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同位素技术刻画安阳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

发布时间:2020-06-09 02:29
【摘要】: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是水文学研究的热点,对于水资源科学管理十分重要。安阳河流域包括了安阳市大部分地区,其中市区坐落于安阳河冲洪积扇中部,流域水资源丰富,支撑了安阳市多年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一系列水资源问题。查明安阳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关系,为科学开发与管理安阳河流域水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在野外水文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在2016年8月(夏季)和2017年1月(冬季)共采集了111个水样。其中大气降水样为26个、地表水样是18个,浅层地下水样9个,中深层承压水样55个,泉水样1个。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采用图示法表征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同位素和水化学特征,补给高程法确定了研究区含水层的补给高程区域,混合比例法计算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混合比例;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技术计算了地下水氚年龄。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稳定氢氧同位素(δD,δ~(18)O)空间差异明显,上游水体中同位素较贫化,中游和下游较富集。地表水δD和δ~(18)O值与当地大气降水数据平均值接近,其中δD值为-44.31‰,δ~(18)O值为-6.60‰,表明安阳河流域地表水是来源于当地大气降水补给。深层承压水同位素值变化较大,从接近降水值的点(21、33和45)到受 蒸发‖或外来水影响最大的点(23、25与36),2016年8月δD值相差-29‰,δ~(18)O值相差-4.9‰;2017年1月δD值相差-30‰,δ~(18)O值相差-4.8‰,表明在安阳河冲洪积扇顶至扇前缘存在不同来源的水入渗补给。2)冲洪积扇内地下水样点除个别点外,均紧密分布于区域大气降水线两侧,表明地下水与外界联系紧密,局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明显。大气降水是研究区河水和浅层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根据大气降水的高程效应计算出该流域中深层地下水的补给高程为185-1301m,西部山区是该区深层承压水的补给区。利用氢氧同位素和水化学分析表明,大气降水是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源,西部山区是深层承压水的补给源。通过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混合比例计算,在2016年8月丰水期安阳河河水对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比例为56%,而其它河流和上游浅层地下水的侧向补给比例约占44%。3)安阳河水化学组分位于Piper图菱形区的左侧,表现出水化学类型为HCO_3·SO_4-Ca·Mg型,化学组分含量变化较小。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季节性变化表明,位于安阳河中游出山口冲洪积扇扇顶一带地下水有较明显变化。其中,Cl~-含量较高的水样点(23、25和36)冬季含量比夏季高达18%~146%,水化学类型为HCO_3·Cl·(SO_4)-Ca·(Mg)型,此点正是Piper图上在Cl+SO_4区 演化‖的最高点。在冲洪积扇中,随着地下水向下游径流,地下水由潜水变为承压水,向下游Cl与SO_4离子减少,HCO_3+CO_3离子增加。Ca离子上下游变化不大,形成了HCO_3-Ca·Mg型水。安阳河冲洪积扇地下水质只在其后缘局部地段受地表水入渗影响,Cl,SO_4离子含量较高。位于安阳河下游的冲洪积扇前缘地下水承压特征表现为,地表水入渗微弱,地下水质良好。4)研究区1953年以前的大气降水氚值取10TU。2017年采用三个水文站实测值的加权平均值11TU。潜水样点年龄在3.8~35.5a,均为大气降水氚浓度峰消退以来大气降水补给。推测小南海泉水系统平均滞留时间在20~30a。承压水年龄总体分布由冲洪积扇中向东南部和东部扇缘增大,安阳河与南水北调相交处所在区域,即扇中上部,承压水年龄在40~50a,向东在安阳河、茶坡沟和洪水河间地区增至50~60a或60a,南部沿洪水河样点和安阳河下游冲洪积扇缘地带年龄增至60a左右或更老至核爆实验以前。
【图文】:

势分布,安阳,河流,位置


图 2.2 安阳河流域位置2.1.2 地形地貌安阳市地貌西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为平原。安阳河自西而东流经全境,漳河流经北部安阳市界,整体地势分布自西向东为逐渐递减,最高峰在林州境内

安阳市,少雨,雨量,半湿润


图 2.3 安阳市地形地貌.1.3 气象研究区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体气候特点是春旱少雨,暖比较快;夏季炎热多雨,且雨量集中;秋季雨量适中;冬季寒冷少雨雪。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333;P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炳生;童年的安阳河[J];冶金企业文化;2005年04期

2 韩培逊;;安阳河的汇报[J];水利天地;1992年03期

3 万贵生;;安阳河安阳水文站设计洪水复核[J];科技与企业;2015年17期

4 李爱红;李红兵;;安阳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及改善措施[J];河南水利;2004年03期

5 郭松昌;李洪斌;牛广伟;;安阳河多级橡胶坝群管理运行探讨和建议[J];河南水利;2003年06期

6 侯增福;;安阳河——又见钓竿舞蹁跹[J];钓鱼;2009年23期

7 崔晓利;孙志国;;描绘“母亲河”的未来[J];人大建设;2014年05期

8 孙孝勇;;安阳河综合治理工程对市区的环境影响和效益分析[J];科学之友;2012年09期

9 王庆华;;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J];人大建设;2019年01期

10 崔花瑞;郭春梅;曹瑞仙;王伟;张延平;;人为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安阳河流域年径流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水利;2014年1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庆华;水患变水利 保护“母亲河”[N];安阳日报;2018年

2 记者 崔晓利;我市将对安阳河进行系统治理[N];安阳日报;2017年

3 记者 邓娴;今年安阳河全段水质要在Ⅳ类以上[N];安阳日报;2010年

4 记者 姜蕴真 实习生 张勇;安阳河综合治理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N];安阳日报;2010年

5 睢晓康;确保安阳河治理达到预定效果[N];安阳日报;2009年

6 记者 郑茜;安阳河综合治理第一阶段任务完成[N];安阳日报;2009年

7 睢晓康;安阳河综合治理走出第一步[N];中国环境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崔晓利;描绘“母亲河”的未来[N];安阳日报;2014年

9 记者 邓娴;安阳河综合治理 第三阶段工作再掀高潮[N];安阳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李婧瑜;安阳河综合治理拉开序幕[N];安阳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敏;同位素技术刻画安阳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作用[D];郑州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040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040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b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