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九龙江河水营养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发布时间:2020-09-30 11:50
   营养元素是组成生命的最基本元素,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物质运移的重要过程。河流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桥梁,在营养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九龙江是福建省第二大河流,流域内环境压力大,但是对于整个九龙江河流水体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及其迁移变化规律研究较少。基于此,笔者于2017~2018年丰、枯水期对九龙江(北溪、西溪和南溪)进行了系统取样,对九龙江丰、枯水期水体中各形态营养元素(氮、磷和硅)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其分布特征的影响因素、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计算了营养元素的入海通量,以期为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规划与评价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主要的结论有以下几点:1.九龙江河水pH平均值为7.2,呈弱碱性;TDS含量平均值为97.4 mg/L,远低于世界河流平均值283 mg/L,属弱矿化度水。河水主离子成分分析结果表明,Ca~(2+)和HCO_3~-是九龙江河水中主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主元素化学组成特征与地质背景同为硅酸盐岩为主的流域相似。根据阿列金分类原则,九龙江河水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钙组-Ⅰ型水。2.河水中的营养元素N、P、Si含量在世界河流范围内均较高,南溪和西溪的营养元素含量普遍高于北溪。北溪和西溪N、P、Si含量沿程变化总体上呈递增趋势,而南溪N的沿程变化呈先增加后降低,P、Si则总体呈下降趋势。西溪的各形态营养元素含量均是枯水期高于丰水期;除北溪的Si和南溪的NO_3~--N、Si在丰水期时的含量高于枯水期外,南溪其余N、P各形态和北溪N、P各形态在枯水期时的含量均高于丰水期。九龙江河流中的N、P均以溶解无机态为主;NO_3~--N是DIN的主要组成部分。北溪中游梯级河段的营养元素含量变化趋势表明,大坝对营养元素的截留效应较为明显,尤其是在枯水期。生物吸收可能是DIP降低的主要的影响因素。营养化分析结果表明,九龙江水体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南溪为重度营养化。N/P、Si/N、Si/P远超Redfield值,但河水中N、P、Si的含量远超过浮游植物的生长阈值,因此不存在营养盐绝对限制,P是潜在的限制因子,并且枯水期有潜在磷限制减弱的趋势。3.西溪是九龙江NO_3~--N、NH_4~+-N、DIN、TN、TP输出通量的主要贡献者,而北溪是DIP、DSi的主要贡献者。北溪和西溪营养元素各形态的日输出通量均是丰水期高于枯水期,流量影响可能是造成这一特征的主要因素。九龙江流域DIN、DSi和DIP的冲刷模数在世界河流范围内均最高,表明流域内的氮磷营养盐负荷极其高,受到的人为活动干扰极为严重。较高的DSi冲刷模数与流域内地质背景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有关。
【学位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342
【部分图文】:

路线图,研究技术,路线


研究技术路线

位置图


九龙流域地理位置图

地质图,地质图,河口平原,漳平市


图 2-2 九龙江流域地质图九龙江流域地势呈北高、东南低。区内地貌类型多,有丘陵、台地、河口平原、山间盆地、海岸、中山、低中山等,其中主要以中山、低山为主。龙岩新罗区和漳平市域以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冲;徐志方;刘文景;史超;张轩;赵童;蒋浩;周利;周晓得;;韩江流域河水地球化学特征与硅酸盐岩风化——风化过程硫酸作用[J];地球与环境;2017年04期

2 何姜毅;张东;赵志琦;;黄河流域河水水化学组成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7年05期

3 鲍林林;李叙勇;苏静君;;筑坝河流磷素的迁移转化及其富营养化特征[J];生态学报;2017年14期

4 王腾;刘广鹏;赵世烨;朱礼鑫;高磊;李道季;;台风事件对闽江口上游营养盐和有机碳含量及通量的影响[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6年01期

5 孙平安;于Ym;莫付珍;何师意;陆菊芳;原雅琼;;不同地质背景下河流水化学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西大溶江、灵渠流域为例[J];环境科学;2016年01期

6 吴起鑫;韩贵琳;李富山;唐杨;;珠江源区南、北盘江丰水期水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J];环境化学;2015年07期

7 毛战坡;杨素珍;王亮;程东升;;磷素在河流生态系统中滞留的研究进展[J];水利学报;2015年05期

8 张乾柱;陶贞;高全洲;马赞文;;河流溶解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15年01期

9 李小倩;刘运德;周爱国;张彬;;长江干流丰水期河水硫酸盐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来源解析[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4年11期

10 候丽媛;胡安谊;于昌平;;九龙江-河口表层水体营养盐含量的时空变化及潜在富营养化评价[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皓;;长江口溶解氮磷迁移通量估算及其对河口生态的影响[A];2015年浙江省地理学会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能汪;九龙江流域氮的源汇过程及其机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朱虹;九龙江河流—库区系统营养盐与气态氮界面过程与通量[D];厦门大学;2014年

2 郭洲华;九龙江河口区营养状况分析与评价[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2年

3 陈沛沛;黄河下游与长江流域营养盐变化规律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30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30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d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