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温室应急补温风能搅拌致热装置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09:29
【摘要】:近年来我国设施农业产业发展迅猛,温室面积逐年增加,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绿色蔬菜,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而且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化农业建设具有明显的推进作用。我国日光温室主要集中在北温带、暖温带地区,为满足植物正常越冬生长需要为温室加温。目前温室主动加温方式主要有燃烧化石能源的热风炉、热水炉加温和电热加温,不仅面临着环境污染、能源枯竭的双重压力,而且造成温室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为温室主动加温有利于设施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本文提出一种利用风能搅拌致热装置为温室加温的供暖系统,搭建了一套模拟风能搅拌致热装置试验平台,探究搅拌致热装置搅拌转子层数及分布位置与工质液位高度因素对致热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对搅拌致热工作原理和影响致热功率的因素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致热器内部液体工质做完全湍流运动,呈双循环流态;致热功率与搅拌工质密度、搅拌转速的三次方、搅拌转子直径的五次方成正比关系,除此之外还与搅拌转子的叶宽、叶片个数有关,与搅拌桶的形状、直径有关,与阻流板的宽度、个数有关,这些因素对致热功率的影响比较明确。但是搅拌转子的层数及分布位置、液体工质的液位高度对致热功率的影响并未开展研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2)采用FLUENT软件对各工况进行稳态模拟研究,针对求解计算结果中各工况的速度云图、速度矢量图、湍流强度图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工质湍流运动剧烈程度与转速正相关;工质流态完全符合双循环流态;工质流动速度和湍流强度越靠进搅拌转子叶片周围均表现出明显增大增强的趋势;工质液位高度越高,空气腔越小。(3)设计并搭建了一套额定功率为2 kW的模拟风能搅拌试验平台,针对搅拌转子的层数及其分布位置和工质液位高度因素展开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搅拌转子层数及其分布位置及工质液位高度都是影响致热功率及致热性能的重要因素。合理布置双层搅拌转子相比单层搅拌转子,致热功率及致热性能均有显著提升,取400 r/min条件,致热功率提高了367 W,提升了34.56%,搅拌70 min温升幅度提高了9.3℃,致热速率加快了432.45 J/s,提升了48.52%。工质液位高度在409 mm时效果最佳,相比于液位高度在290 mm时,致热功率提高了570 W,提升了69.94%,搅拌70 min温升幅度提高了6.5℃,致热速率加快了302.25 J/s,提升了41.23%,生成的总热量增加了2495.151 J,提升了81.03%。同时,工质液位高度也是影响搅拌致热效率的重要因素,液位高度426 mm相比于工质液位高度290 mm致热效率增加了7.1231%,致热效率最高可达到95.8413%。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62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艳玲;;军事训练致热射病患者急救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年08期

2 桂霆;李永光;张丽华;高向宗;张鲁;;平直与圆柱叶片的搅拌致热特性试验研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3 陈磊;裴宇龙;柴凤;程树康;;旋转电磁致热器热功率与结构参数关系的研究[J];电机与控制学报;2013年05期

4 ;手提半导体冷暖两用箱简介[J];红外技术;1989年05期

5 邱世翠;曲云英;;内毒素致热实验的改进[J];滨州医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6 毕殿洲;;热原的致热机理[J];沈阳药学院学报;1982年16期

7 张超;李俊瑞;何静昆;刘涛;任毅;张祚福;;我国风能致热技术及系统关键设备的研究进展[J];能源工程;2016年04期

8 王金兰,刘俊媛,崔颖,刘庆增;中医中药对内毒素致热的解热作用[J];天津药学;2002年05期

9 杨鸣岗;陈玉川;任俊平;毕连芳;郭红;夏振民;;华药兔致热阈测定及动态观察[J];北京实验动物科学;1992年02期

10 曹万强,胡俊丽,万莲;节流过程中的致冷与致热分析[J];大学物理;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霞;万莲;;节流过程中的致冷与致热分析[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汝刚;赵知辛;王焕然;;风能致热系统的研究[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薛建健;童莲英;陶小琴;倪铭孔;;5公里越野训练致热射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的监护[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刘聪;许峰;;新博柴黄颗粒对内毒素致热新西兰兔脑脊液中发热介质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石岫岩;孙丽平;金钟大;;低热综合征证治[A];全国第26届中医儿科学术会暨王烈教授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刘聪;许峰;;柴黄颗粒对对内毒素致热新西兰兔脑脊液中发热介质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12年

7 刘聪;许峰;;新博柴黄颗粒对内毒素致热新西兰兔脑脊液中发热介质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丽萍;赵让;;输液加药应注意的问题[A];2006年山东省医院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王云霞;蒋春雷;;阿片受体介导α干扰素致热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肥胖的临床与基础暨神经免疫内分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赵勤;张恩户;候建平;赵燕平;;补中益气汤的解热作用及机制实验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商报记者 蓝朝晖 实习记者 濮振宇;成本大增 观致热销难止损[N];北京商报;2018年

2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人民币逆势升值或致热钱掉头逃离[N];证券时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回旭;外媒:加息可致热钱涌入中国[N];国际商报;2010年

4 ;炎夏 :着凉易致热伤风[N];吉林农村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徐思佳;“宽松美元”致热钱冲击[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怡;资金谨慎致热点频换 蓝筹股午后吸金[N];中国证券报;2015年

7 ;如何防治家畜的无名高热[N];中国畜牧水产报;2000年

8 王建伟;春燥吃掉“火气”[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9 王建伟;吃掉春燥“火气”[N];河北日报;2006年

10 广日;对症下药有时适得其反[N];民族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裴宇龙;基于旋转电磁理论的机电热换能器及其相关参数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宋健;微波致热超声成像关键技术及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郑文军;复杂多散射环境下TRM成像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鸿磊;风力磁涡流致热装置设计与运行特性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9年

2 郭宇;风能搅拌致热工质产热性能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杨康;温室应急补温风能搅拌致热装置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4 赵丹;面向典型致热材料的自热特性测试系统研究[D];中国计量大学;2017年

5 刘芳;纳米结构水钠锰矿的制备、表征及光致热催化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年

6 马林;液压式风能致热系统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王浩西;永磁涡流发热影响因素的二维电磁场有限元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8 王攀;永磁涡流致热功率影响因素的二维有限元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9 武海波;降低医用牛心包致热原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10 李国斐;风力致热机控制系统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52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652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7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