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地震勘探数据无线采集的异构网络传输系统开发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19:55
【摘要】:基于大规模自组织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发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传输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为满足地震勘探数据的无线采集需求,分别在地震勘探数据无线采集、无线网络数据传输和地震勘探采集中心控制系统三个方面开展开发研究。针对地震勘探数据的无线采集需求,地震勘探无线采集节点使用芯体为PS-10X型VW 3X1动圈式检波器实现地震检波,利用ADS1256实现地震波模拟数字转换。地震数据无线节点的采样精度可达24位,采样率最高2000SPS,可以满足实时输出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的需求。针对地震勘探数据无线网络传输的需求,充分分析了现有的各类无线传输方案的优缺点,采取混合异构的无线传输区域分簇网络。由地震采集节点组成的簇内网络,节点组网采用物理层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ZigBee协议,既满足检波器节点的地震数据上传速率,又能降低功耗和成本;在连接各个簇的簇间网络,采用物理层基于IEEE 802.11b/g标准的嵌入式Linux Ad-hoc网络,既保证节点的计算能力,又能保证了地震数据上传速率和传输的实时性。针对地震勘探采集中心控制系统设计,在Ubuntu 12.04环境下使用Xserve中间件作为地震采集节点网络与上层应用的接口;采用二次开发的Ekoview Web系统设计应用界面;Web服务器采用Apache2配置。中心控制系统可以根据XML文件解析上传地震数据,将对应节点的地震数据存储至CSV文件中,并且在Web界面实时显示上传的地震数据包信息。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31.4;TP2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兵,周贤善;用小波变换压缩地震勘探数据[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罗兵;;用小波变换压缩地震勘探数据[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2年01期

3 罗兵,王绍金;用小波变换压缩地震勘探数据[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4 马有志;;论勘探数据银行构成及其方法[J];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01年06期

5 隋志强;;勘探数据中心建设综合技术研究[J];油气地球物理;2007年04期

6 马卓;;多元勘探数据可视一体化集成系统的开发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年22期

7 马有志;勘探数据银行的开发构想[J];信息技术;2001年10期

8 赵利红;刘树仁;蔡长宁;李长春;张谦;;高密度机架式服务器部署设计与实践[J];信息系统工程;2016年12期

9 莫洪武;万荣泽;;分类算法在煤矿勘探数据分析系统中的比较[J];煤炭技术;2013年12期

10 吴曙光;;金属矿山勘探数据处理[J];福建电脑;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真理;李衍达;;利用小波变换压缩地震勘探数据[A];199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王保利;程建远;张唤兰;;时频域压制工频干扰信号的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四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刘国峰;吕庆田;孟小红;;金属矿地震勘探数据的真地表深度偏移成像[A];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九)——专题26深部资源探测技术与矿集区立体探测、专题27变质作用过程的观察与模拟[C];2015年

4 马坚伟;;曲波变换和压缩采样在地震勘探中的成就和前景[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5 张奋轩;曹新领;;地震勘探在深层找煤勘探中的应用[A];高产高效煤矿建设的地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C];2009年

6 马坚伟;唐刚;汤文;;基本曲波变换和压缩感知的不完备地震数据恢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邓雨男;童思友;孙剑;朱伟强;莫延刚;;基于C#的野外实时处理软件开发[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十二)——地球物理与信息感知[C];2016年

8 马坚伟;;稀疏促进地震勘探[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培茂;刘财;;地震勘探中联合数据压缩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晓培;杜立志;邱建慧;张琪;;轻便分布式遥测地震勘探系统最新进展[A];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九)——专题26深部资源探测技术与矿集区立体探测、专题27变质作用过程的观察与模拟[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桂运安;重磁勘探数据处理达国际先进[N];安徽日报;2011年

2 严建文;勘探数据处理步入“云时代”[N];中国石化报;2013年

3 本报通讯员 石维东 陈微;勘察信息化建设探索应用[N];石油管道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谭啸;“刀片”助力地震勘探[N];计算机世界;2004年

5 叶东蕾;我国地震勘探采集技术实现专利崛起[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6 高长安 黄普根;国内陆上最大四维地震勘探二期工程顺利实施[N];科学时报;2011年

7 马琳;在草原树立地震勘探新标准[N];中国石化报;2019年

8 记者 吉海坚 通讯员 段国东;青海油田首次开展干柴沟地震勘探[N];中国石油报;2019年

9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韩淼;制作地下油气田立体电影——四维地震勘探[N];中国矿业报;2017年

10 特派记者 陈惠玲;探测南极海域的“深度奥秘”[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辉;碳酸岩裸露区煤田RVSP勘探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2 郝学元;地震勘探传感节点的同步数据采集及传输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7年

3 张雪坤;大规模无线地震勘探数据传输中的OFDM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4 苟量;中国西部复杂山地山前带地震勘探应用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5 赵雪平;地震波传播性质及地震勘探弱信号的混沌振子检测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王典;地震勘探几种数字新技术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7 傅红笋;地震勘探中波动方程反问题的小波、同伦方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8 陈金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与传输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9 林红波;时频峰值滤波随机噪声消减技术及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咸彬;西部复杂山地地震勘探关键技术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仲伟冲;地震勘探数据无线采集的异构网络传输系统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沈鑫;地震勘探数据无线采集软件控制系统开发[D];山东大学;2019年

3 石水勇;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地震勘探数据有损压缩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4 刘凤陵;基于提升小波的地震勘探数据压缩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5 田清波;GIS系统在地震勘探生产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黄云;基于SOPC的矿井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D];福州大学;2009年

7 陈宁;基于小波变换的初至拾取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8 徐锋涛;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勘探数据压缩的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9 李海军;浅层遥控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及传输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10 王晓辉;地理信息系统在地震勘探及油井管理中的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7386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386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8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