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川东南石牛栏组地震相分析及储层预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0 09:53
【摘要】:为进一步明确川东南地区志留系地层的勘探潜力,本论文以川东南志留系石牛栏组碳酸盐岩为研究对象,以野外露头观测、测井及地震多种资料为基础,以沉积岩石学、地震勘探原理等多理论为指导,开展了川东南地区志留系石牛栏组地震相分析及储层预测研究工作,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内石牛栏组有利区带的展布状况,并对有利区带进行了评价。取得的认识成果如下:(1)研究区志留系石牛栏组发育碳酸盐岩台地-陆棚沉积体系,划分为4个亚相与9个微相。(2)研究区划分了4类地震相。Ⅰ类连续席状地震相,Ⅱ类断续亚平行弱-中强变振幅地震相,Ⅲ类断续-较连续高频弱振幅地震相,Ⅳ类斜交前积地震相。其中Ⅱ类地震相为研究区主要地震相,Ⅱ类、Ⅳ类是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域。地震相分析为沉积相的平面展布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3)根据测井响应特征与地震相应特征,对研究区石牛栏组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石牛栏组气层种类较多,速度变化复杂,总体上具有高速、低伽马值的特征。而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得出,石牛栏组顶底部地震波振幅强弱反映了石牛栏组发育高速灰岩或发育低速度泥岩、泥灰岩。(4)根据研究区石牛栏组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提取了适合石牛栏组储层预测的地震属性,即石牛栏组顶部平均波峰振幅、顶部第二相位平均波峰振幅和平均瞬时频率属性,它们反映了石牛栏组的储层灰岩的发育及含油气情况;之后建立起精细时深关系标定与岩电敏感性的分析,开展了波阻抗反演工作,反演结果反映了高速灰岩以及陆棚泥岩的平面展布。(5)综合以上成果开展了研究区石牛栏组综合评价工作,研究区石牛栏组确定了三类共6个有利目标区,其中Ⅰ类2个,Ⅱ类2个,Ⅲ类2个。
【图文】:

技术路线图,石牛栏组,研究成果,多学科


思路及技术路线对前人石牛栏组研究成果的认识及总结,确定了本次研究的地质学、地震勘探原理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地质-物探紧密钻、测井资料为基础,,以地震资料为依据。针对研究目标以多学科理论为指导,开展目的层沉积相特征研究;绕石牛栏组沉积相展布规律,以单井沉积相分析,联井对析,最后刻画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对石牛栏储层特征及资料条件,通过测井资料、正演模型应特征,再结合地震反演、提取相关的地震属性等方法开展应用;后根据本区及邻区钻探成果,结合地震资料研究成果,分据本次研究成果进行区带评价,优选有利钻探目标,并提出技术路线图如下(图 1-1):

位置图,綦江,高陡构造带,勘探层


第 2 章 区域地质概况2.1 研究区位置川东南地区位于四川盆地川东高陡构造带和川南中低缓构造带上,地理位置跨越川黔渝三省市,油气地质条件优越,纵向上存在震旦系-志留系、石炭系-三叠系碳酸盐岩及上三叠统-侏罗系碎屑岩三套勘探层系,是“大川东”油气勘探工程的重要区域,包括渝东、綦江、涪陵和赤水等区块。本次研究区块为中石化所管辖的川东南綦江二维地震覆盖区域(图 2-1)。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P6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文辛;刘树根;黄文明;张长俊;徐国盛;袁海锋;;四川盆地东南缘志留系古油藏特征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年03期

2 马文辛;刘树根;黄文明;张长俊;曾祥亮;王佳;;四川盆地东南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基本特征[J];地质科学;2012年02期

3 李双建;周雁;肖开华;沃玉进;汪新伟;刘全有;;四川盆地东南缘习水吼滩志留系古油藏特征[J];石油学报;2009年06期

4 朱剑兵;赵培坤;;国外地震相划分技术研究新进展[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9年03期

5 赵友年;陈斌;;四川省主要构造单元及其特征[J];四川地质学报;2009年S2期

6 尹青;李俊生;唐维森;赵忠泉;郎兴海;;浅谈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9期

7 施泽进;田亚铭;韩小俊;王长城;高林;;川东南地区下古生界地震相特征及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09年01期

8 郭战峰;陈绵琨;付宜兴;陈学辉;;鄂西渝东地区震旦、寒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朱剑兵;;地震相划分方法研究新进展[J];油气地球物理;2008年03期

10 程耀清;蔡冬梅;;地震相技术应用实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7年S1期



本文编号:2687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6879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3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