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东海西湖凹陷A构造平湖组—花港组地震储层预测

发布时间:2020-05-21 15:53
【摘要】:东海盆地西湖凹陷A构造位于西湖凹陷西次凹带南部,为一个长轴,走向为北北东向的大型挤压型背斜-断背斜圈闭。花港组H_4至平湖组P_6层均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但埋深大、岩性致密、断裂较发育。由于特殊的地质背景往往造成地震反射差,电性特征不明显,缺乏精细可靠的沉积成因模式,缺乏在复杂地震反射中找到有效储层的方法等问题;再加上钻探井数少等研究区实际情况,使得储层预测难度增大。本文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制作合成记录进行层位标定,对花港组和平湖组地层进行了层位追踪,建立了地层格架。在基于地震属性进行储层预测研究的过程中,优选出两种地震属性,并利用微切片技术分析储层砂体在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在基于地震反演反演进行储层预测的过程中,重构出的拟声波曲线能够达到既能反映储层波阻抗和地层速度变化的目的,同时又能够突出岩性差异,将地震资料与测井资料结合,提有效高反演结果的分辨率,刻画砂体剖面分布。并利用孔隙度和拟波阻抗的相关性进行了孔隙度反演,为寻找优势储层提供资料。最后,在砂岩储层空间展布预测结果的基础上,预测出有利储层的展布情况。推动该构造评价井的尽快上钻,落实储量资源规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18.13;P6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雁飞;傅恒;赵立欣;葛海波;付振群;;东海西湖凹陷花港组层序划分[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4年04期

2 蔡华;张建培;余逸凡;;东海西湖凹陷古近系砂岩骨架颗粒构成及控制因素[J];上海国土资源;2014年03期

3 刘伟;尹成;王敏;赵虎;彭达;;河流相砂泥岩薄互层基本地震属性特征研究[J];石油物探;2014年04期

4 张绍亮;秦兰芝;余逸凡;唐贤君;;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下段沉积相特征及模式[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4年02期

5 王文娟;张银国;张建培;;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渐新统花港组地震相特征及沉积相分布[J];海相油气地质;2014年01期

6 张建培;徐发;钟韬;张田;余逸凡;;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花港组层序地层模式及沉积演化[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2年01期

7 韩国猛;李淑恩;池永红;石倩茹;唐鹿鹿;胡th男;袁雪华;;大港歧北斜坡沙二段和沙三段模型指导下薄互层储层预测及效果[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06期

8 肖西;党杨斌;唐玮;李进;徐星安;黄晓松;;地震属性分析技术在饶阳凹陷路家庄地区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9 胡明毅;柯岭;梁建设;;西湖凹陷花港组沉积相特征及相模式[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05期

10 卫平生;潘建国;张虎权;谭开俊;;地震储层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和关键技术[J];岩性油气藏;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侯方辉;东海陆架盆地南部中生代地层分布及构造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宪成;海外M盆地P油田白垩系Galhak-Ⅳ沉积相特征与储层横向预测[D];长江大学;2014年

2 蔡淑波;多学科油藏研究技术在窄薄砂体油田中的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3 毛丹凤;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及其应用[D];长江大学;2012年

4 夏友钢;四川盆地X地区飞仙关组生物礁储层浅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周洁;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始新统平湖组煤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D];浙江大学;2012年

6 王厚坤;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梧桐沟组有利区带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丽娜;东海玉泉构造带及其邻区的构造特征及演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金兴;地震多属性分析及其在塔中地区奥陶系储层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翟玉兰;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0 王林涛;柴达木盆地新近纪层序地层划分及岩相古地理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74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674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c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