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纳米碳对桃园土壤肥力及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07 22:19
【摘要】:目前我国果品生产中普遍存在肥料施用不当的问题,果农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效益,不断增加肥料的投入量,但因肥料利用率低,不仅造成了肥料的浪费,而且引起严重的水、土壤污染。因纳米碳对土壤结构、土壤元素迁移及化学生物反应等方面的调控作用,在农业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但有关纳米碳对桃园土壤肥力及桃树养分吸收的影响尚未见报道。为此,本试验以此为切入点,采用大田和盆栽相结合的方法,以1年生‘霞脆/毛桃’(Prunus persica(Carr.)Franch.)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纳米碳和免深耕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不同纳米碳施用量对桃树养分吸收及植株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纳米碳(D2:8ml/L纳米碳;D3:10 ml/L纳米碳;D4:12 ml/L纳米碳;CT:施用等体积清水)和免深耕土壤改良剂(D1)对桃园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处理30天后,D2、D3、D4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并且纳米碳对土壤酶活性的促进作用随纳米碳施入浓度的增加而提高。D1处理效果不明显;处理60天后,D2、D3、D4对土壤酶活性的提高作用减弱,纳米碳提高土壤酶活的能力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2、与对照相比,D1、D2、D3和D4处理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2.99%、3.5%、10.8%、和18.4%,差异显著;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分别提高了6.1%、11.0%、14.7%和17.3%,差异显著。可见,纳米碳和免深耕均可改善土壤透气状况,其中纳米碳效果优于免深耕,而且随纳米碳的施用浓度的增加改善效果越明显。3、不同纳米碳施用量(T1:28.29g复混肥+14%纳米碳;T2:28.29g复混肥+28%纳米碳;T3:28.29g复混肥+42%纳米碳;CK:28.29g复混肥;分三次施用,每次使用量相同)对桃养分吸收及植株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碳第一次施用30天后,与对照相比,T1、T2、T3处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随纳米碳施入量的增加,土壤酶活提高越明显,其中,T2和T3处理效果显著;纳米碳第三次施用30天后,T1、T2、T3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可见纳米碳会随施用次数的增加,作用效果越明显。4、不同纳米碳施用量均提高了桃植株各器官中全氮、全钾、钙、镁、铜、锰和锌的含量,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发育。与对照相比,T1、T2、T3处理全株全钾含量提高了17.5%、37.3%、66.1%;全氮含量提高了13.4%、39.3%、67.1%;镁含量提高了0.8%、18.5%、35.4%;钙含量提高了11.4%、20.3%、33.2%;锰含量提高了20.5%、68.2%、103.3%;铜含量提高了6.6%、31.4%、64.4%;锌含量提高了15.6%、32.3%、49.0%。与对照相比,T1、T2、T3处理地下部干重提高了7.6%、22.2%、37.0%;地上部干重提高了7.2%、15.4%、22.8%,差异显著,而且随纳米碳施入量增加呈逐渐增高的趋势,并且纳米碳对根系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地上部生长的促进作用。
【图文】:

纳米碳对桃园土壤肥力及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施入土壤改良剂30天后土壤酶活力Fig.1Theactivityofsoilenzymeafterplowingsoilconditioner30dayslater[注(note):同列数据中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达5%显著水平Thedataofdifferentsmallletterswithinthesamecolumnmeansignificantat5%level]

纳米碳对桃园土壤肥力及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


施入土壤改良剂60天后土壤酶活力Fig.2Theactivityofsoilenzymeafterplowingsoilconditioner60dayslater从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S6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淑敏;韩晓光;张爱媛;王飞;王德江;郑成_g;刘彤彤;;不同尿素添加纳米碳增效剂对大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2 梁太波;尹启生;张艳玲;谢剑平;王宝林;蔡宪杰;过伟民;王建伟;;施用纳米碳对烤烟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年06期

3 王佳奇;李丽鹤;孟令波;李淑敏;周宝库;;纳米碳对玉米种子萌发及根系形态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3年18期

4 余常兵;程雨贵;侯翠红;李银水;谢立华;胡小加;张树杰;车志;廖星;;纳米增效剂在油菜上的施用效果分析[J];磷肥与复肥;2013年02期

5 孙凤海;金正久;宋国有;王洪晶;;农作物施肥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析[J];科技传播;2012年22期

6 龙小艺;刘玉英;余达欢;叶丹;文智总;吕建峰;李良翔;;纳米TiO_2对贮藏期南丰蜜桔抑菌性能研究[J];生物灾害科学;2012年01期

7 刘宇良;;纳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2年06期

8 刘键;马筠;张志明;刘维震;郭自得;;肥料添加纳米碳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J];磷肥与复肥;2011年06期

9 张桂芳;黄松;刘宏源;刘星华;朱彩霞;赖小平;;铁皮石斛人工种子制作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草药;2011年09期

10 王小娟;宋海星;刘强;荣湘民;彭建伟;谢桂先;张振华;王署娟;;纳米剂包膜氮肥对早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新亮;彭福田;王中堂;李贵美;;山东桃园施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A];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于刚;纳米硒和UV-C处理对蓝莓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高梅;鲁中山区桃园施肥现状及施肥模式优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温善菊;土壤无机纳米微粒对土壤保肥供肥及作物生育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4 王茹芳;纳米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生物学效应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6536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6536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5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