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SIMHYD模型在松花江流域的适用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0-04-12 00:13
【摘要】:降雨-径流过程是高度复杂的水文过程,由于降雨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及流域下垫面特征的差异性,使得降雨-径流过程计算难度较大。松花江流域来水多发生在6~9月,近年来,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影响也为水文过程的准确预报增加了难度,因此,为松花江流域汛期防洪、水资源规划等提供科学的指导,探讨合理的径流预报方法是相当重要的。在进行流域水文模拟之前,本文对流域气候特征及其演化规律进行分析,以保证资料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嫩江上游及第二松花江上游年内的降雨及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汛期各月降水在年际间变化的波动性较小,而径流的波动性较大。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滑动平均法、Sen斜率估计法等趋势性分析结果显示:1)白山汇水区和石灰窑汇水区降雨汛期年序列的下降趋势并不显著;2)白山站径流汛期年序列无显著性变化,而石灰窑站径流汛期年序列下降趋势显著,经时序累计值相关曲线法、Pettitt突变点检验法识别,石灰窑径流的突变点在1973年前后。本文在趋势性分析及突变点识别的基础上,对石灰窑1955~2005年及白山1958~2010年数据进行计算时段划分,利用SIMHYD模型对各时段分别进行参数率定与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在嫩江上游1960~1972年(天然时期)、1973~1984年、1985~1994年、1995~2005年四个时段验证期效率系数均0.5,径流总量相对误差均10%,各时段模拟精度均较差,SIMHYD模型并不适用;白山1971~1985年、1986~1996年、1997~2010年三个时段径流总量相对误差均5%,且1971~1985年验证期效率系数为0.756,模拟精度良好,1986~1996年效率系数为0.474,模拟精度稍差,1997~2010年效率系数为0.690,模拟精度较好,模型在第二松花江上游应用的适用性较好,可以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管理提供帮助。对该模型在峰值处的模拟,本文选择白山3个计算时段,对不同径流过程峰值处模拟效果进行评价,径流深≥6mm时模拟值往往小于实测值,主要原因在于模型对水文要素及下垫面状况的均化;径流深6mm时三个时段对于峰值模拟的合格率分别为85.7%、62.5%、60.0%,分别对应预报方案《水文情报预报规范》的甲等、丙等、丙等,达到丙等以上的方案可为于参考性预报,因此,SIMHYD模型可为第二松花江上游的日径流过程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但对大洪水峰值的模拟还存在不足。
【图文】:

技术路线图,白山,石灰窑,水文站


图 1.1 技术路线图1.3.3 数据来源(1)径流数据。石灰窑水文站 1955~2005 年、白山水文站 1958~2010 年逐日流量。(2)蒸发数据。石灰窑水文站 1955~2005 年、白山水文站 1958~2010 年逐日水面蒸发。(3)降水数据。石灰窑汇水区 1955~2005 年降雨(日平均)数据;白山汇水区 1958~2010年漫江、靖宇、松江、二道白河、大甸子、汉阳屯、大蒲柴河、松江河、高丽城子及白山 10 个雨量站日降雨数据,雨量站点分布如图 1.2 所示。以上数据来自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

白山,雨量站


白山雨量站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晓伟;陈丽;董国涛;;近50a来窟野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研究[J];人民黄河;2014年12期

2 孙飞飞;许钦;任立良;林长清;童瑞;;水文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概述[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年03期

3 张铃松;王业耀;孟凡生;刘廷良;马广文;周岳溪;刘允;;松花江流域氨氮污染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3年10期

4 林凯荣;魏新平;黄淑娴;何艳虎;;SWAT模型在东江流域的应用研究[J];水文;2013年04期

5 昌镜伟;杨敏;耿一萌;郭立新;;白山水库水质污染趋势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Z1期

6 刘丽芳;刘昌明;王中根;江燕;张永强;桑燕芳;王虎;;流域面积和降水量对中小流域水文效果影响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Z1期

7 华舒愉;顾圣平;贺军;张楠;郑贵桥;;三水源新安江模型参数优化及其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2013年02期

8 李民镐;;吉林省东部山区水面蒸发折算系数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02期

9 杜国强;董京刚;;基于松花江水利工程开发利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年12期

10 莫合塔尔·尼扎木丁;阿不都艾则孜·尼扎木丁;王怀江;;水文领域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峰平;变化环境下松花江流域水文与水资源响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5年

2 董李勤;气候变化对嫩江流域湿地水文水资源的影响及适应对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3年

3 李慧峗;森林植被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径流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田琪;嫩江流域径流时空演化规律及其对下垫面变化的响应[D];吉林大学;2016年

2 刘芳蕊;基于水源涵养功能的嫩江源头森林植被优化配置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3 王玉新;嫩江流域径流演变规律及其归因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4 吕姗娜;嫩江上游针叶树种年轮—气候响应及降水和径流重建[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5 孙立吉;吉林松花湖沉积物Cd、Hg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24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624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7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