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阜平县赤瓦屋一带蚀变遥感信息提取与筛选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4 07:13
   围岩蚀变是热液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标志,是寻找热液矿床的主要依据,由于蚀变围岩分布范围比矿体分布范围大,依据蚀变围岩及组合蚀变矿物分布特征,能够有效地指导地质找矿工作。利用遥感技术提取并筛选出与热液蚀变矿物有关的遥感信息,即蚀变遥感异常,能够为野外地质找矿提供依据,彰显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现有资料表明,利用比值、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蚀变遥感信息的技术已经成熟,但是以典型蚀变矿物诊断性波谱吸收谷的组合特征为依据,建立多种组合比值模型提取蚀变遥感信息鲜有研究。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区地质矿产资料和典型蚀变矿物诊断性波谱特征的基础上,以统计分析理论与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阜平县赤瓦屋研究区TM、ASTER遥感数据组合比值、主成分分析法蚀变遥感信息提取模型,并以增强后的遥感影像灰度值直方图确定蚀变遥感信息切割阈值。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研究区蚀变矿物类型、蚀变矿物形成的地质条件、地质矿产特征、遥感地质特征为地质背景,对多种方法提取的多源蚀变遥感信息进行了相互验证与筛选,初步探索了研究区蚀变遥感信息筛选方法,最后利用包络线圈出五个蚀变遥感异常包。蚀变遥感异常筛选结果表明,利用吸收谷组合比值法提取蚀变遥感信息较单波段组合提取的效果更佳,利用灰度值直方图不同存储方式来确定切割阈值是可行的。筛选后用包络线圈定的蚀变遥感异常包与已知的矿床、矿点、野外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本研究为今后蚀变遥感信息提取以及蚀变异常筛选奠定了基础,为研究区地质找矿工作部署提供了新的依据。
【学位单位】:河北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27
【部分图文】:

流程图,路线,流程图,蚀变


本课题将研究区内岩石类型,已知矿床(点)的蚀变类型,蚀地质过程与遥感地质解译结果、多源数据提取的蚀变信息结果相结合变遥感信息进行了识别与筛选。对筛选后的蚀变遥感异常用包络线圈的蚀变遥感异常包进行了野外查证。.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思路收集地理、地质矿产资料、遥感数据、工作区地质矿床资料,对收集整理与分析;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对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辐射定标、大气校正、正射校正、几何校正等;分析和研究工作区谱特征,建立蚀变遥感信息提取模型;基于岩矿波谱特征和遥感蚀变,提取蚀变信息,并利用 TM、ASTER 及国产高分一号遥感影像解译体和线环构造;依据遥感地质解译结果及工作区地质矿产特征等,研区蚀变遥感信息筛选方法,圈定蚀变遥感异常包,进行野外查证。依果,进一步总结、归纳蚀变遥感异常筛选方法(图 1.1)。

对比图,波谱曲线,对比图,反射峰


据的建立依据峰、波谷的综合特点,建立比值法蚀变信术。由于不同的岩矿石在同一波谱曲线上是增强这种“坡度”差异,从而提取蚀变收谷建立模型,还有学者利用两个反射峰反射峰比两个吸收谷的叠加,或者是两个

对比图,波谱曲线,对比图,波长


观察其吸收谷的深度变化,发现波长在 1.38μm,1.98μm,2.32μm 处吸收谷深度明显增强(图2.1);2. 利 用 两 个 绿 泥 石 样 品 测 得 的 波 谱 曲 线 ( 本 次 使 用 的 是 cchlore4(ClinochloreS159)和 cchlore1(ClinochloreNMNH83369))进行叠加对比其中任意一条波谱曲线,发现波长在 1.38μm,1.98μm,2.32μm 处吸收谷深度有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欧阳贵;赵杰;;泰山及其邻区遥感信息提取及断裂影像特征[J];遥感信息;1989年03期

2 王蕾;黄华国;张晓丽;骆有庆;安树杰;;基于知识规则的马尾松林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邵莉;杨昆;;洱海流域不透水面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研究(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年04期

4 邵莉;杨昆;;洱海流域不透水面遥感信息提取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5 张运;冯学智;马荣华;雍斌;;内陆水体叶绿素a遥感信息提取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生态经济;2009年05期

6 王明常,邢立新,张学明,宋继红;人工免疫系统在遥感信息提取中的应用[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5年02期

7 吴见;彭道黎;;多伦县土地利用遥感信息提取技术[J];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孙永彬;董双发;王瑞军;李存金;李婧s

本文编号:2812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12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7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