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方位叠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17:08
【摘要】:裂隙及裂缝是储层中十分重要的油气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目前,随着地震勘探程度及开发难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宽方位地震采集和处理技术的发展,非常规油气储层中准确的裂缝预测成为研究的热点。对于发育有两套相互正交的高角度裂缝的非常规储层,需要开展针对性的方位叠前属性分析技术及方位叠前地震反演方法,从而获得更加可靠的非常规储层裂缝预测结果。本文主要从地震各向异性基本理论出发,介绍了常用几种各向异性介质类型,并根据实际地质情况,将发育有两套正交高角度裂缝的非常规储层近似为正交各向异性(OA,Orthorhombic Anisotropy)介质,然后基于OA介质假设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参照传统AVO分析技术中所用的反射系数近似公式的表示形式,推导了适用于裂缝型储层方位叠前属性分析的近似公式,研究了从方位梯度属性中提取与储层裂缝密切相关的各向异性梯度及裂缝发育方位的方法,该方法能较为快捷地判断储层裂缝发育部位。从叠前地震反演基本理论出发,基于贝叶斯理论框架,推导了含两项各向异性参数的AVAZ反演方程,结合裂缝岩石物理建模估测的各向异性参数及裂缝型储层方位叠前地震数据,探索了与裂缝发育密切相关的各向异性参数的直接反演方法,并利用实际工区数据进行了验证,与井数据吻合较好,取得了较为可靠的结果。针对部分工区方位叠前地震数据信噪比较低、道集质量较差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含两项裂缝参数的方位弹性阻抗反演方法,模型测试和实际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稳定、可靠,能够较为准确地刻画储层中的裂缝信息。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P63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文召;;基于叠前资料的新型属性优选算法[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03期

2 张镇北;;高保真叠前去噪技术分析[J];石化技术;2017年10期

3 金国平;杨华滨;;基于广义S变换的叠前去噪方法[J];石油仪器;2010年04期

4 曹国滨,张旭,张加海;叠前成像方法联合应用与配套处理技术分析[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5年05期

5 胡英,刘宇,甘利灯,杜文辉;水驱四维地震技术——叠前互均化处理[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3年01期

6 Oz Yilmaz Darran Lucas;冯太林;;叠前层置换[J];石油物探译丛;1987年03期

7 徐仲达,吴树亮;叠前振幅分析直接指示气田的前提条件[J];石油物探;1988年01期

8 荆大威;;海上气藏的叠前振幅检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9年04期

9 曾灏;范小冬;;叠前地震资料的去噪处理[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3年02期

10 叶秋焱;崔宏良;叶玮;邱文平;柳溪;黄新亚;;一种基于叠前数据的综合Q值求取及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宇明;蔡希玲;吴蜀燕;滕振宇;陈海云;;叠前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与应用[A];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2 杨慧珠;张厚柱;国九英;;从叠前资料中反演背景速度和高精度的速度分布[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3 欧阳炀;朱振宇;;基于时移地震叠前走时变化的地层速度及厚度分析[A];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六)——专题50:油藏地球物理[C];2016年

4 张小明;李国发;马彦彦;王亚静;;基于叠前数据的Q值估算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二十专题论文集[C];2013年

5 刘企英;;叠前信噪相干分离法及其应用[A];1990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0年

6 查朝阳;钟德盈;张志让;杨绍国;沈凤;;从叠后到叠前,复杂储层地震预测综合解决方案[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徐苏;;海陆资料叠前连片处理拼接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甘其刚;张学映;;叠前自动外科手术法去噪及应用分析[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9 李国平;石玉梅;姚逢昌;;叠前声波方程反演及其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单刚义;黄大年;;复杂地质条件下基于模型的叠前深度成像技术研究[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65: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探测仪器与装备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许峰 郑干臣;必须加强叠前属性技术推广应用[N];中国石化报;2003年

2 彭冬梅;叠前去噪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3 魏三妹 孙振涛;叠前地震反演增强油气识别力[N];中国石化报;2011年

4 王金法 李新颖;叠前成像软件系统在胜利油田问世[N];中国石化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闫建文 窦晶晶;把创新植入科研人员基因中[N];中国石油报;2019年

6 彭冬梅;AVO处理技术[N];中国石油报;2005年

7 王跃;为地球做"CT扫描"[N];中国石化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毅;地震资料叠前去嗓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2 杨建礼;叠前敏感弹性参数反演及在西湖凹陷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3 王宇超;叠前弹性参数反演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秦广胜;基于叠前地震反演的储层表征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5 刘军迎;裂缝型油气藏叠前地震检测方法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6 杜斌山;基于偶极地震子波的叠前三参数同时反演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7 李超;深部储层叠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8 李勇根;致密砂岩气藏叠前地震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王丽萍;智能优化算法叠前AVO非线性反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10 张玉广;基于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的三维应力场及全缝长整体压裂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佳杰;正交各向异性介质方位叠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2 吴红华;煤田高精度地震资料处理技术[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3 蒋伟;深度域AVO叠前同步反演方法[D];成都理工大学;2018年

4 曾靖;基于Zoeppritz方程的叠前地震弹性参数反演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5 尹淼;叠前地震波形分类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6 王丽萍;地震叠前属性技术在某井区的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7 李远娟;叠前资料预处理及储层预测方法研究与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8 张乐;地震叠前信号分类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9 周晗;叠前三参数同步反演方法研究及软件模块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赵洲;地震叠前属性及流体识别因子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88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788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3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