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大功率高频电波加热电离层建模及数值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5 21:46
   电离层作为一个天然等离子体实验室,开展人工影响电离层研究既有利于人类加深对等离子体特性等方面的认识,也可以帮助人们满足短波通信、超视距雷达、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各种需求。本文立足于高频电波加热电离层这一人工影响电离层的重要方式,从其研究历史和研究意义出发,建立电波加热的物理模型,并进行了相关仿真模拟,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1.基于磁流体力学的动量方程、能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以及电波欧姆加热的主要机理,考虑不同高度上电离层主要等离子体参数及物理过程的差异,结合射线追踪程序,分别构建了低电离层欠密加热模型和高电离层过密加热模型。2.基于本文构建的低电离层加热模型并利用IRI-2012和NRLMSISE-00经验模型提供的背景参数对几种不同初始条件下斜向加热低电离层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了不同加热条件下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的扰动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电波加热的效果随着入射仰角和有效辐射功率的增大而增大;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增幅随电波频率增大而减小;相比O波模,X波模造成电子温度扰动幅度和电子密度扰动幅度更大,同时X波模比O波模能更快地使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达到稳定状态;一定范围内较小仰角、较低频率、较大有效辐射功率的电波能使电子密度更快地达到稳定,后两者也能加快电子温度达到稳定的过程,电子温度达到稳定所需时间随入射电波仰角呈单峰变化,仰角为62°时达到最大。北半球冬季和高纬地区电波加热引起的电子温度扰动幅度更大,而夏季和低纬地区电波加热引起的电子密度扰动幅度更大。3.基于本文构建的高电离层三维加热模型并利用IRI-2012和NRLMSISE-00经验模型提供的背景参数首先具体模拟并分析了一次加热过程,之后分析对比了不同参数入射电波和不同参数背景电离层条件下加热效果,结果表明: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扰动三维结构的各经向切面上变化趋势相同;非均匀背景场中电波轨迹及反射面非对称,故电子温度及电子密度扰动结构也非对称;加热及冷却过程电子温度均将很快达到稳定,而电子密度扰动的发展将持续很长时间。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扰动区域尺度和峰值高度随电波频率增大而增大,且均不随电波有效辐射功率和波模发生变化;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变化率峰值随电波有效辐射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电波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随波模变化程度很小。北半球夏季及高纬度地区电波加热引起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扰动区域尺度和峰值高度均大于冬季及低纬度地区;而冬季及低纬度地区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最大扰动率大于夏季及高纬度地区。
【学位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P352
【部分图文】:

框架结构,论文,框架结构,电离层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离层加热模拟二章建立的低电离层加热模型对几次不同初始条件的加热过程进行果分析了不同参数电波及背景电离层条件下加热引起低电离层电子的差异。离层加热模拟二章建立的高电离层加热模型结合射线追踪程序对几次不同初始条值模拟,并根据结果分析了不同参数电波及背景电离层条件下加热度和电子密度扰动的差异。与展望要工作及结论进行阐述,列出了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并对下和重点做出规划。图如下:

电子温度,背景场,高度分布,电子密度


(a) (b)图 3. 1 背景场电子温度(a)及电子密度(b)高度分布3.1.2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取入射电波频率为 9MHz,有效辐射功率为 200MW 的 O 波模,分别以斜向 45°和90°垂直入射电离层,经过 5ms 后电子温度和数密度的改变量的对比如图 3.2 所示。(a) (b)

电子温度,加热效应,电子密度,入射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a) (b)图 3. 1 背景场电子温度(a)及电子密度(b)高度分布3.1.2 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取入射电波频率为 9MHz,有效辐射功率为 200MW 的 O 波模,分别以斜向 45°和90°垂直入射电离层,经过 5ms 后电子温度和数密度的改变量的对比如图 3.2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桂玲;;分析电子温度计的设计要点与改进[J];科技传播;2014年01期

2 梁家劲;电子温度计的设计及其测量误差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05期

3 程成,孙威,唐传舜;脉冲激光等离子体中时间分辨的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J];物理学报;1988年07期

4 董家齐,吴京生;极高β等离子体中由电子温度各向异性引起的不稳定性[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8年04期

5 关维恕,王恩耀,程仕清,段淑云,王纪海,顾彪,尚振奎;电子迥旋加热等离子体及热电子环特性的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1989年02期

6 艾军,金泽祥,陈琳,何应律;电感耦合氩等离体(ICAP)中电子密度及电子温度的测量[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7 郁继荣,杨正名,罗宗南,钟嫄;He-Ne激光器正柱区电子温度的光谱法测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9年03期

8 艾军;金泽祥;陈琳;何应律;;电感耦合氩等离子体中电子密度及电子温度的测量[J];分析试验室;1989年05期

9 严敏;;基于DS18B20电子温度计的设计与实现[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10 李韡;日本核聚变产生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达到5100万℃[J];国外核新闻;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栗建桥;超高速碰撞产生的等离子体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吴忠航;圆柱形介质波导激发表面波等离子体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张凤奎;霍尔推力器绝缘壁面鞘层动态特性及其对近壁传导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4 张凌;固态工质激光推进的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邱风;开放空间低气压微波脉冲放电氮气等离子体电子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6 查俊;磁旋转电弧和分散电弧等离子体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牛田野;特殊等离子体环境物理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8 刘小亮;飞秒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增强特性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9 虞一青;单、双频激发的容性耦合等离子体诊断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豪;基于相关电子回旋辐射系统的电子温度涨落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郭哲;大功率高频电波加热电离层建模及数值仿真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7年

3 马利斌;感应耦合等离子体风洞高频放电数值模拟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

4 孙婷婷;带有扩散腔室的多源驱动的感性耦合放电的混合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5 彭飞;微波氩气和四氟化碳等离子体光谱诊断[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艳会;感性耦合氩及氩/氧放电的二维流体力学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王亚萍;低气压射频感性耦合CF_4和CHF_3放电的流体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王真容;变电压下霍尔推力器放电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杜笑;DP1000钢板激光焊过程的等离子体光谱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10 吴帆;等离子体法分解CO_2的反应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85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85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8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