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新疆喀纳斯湖冰物理力学参数及冰面承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18:17
【摘要】:在寒冷地区,湖泊、河流甚至于海面上的冰层常被人们用来作为临时的道路、桥梁、旅游场地、生产基地甚至飞机起落平台,但是频繁的冰上安全事故也限制着冰上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冰层的广泛应用,应当充分界定好冰层临界承载能力与荷载之间的关系,这样才可以保证冰上活动安全可靠的进行。针对上述状况,以新疆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湖冰上旅游娱乐项目为依托工程,选取冰层冻结期和融化期两个特殊时期对冰层展开现场试验研究,确定冰层承载力。利用JMT-36C型温度传感器对冰层温度场进行监测,得到喀纳斯湖在冻结期和融化期冰层温度场数据,绘制冰层温度变化曲线。对冰层力学学性能采取现场取冰、现场加工、现场试验的方法,分别于冻结期和融化期测定冰层竖向抗压强度、横向抗压强度、抗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考虑冰上荷载状况,选取最不利结果作为数值模拟参数,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模拟不同温度、不同厚度条件下冰层的承载力,将计算结果与国外经验数据对比,确定冰层的最终承载力。试验结果表明:天然冰层温度场受气温变化和冰下水层温度变化的双重影响,天然冰层在冻结期、融化期的冰层温度随着深度呈现出倒“C”型、“C”型和“S”型的温度曲线,冰层进入融化阶段后会出现“立茬冰”。力学性能方面,湖冰为各向异材料;冰试件抗压破坏形式主要有劈裂破坏、剪切破坏和鼓胀破坏。冻结期湖冰竖向抗压强度、横向抗弯拉强度较为稳定,湖冰横向抗压强度上下层存在差异;春季冰层开始融化,冰层结构改变、强度开始降低,冰面上开始出现积水,承载力逐渐丧失,冰层承载力与冰层厚度平方成正比。研究结果可以为新疆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湖冰上活动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343.6;X91
【图文】:

运输状况


由于阳光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的差异,在地球表面常年处于冰冻状态的地区高达 3×107km2,如若加上季冻性冰冻地带则受冰冻影响的区域可以达到地球表面积的 40%以上[1]。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侧,大部分地区地处北温带,外加青藏高原的影响,约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地区都存在冰冻现象,主要分布在北纬 30°以北的地区,尤其以吉林、黑龙江、新疆、内蒙古自治区和部分高海拔地区较为常见[2]。到了冬季,随着气温的降低,河流、湖泊以及近海的水逐渐凝结成冰,形成天然、坚实的材料为人们提供了特殊的承载平台,因此,冬季冰层也被寒区人民直接应用到生产工作之中,为寒区人民的生活、娱乐甚至于战争都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便利。(1)冰上交通对于冬季冰层合理利用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在国外,生活在北极的因纽特人利用冰和雪直接建造房屋来抵御寒冷;加拿大曾修建有长达 600km 的“冰上高速公路”用以运送北部众多矿区的矿产以及所需要的生活资料,见图 1-1 和图 1-2,另外,加拿大也利用当地湖泊凝结形成的冰层作为钻井平台用于水底钻探和采用工作,合理的利用了冰封期,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3]。美国也曾在南极修建长达 3000km 的冰上公路用以代替在南极昂贵的空中运输[4]。

交通车辆,冰层,方向,寒区


由于阳光照射强度和照射时间的差异,在地球表面常年处于冰冻状态的地区高达 3×107km2,如若加上季冻性冰冻地带则受冰冻影响的区域可以达到地球表面积的 40%以上[1]。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侧,大部分地区地处北温带,外加青藏高原的影响,约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地区都存在冰冻现象,主要分布在北纬 30°以北的地区,尤其以吉林、黑龙江、新疆、内蒙古自治区和部分高海拔地区较为常见[2]。到了冬季,随着气温的降低,河流、湖泊以及近海的水逐渐凝结成冰,形成天然、坚实的材料为人们提供了特殊的承载平台,因此,冬季冰层也被寒区人民直接应用到生产工作之中,为寒区人民的生活、娱乐甚至于战争都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便利。(1)冰上交通对于冬季冰层合理利用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在国外,生活在北极的因纽特人利用冰和雪直接建造房屋来抵御寒冷;加拿大曾修建有长达 600km 的“冰上高速公路”用以运送北部众多矿区的矿产以及所需要的生活资料,见图 1-1 和图 1-2,另外,加拿大也利用当地湖泊凝结形成的冰层作为钻井平台用于水底钻探和采用工作,合理的利用了冰封期,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3]。美国也曾在南极修建长达 3000km 的冰上公路用以代替在南极昂贵的空中运输[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泳厚;;什么是双组分涂料的活化期[J];涂料工业;1981年03期

2 章力;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J];新疆地质;2002年S1期

3 ;喀纳斯湖自然景观保护区[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咸恩浩;;美丽富饶的喀纳斯[J];新疆环境保护;1982年03期

5 王德厚;喀纳斯湖水生物资源的调查研究与保护利用[J];新疆环境保护;1999年02期

6 罗昭伦;喀纳斯之旅[J];绿叶;2005年03期

7 刘振洪;;永远的喀纳斯[J];绿叶;2006年02期

8 黄忠飞;韩宁会;;行走在喀纳斯(一)[J];绿色视野;2010年10期

9 杨静;新疆喀纳斯湖风光[J];影像材料;2003年06期

10 潘雪怀;奔向喀纳斯湖[J];中国石化;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众迎;龙连春;;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现状[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青;卢嘉德;胡良全;;酚醛树脂结构与高温力学性能相关性的探索研究[A];复合材料:生命、环境与高技术——第十二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黄玉亭;杨勇新;李平;顾习峰;王明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格栅力学性能测试与评估[A];第十八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小英;;土壤填埋降解后丝素纤维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5 王玉金;周玉;宋桂明;黄智恒;雷廷权;;钨丝增强钨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力学性能[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徐献忠;施力;刘雯雯;刘大全;郭惠丽;库丹;;食品的力学性能与人类咬合过程参量的关系[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罗靓;张佐光;张立功;孙志杰;;复合材料层板预夹杂质对力学性能的影响[A];2004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C];2004年

8 滕雅娣;舒燕;母继荣;李旭日;;辽宁建平产膨润土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9 高丽兰;陈旭;高红;;各向异性导电胶膜的力学性能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卢国兴;阮冬;;蜂窝铝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部采访组 邵春 石承烈 廖永新;人间净土——喀纳斯[N];中国旅游报;2000年

2 秦新明;美丽神秘的喀纳斯[N];中国旅游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朱必义;喀纳斯旅游致富一方百姓[N];新疆日报(汉);2005年

4 ;喀纳斯[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4年

5 吴玮;喀纳斯“神秘”的商机[N];克孜勒苏报;2006年

6 艳子;闯进冬日喀纳斯[N];西部时报;2006年

7 贺占军;新疆喀纳斯机场正式通航[N];西部时报;2007年

8 袁蕾;喀纳斯机场正式通航[N];新疆日报(汉);2007年

9 本报记者 刘新海;喀纳斯机场昨日首航[N];伊犁日报(汉);2007年

10 记者 何浩锐;中外游客喀纳斯赏月[N];阿勒泰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雪艳;喀纳斯旅游资源评价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2 赖长亮;复合材料格栅结构力学性能分析与制备[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朱天彬;镁碳耐火材料组成、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

4 秦利军;三维编织C/C复合材料关键基础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5 任小勇;地质工程用高性能无钴硬质合金的制备、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6 高岩;多轴向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细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6年

7 竺鑫桥;海胆牙齿ST区纳米结构、力学性能及变形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8 段书用;面向车身应用的LGFRP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9 梁存;粉末热机械固结法制备块体金属材料(钛、铝、铜)的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谢娟;针织物传感器双向延伸电—力学性能及肢体动作监测研究[D];东华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吉庭;新疆喀纳斯湖冰物理力学参数及冰面承载力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7年

2 姚迎迎;韩国开化期爱国文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琼;喀纳斯景区社区居民旅游影响感知实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张佩;大喀纳斯旅游区湖泊—河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5 陈理军;新疆喀纳斯旅游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6 王斯文;新疆阿尔泰山喀纳斯湖演化过程[D];辽宁师范大学;2016年

7 裴国栋;新疆阿勒泰喀纳斯群变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原岩恢复[D];新疆大学;2017年

8 阿衣努尔;新疆喀纳斯旅游经济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9 MAMYRAIKHAN YERBOLAT;新疆喀纳斯旅游景区协同营销策略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7年

10 裴旺;磁控溅射制备V-Al-Ta-N四元涂层结构及其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42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42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5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