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井震联合提高分辨率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1 07:50
   随着石油勘探领域技术不断发展,主要的地质目标已经从简单的构造油气藏转变为了复杂的构造油气藏和隐蔽油气藏,高分辨率处理技术成为各大石油公司亟待攻克的难关,然而常规拓频方法或频率补偿算法存在种种不足。本文针对现今地震资料分辨率不足,拓频方法存在的问题的特点,探究了结合井资料和层位资料的地震资料拓频方法,主要研究放在了以下两方面内容:1、信噪比谱约束下的井震联合提高分辨率方法2、多信息融合重构方法。第一部分主要研究了井震结合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方法,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使用的井震匹配优化方法,以及信噪比谱约束下利用井资料对地震资料拓频处理方法。井震匹配从井的预处理阶段起随后介绍合成地震记录,子波分析,分层处理,和合成地震记录调整方法,本文引入模式识别领域的动态时间规整算法进行合成地震记录的自动调整工作。随后介绍了单双边反褶积算法的原理和井旁道以及井间的拓频方法,并进行了模型实验分析。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了多信息融合重构方法,首先对目标区域进行不同频带能量的统计,制定了频率融合的标准,主要探讨了包括时间域,频率域以及基于小波变换融合重构方法研究方法,对三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经过模型和实际资料的验证,本文提到的井震匹配方法可有效得实现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对齐,拓频方法可以有效的拓宽地震资料的频带,在基本保持信噪比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数据融合算法可有效应用于模型和实际数据中。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P631;P618.13
【部分图文】:

波阻抗反演,低频信号,阻抗


图 2-3 缺少低频对波阻抗反演的影响[19]抗反演中,缺少低频会带来虚假的高波阻抗[19]。高频和低频信号不同的作用,接下来通过两个试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低频信号,波阻抗反演


图 2-3 缺少低频对波阻抗反演的影响[19]在波阻抗反演中,缺少低频会带来虚假的高波阻抗[19]。高频和低频信号的补充对同样有着不同的作用,接下来通过两个试验来说明这个问题。

波形,高频信号,低频信号,主瓣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响应,由于低频信号的波形较宽,在与原信号叠加的过程中,主瓣得到增被抵消,从加入信号前后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融入低频信号后的信号主瓣瓣减小。但是这个效果并不是对所有时窗的子波都有相同的效果,这与地系数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海明;刘颖华;;密度测井曲线对合成地震记录质量的影响[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年06期

2 张学东,李子锋,黄伟传,石好果,由伟丰,张建忠;准中地区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J];新疆地质;2004年03期

3 朱衍镛;;新的合成地震记录软件问世[J];国外油气勘探;1998年01期

4 Samuel H.Gray;许名群;;用于深度偏移试验的解析合成地震记录[J];石油物探译丛;1992年01期

5 T.Zhu;L.D.Brown;李小秋;;二维速度反演和合成地震记录计算[J];石油物探译丛;1987年06期

6 W.P.Inveson;汪华南;;连井反射地震学的应用及其局限性[J];石油物探译丛;1987年06期

7 任甲祥,俞康胤;有限单元法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J];石油物探;1988年01期

8 管忠民;合成地震记录在GD地区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8年02期

9 P.R.Gutowski S.Treitel;雍凤军;;广义一维合成地震记录[J];石油物探译丛;1988年02期

10 权有;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在 PC-1500机上的实现[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国骞;米宁;;合成地震记录中声波测井和密度测井校正的简化模型[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周建科;印兴耀;曹丹平;;基于波动方程理论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7: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论文集[C];2014年

3 李景叶;陈小宏;;用测井资料进行时移地震可行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贺振华;胡光岷;邵治龙;王成祥;;小波分频域地震记录薄层识别与厚度反演[A];寸丹集——庆贺刘光鼎院士工作50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8年

5 岳家彤;刘怀山;蔡正辉;;基于改进短时傅里叶变换的频谱分析方法研究[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十一)——地球物理应用前沿[C];2015年

6 张杨;魏嘉;刘永宁;徐雷鸣;;定向井合成地震记录与层位标定[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武银婷;刘伊克;常旭;;含有衰减和波散效应的VSP记录[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任翠霞;李立诚;孙跃峰;;叠后高分辨率处理效果分析[A];“庆贺郭宗汾教授八十寿辰”暨理论与应用地球物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雨;李京南;施佩东;陶永慧;;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井震标定[A];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专题51油藏地球物理[C];2015年

10 陈小宏;张金强;牟永光;;联合遗传算法与多重网格的地震反演计算[A];1996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健;井震联合提高分辨率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2 刘雨;基于叠前波场模拟的井震标定[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3 王书伦;薄互层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彭星;基于反褶积的信息反馈控制地震子波提取方法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5 吴淑玉;地震属性分析在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王菁;基于地震属性的煤层冲刷带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7 杨扬;CO_2地质封存中四维多分量地震资料正演模型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8 刘洁;基于广义S变频的薄互层识别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9 吴媛媛;子波的相位特征与地层响应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8年

10 陈曦;X区萨一组井震结合精细储层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16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16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3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