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农业论文 > 园艺论文 >

黄瓜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09 07:29
【摘要】:黄瓜优良亲本的选配是利用杂种优势选育新品种的关键,其决定着能否选育出优良品种,探索不同黄瓜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间的相关关系,有助于提高黄瓜杂交育种亲本选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本研究以来自国内外的132份黄瓜种质资源为基础,在对其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22份种质作为亲本,按照不完全双列法设计杂交组配,共配制了121个杂交组合,对杂交F_1代18个性状进行了差异性检验,分析了总配合力、杂种优势与亲本遗传距离间的相关性,以期为黄瓜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黄瓜种质遗传多样性研究用了30对多态性较好的SSR引物对132份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32份种质可分为2个亚群,其中K1亚群各种质平均遗传距离为0.42,遗传分化系数为0.45,遗传分化现象十分明显,K2亚群内部各种质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25,遗传分化系数为0.18,也存在较大的遗传分化现象,且华北型和华南型黄瓜种质分别被划入两个不同亚群中,这些结果表明,我国华北型和华南型黄瓜种质之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华南型黄瓜比华北型黄瓜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两者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基因交流现象。相较于华北型和华南型,欧美型黄瓜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且与华南型黄瓜之间具有较近的遗传距离。2.产量构成性状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黄瓜结瓜数、瓜重、心腔大小、瓜把长、前20d雌花数、第一雌花节位、霜霉病病情指数、瓜肉厚等性状与产量具有一定水平的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表明这些性状是影响黄瓜产量的主要因素。3.黄瓜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对杂种优势及配合力的分析表明,欧美型黄瓜种质在单株结瓜数、早熟性、白粉病抗性、霜霉病抗性等性状上具有十分突出的表现,比较适合作为杂交父本对我国本地品种进行改良;华北型黄瓜种质较适合用于对瓜形性状进行改良;华南型黄瓜种质较适合于秋季保护地栽培,同时也可作为杂交父本用于瓜形性状的改良。4.配合力和亲本遗传距离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在包含多种生态型黄瓜的杂交群体中,总配合力效应值与遗传距离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对于特定组合特定性状而言,总配合力效应值与亲本遗传距离间具有一定水平的显著相关性,如华南型×华南型、华北型×华北型、欧美型×欧美型、华南型×华北型组合,上述结果证明,在遗传结构相对单一的杂交群体中,在特定性状上,亲本遗传距离可以作为总配合力预测指标。5.产量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在包含不同生态型黄瓜的杂交群体中,亲本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之间并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华南型×华南型组合在结瓜数、第一雌花节位中亲优势以及瓜重高亲优势与亲本遗传距离间具有较高显著性水平的线性相关关系;在华北型×华北型组合中,第一雌花节位中亲优势随遗传距离增加而减小;在欧美型×欧美型组合中,前20d雌花数高亲优势随着亲本遗传距离增加而增加,第一雌花节位高亲优势随遗传距离增加而降低。上述结果证明,在类似组合的杂交育种工作中,优先选择亲本遗传距离较大的亲本,可提高在相应性状上出现杂种优势的概率。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S64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静,倪鹏生,沈福民,胡应;遗传距离方法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2期

2 吴俊生,张爱民,王士芸;不同环境条件对T型杂种小麦及亲本遗传距离的影响[J];北京农业科学;1990年06期

3 黎文汕;祁建民;;作物杂种优势预测方法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J];福建农学院学报;1987年03期

4 张文正;;多个数量性状遗传变异的研究 Ⅲ 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7年02期

5 武耀廷;;小麦亲本间遗传距离与单株籽粒产量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探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6 房卫平,吴中道,彭伟成;无腺棉和有腺棉品种遗传距离与性状分类[J];华北农学报;1988年04期

7 王蕴波;遗传距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变化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8 蔡俊迈,陈银辉;第四讲 遗传距离分析[J];福建农业科技;1988年06期

9 伍时照,黄超武,陈刚,梁肇均;早籼稻优质品种数量性状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10 杨万荣,薄天岳;胡麻品种间数量性状的遗传差异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J];中国油料;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立新;陈德富;哈玉洁;杨瑞环;付海鹏;陈喜文;李修庆;;黄瓜亲本间分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A];纪念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建所二十五周年论文摘要集(2001—2010)[C];2010年

2 黄历;李玉红;;黄瓜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A];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黄瓜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活动会议手册[C];2018年

3 白建明;徐春霞;李心文;;蓖麻杂交种的RAPD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于颖;孟祥盈;王秀利;仇雪梅;;缢蛏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李瑞生;陈振文;尚士世;王承利;宋德光;;应用DNA指纹技术分析国内SD大鼠遗传距离[A];第六届动物遗传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李法君;傅洪拓;乔慧;李明爽;;长江流域日本沼虾遗传多样性分析[A];中国工程院第77场工程科技论坛·2008水产科技论坛——渔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8年

7 李国宏;王伟;赵同海;;萧氏松茎象7个地理种群遗传差异的RAPD分析[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6 森林昆虫与自然调控论文集[C];2009年

8 曲艳波;叶,

本文编号:2655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nykjlw/yylw/2655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a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