季寒冷,日光温室仅靠墙体蓄积的热量,不足以抵抗夜间的低温,导致夜间温室内温度不足,影响植株生长。为此,本团队开展了以水为蓄热介质的水循环蓄放热装置的研究,研制出太阳能阳光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并获得两项国家专利(ZL 201210293846.X;ZL201310034606.2),但该系统存在造价较高,流水不均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开展了以轻便、抗老化且低成本的PE气泡膜为集/散热材料的水循环蓄放热系统研究,以期为提高日光温室太阳能利用率,增强日光温室环境调控能力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制出日光温室太阳能气泡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太阳能气泡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主要由集/散热装置、蓄热水箱、循环水泵、定时装置、流水管道等组成。同时,本系统设计一种新型进水装置,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保证了水流的均匀性。2.确定日光温室太阳能气泡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集/散热装置结构分析了气泡板的不同颜色、不同气泡直径、水流量以及是否覆盖苯板保温对水循环系统蓄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透明气泡板比较,黑色气泡板的蓄热性能高11%,但黑色气泡板会对附近的光照均匀性造成影响。在气泡直径方面,1cm气泡直径的气泡板比3cm气泡直径的气泡板蓄热性能高19%。当水流量在40L/min~60L/min范围内,气泡板的集热效率最高,可以达到80%左右。当安装苯板保温空腔时,与不安装保温空腔比较,透明气泡板蓄热量提高14.3%,因此,增加苯板保温空腔可提高气泡板蓄热性能。3.明确日光温室太阳能气泡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运行效果冬季在日光温室内进行气泡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运行效果试验,并且比较了太阳能气泡板与太阳能阳光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的蓄热性能。白天,气泡板系统蓄热水箱水温平均提高4.2℃,平均蓄热量为21.007MJ;夜间,蓄热水箱水温降低0.9℃,放热量为4.517MJ,温室隔断内气温可迅速提高1℃。在与太阳能阳光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的运行效果比较试验中,晴天条件下,太阳能阳光板白天蓄热量为24.696MJ,太阳能气泡板白天蓄热量为32.760MJ,太阳能气泡板的蓄热量比太阳能阳光板高32.7%。夜间放热期间,太阳能阳光板水箱水温降低0.6℃,放热量为3.011MJ;太阳能气泡板水箱水温降低0.9℃,放热量为4.517MJ。阴天条件下,太阳能阳光板白天蓄热量为5.040MJ,太阳能气泡板白天蓄热量为6.552MJ,太阳能气泡板的蓄热量比太阳能阳光板高30%。夜间放热期间,太阳能阳光板水箱水温降低0.3℃,放热量为1.506MJ;太阳能气泡板水箱水温降低0.7℃,放热量为3.513MJ。所以,太阳能气泡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性能更佳。而且,太阳能气泡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的材料成本只有阳光板的62%左右,因此,太阳能气泡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图文】:

系统结构图,水循环,太阳能,气泡


3 结果与分析3.1 日光温室太阳能气泡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的研制3.1.1 太阳能气泡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设计本文采用的太阳能气泡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主要包括集/散热装置(气泡膜),蓄热装置(蓄热水箱),循环水泵,控制装置(自动定时装置),球阀,,黑色胶皮管,热熔管等部件。如图 2,气泡板水循环装置悬挂于日光温室西侧靠北墙位置,水为蓄热介质,水通过水泵从蓄热水箱抽入进水管,然后流入气泡板内部,在气泡空腔内循环流动,从排水管流出并再次流入埋入地下的蓄热水箱。本团队原先使用的进水管结构为黑色胶皮管接多根滴灌管,此种结构存在易堵塞、水流不均的缺点。所以,本文对进水管进行了改良,采用外出水管套内缓冲管的结构(图3 为两种进水管道结构对照),改良后的管道两端出水较为均匀,且不易堵塞,具有安装简便、成本低和出水良好的效果。

结构设计图,进水管,结构设计,水管套


此种结构存在易堵塞、水流不均的缺点。所以,本文对进水管进行了改良,采用外出水管套内缓冲管的结构(图3 为两种进水管道结构对照),改良后的管道两端出水较为均匀,且不易堵塞,具有安装简便、成本低和出水良好的效果。图 2 太阳能气泡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结构图Fig.2 Solar bubble board water circulation storage and release heat system structure diagram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6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强;纪国才;薛万华;韩守萍;;日光温室菜禽高效种养技术[J];山东蔬菜;2000年01期

2 何启伟;潘子龙;刘良淇;焦自高;王克安;;日光温室建造与蔬菜栽培管理技术进步的调查报告[J];山东蔬菜;2009年01期

3 ;国内首个水模块化主动蓄热日光温室建成[J];蔬菜;2020年02期

4 温学萍;徐苏萌;梁朴;曹瑾;王海荣;祁娟霞;金鑫;赵玮;;二层幕系统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效果试验[J];园艺与种苗;2019年12期

5 丁艳梅;;洪灾过后日光温室加固技术探讨[J];农业工程技术;2018年28期

6 齐波;仲娃;董庆;;日光温室设计及其传热分析——以淮安地区为例[J];科学技术创新;2019年04期

7 孙法军;谭维娜;王艳;;分析日光温室增光保温综合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年02期

8 王腾;;新型日光温室模式发展现状与展望[J];吉林农业;2017年23期

9 王婷;高俊明;周莹;马金平;王双喜;;全封闭日光温室降温技术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8年03期

10 崔海成;张国森;柴再生;;酒泉市日光温室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农业工程技术;2017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立新;刘力勇;邹春娇;王娟;谭巍;吕桂菊;;适宜黑龙江省冬季蔬菜生产日光温室类型筛选[A];中国园艺学会2017年论文摘要集[C];2017年

2 徐刚毅;刘明池;许超;;提高日光温室性能的几点建议[A];《中国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资料汇编[C];2010年

3 刘玉凤;邹志荣;蒋国振;胡耀华;;不同跨度日光温室性能的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蒋国振;胡耀华;刘玉凤;邹志荣;;下沉式日光温室湿度调控的数值分析[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陈一飞;齐凯;刘柏成;杜尚丰;;日光温室集群大系统的复杂性与系统控制[A];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四分册)[C];2013年

6 穆德山;杨素平;袁丽华;关黎明;;塑料日光温室的增温保温效应与蔬菜种植结构[A];中国园艺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Ⅱ蔬菜)[C];1989年

7 孙智辉;刘安成;;日光温室建造环境参数[A];2004年全省气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纪艳青;;日光温室土壤中无机阴离子的运移和分布[A];中国园艺学会第七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张兵兵;杨璐;;日光温室温度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2 提升气象科技水平,保障农业减灾增效论文集[C];2017年

10 张继波;李楠;陈辰;薛晓萍;李鸿怡;;山东冬春季双屋面日光温室温湿度变化特征研究[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4 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保障农业丰产增效[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清明 记者 吕兵兵;山东探索开展日光温室补贴试点[N];农民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郭军;从“借鸡下蛋”到“借船出海”[N];酒泉日报;2017年

3 记者 郭军 通讯员 魏金龙;咱家的日光温室有了“身份证”[N];酒泉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张娟;临泽 唤醒“沉睡”资产 激发乡村活力[N];张掖日报;2018年

5 本报记者 伏润之;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N];甘肃日报;2018年

6 凌源新农业技术服务部 李惊宇 沈阳农业大学 余朝阁;日光温室辣椒细菌性髓腐病防治[N];河北农民报;2018年

7 本报记者 李明娟;坎上、炕上和凳子上[N];甘肃经济日报;2018年

8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陈发明;带领“后进村”踏上致富路[N];经济日报;2018年

9 记者 李震宇 姚井东 通讯员 孙宏波;日光温室里的春天[N];赤峰日报;2018年

10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农业设施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周长吉;倒塌日光温室的修复[N];中国花卉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红军;日光温室太阳辐射模型构建与墙体蓄热层厚度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2 周莹;日光温室复合相变保温材料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7年

3 史宇亮;日光温室不同厚度土墙蓄放热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7年

4 胡婧娟;越冬期日光温室灌溉水升温灌溉集成技术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5 唐希望;关中地区日光温室土壤镉污染及阻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6 李小芳;日光温室的热环境数学模拟及其结构优化[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杨振超;日光温室内最佳风速指标与CFD模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白义奎;日光温室燃池—地中热交换系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7年

9 黄雪;下挖式日光温室土墙温度和热流变化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10 王晓巍;太阳能温室新型蓄放热系统的性能研究与应用[D];甘肃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庞松若;日光温室太阳能气泡板水循环蓄放热系统研制[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2 张任丽;日光温室用聚光型太阳集热器热工性能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9年

3 于学儒;日光温室关键环境因子变化规律与监控系统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4 席若冰;基于树莓派的日光温室水肥一体机的设计[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5 王淼;北方冬季日光温室气象要素分析及番茄蒸腾量模拟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6 谷玄;日光温室冰蓄冷降温系统在夏季夜间应用设计[D];沈阳农业大学;2019年

7 张大珉;古浪县日光温室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8 王玉晴;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秋延后番茄小气候适宜性规律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9 徐少南;模块化土块成型固化剂及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10 申婷婷;不同墙体结构日光温室蓄热保温性能及应用效果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45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645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e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