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巫溪镇泉闸坝工程过水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5 12:17
【摘要】:拦河闸坝的选址与设计涉及到工程地质、防渗、水库淹没、工程占地、引水防沙、工程布置及施工等多个方面,其关系到工程的成败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同时,闸坝过闸水流具有水头较低、单宽流量大、弗鲁德数Fr较低等特点,且过闸水流携带了巨大的水能,过闸水流流态不平稳,容易造成下游两岸与河床冲刷。因此,合理的坝址与设计、过闸水流流态等对闸坝工程极为重要。本文依托巫溪镇泉闸坝枢纽工程,优选了闸坝坝址、合理布置了闸坝等建筑物,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分析了闸坝过闸水流流场信息。本文的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1)依据巫溪镇泉闸坝枢纽工程水文、地质情况及环评等相关资料,计算得到了镇泉引水工程坝址径流系列、坝址与厂址的设计洪峰流量及分期设计洪水、坝址多年平均悬移质及推移质年输沙量,并分析了巫溪镇泉闸坝引水枢纽工程对环境的影响。(2)优选了巫溪镇泉闸坝工程坝址,对推荐坝址闸坝进行了相关设计。依据相关规范,对镇泉闸坝枢纽两处坝址进行了初拟,合理布置了各拦河闸、冲沙闸以及进水闸等建筑物,并以总投资为控制标准,对镇泉闸坝工程坝址进行了优选。同时,对建议坝址泄洪闸进行了水力计算、消能防冲计算、渗透计算、稳定性计算以及沉降计算等。(3)获得了巫溪镇泉闸坝工程过闸水流流场信息。通过Flow-3d软件计算分析了镇泉闸坝工程闸门全开宣泄设计洪水的过闸水流流场信息,包括了数值模拟计算操作流程、计算工况与模型的选择、闸坝三维模型建立方法、边界与初始条件的确定及物理模型的选择,得到了过闸水流流量、自由液面与水深、流速信息、掺气情况、弗鲁德数Fr、湍流动能及能量耗散率分布等分布规律。(4)巫溪镇泉闸坝工程左岸闸墙前部凸出的土体应予以部分挖除,以避免靠近此处的水流出现漩涡,影响过闸流量及水流流态,并应考虑右岸进水闸引水问题及导流闸墙前向上游延伸土体的冲刷问题。
【图文】:

引水工程,工程布置


第二章 巫溪镇泉拦河闸坝工程概述2.1 工程概况巫溪县镇泉引水工程是一座以城乡供水、发电为主,兼有农业灌溉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镇泉引水工程所在的后溪河河段总落差较大,,具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可供开发。后溪河为大宁河(长江上游干流左岸一级支流)中上游右岸的一个支流,其发源于文峰镇老麻柳坝泄水洞,在两会沱汇入香盘溪,于下老屋场附近汇入孔梁河,再经黄花水汇入雁鸭溪,过天星乡境后,于宁厂镇注入大宁河。河流穿行于高山峡谷之中,干流全长 61km,全流域面积 534km2,总落差 1672m,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 78.8MW。

示意图,闸坝工程,计算模型,网格


38(c)计算网格详细信息图 4-1 镇泉闸坝工程计算模型及网格示意图与初始条件仿真软件包含了丰富的边界与初始条件,包括了始条件选项,而且各个边界条件中可以根据物理以及三级选项。水流边界条件囊括了 Wall(壁面界)、Outflow(自由出流边界)、Volume flow r边界)、Continuative(连续边界)、Grid overlay(y(速度边界)、Periodic(周期边界)、Wave(波浪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V632;TV1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岩光,王建成,吴华;绕渗对闸坝及地基的安全影响[J];黑龙江水专学报;1999年01期

2 张多纯;张幼宽;;城镇化和闸坝对沙颍河流量的影响[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年04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殿芳;陈建康;陈武生;;BP神经网络模型在闸坝位移变位观测中的应用[A];2002年水工专委会学术交流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通讯员 董开友;淮委闸坝评估强化治污[N];中国水利报;2005年

2 刘鸿志;水库闸坝调度是改善水环境的重要措施[N];中国环境报;2001年

3 ;闸坝——洞察和谐的水调节[N];中国水利报;2013年

4 特派记者 周国东 万芳 朱婧;加快立法 加强协调 逐步解决碍航闸坝问题[N];中国水运报;2010年

5 郭海凤 周吉亮;灵台:县城三级翻板闸坝建成蓄水[N];平凉日报;2010年

6 记者 王广林;建造我国目前跨度最长的水力自控翻板闸坝[N];中国水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冬锋;闸坝对污染河流水质水量作用分析及调控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闵志华;巫溪镇泉闸坝工程过水影响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2 张帆;基于生态的郑州市闸坝调度模式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11年

3 黄商;大型混凝土闸坝裂纹开展数值模拟仿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5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665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2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