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多通道MRS-TEM联用仪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1 12:00
   MRS-TEM联合探测方法集磁共振测深(Magnetic resonance sounding,MRS)方法非侵入性、可直接反演获取地下水文地质信息的优点和瞬变电磁(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TEM)方法探测深度大、可直接获取电阻率信息的优点于一身,为我国地下水探测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目前应用于地下水探测的MRS-TEM联合探测仪只是将部分器件共用,在硬件层面上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复用,导致其体积大、发射功率小、硬件资源共用率低、采集通道数受限。在造成硬件资源浪费的同时,也限制了一些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如参考消噪和多维联合解释等。针对目前MRS-TEM联用仪面临的问题,本文研制了基于大功率发射技术的多通道MRS-TEM联用探测仪,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在实现了硬件资源共用的基础上,提高了仪器的集成度。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阐述了MRS和TEM方法探测地下水的基本原理,论述了应用MRS与TEM进行联合探测的理论依据,介绍了MRS-TEM联合解释的流程。设计了多通道MRS-TEM联用仪的整体结构,并对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中各子模块功能进行了简要介绍。(2)针对本文设计的MRS-TEM联用仪发射子系统,提出了共用储能电容的大功率发射技术和基于Buck电路的TEM发射波形稳压技术,实现了发射桥路的分时复用。共用储能电容的大功率发射子系统提高了MRS-TEM联用仪的发射功率,同时发射桥路的分时复用功能提高了硬件资源的利用率。(3)针对本文设计的多通道MRS-TEM联用仪的接收子系统,提出了双路切换的弱信号调理技术和信号采集技术,实现了低噪声前置放大电路、双路信号调理模块及数据采集电路设计,使接收子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集成度得到提升。(4)针对本文设计的MRS-TEM联用仪发射子系统和接收子系统进行验证,同时对整个系统的探测能力进行了野外实验验证。通过对发射子系统在MRS和TEM发射模式下发射波形的测试,验证了发射子系统的有效性,同时在电磁屏蔽室内对本文设计的低噪声前置放大电路的本底噪声进行测试,测得其等效本底噪声仅为1nV/√;除此之外,通过进一步野外实验证明了本文研制的多通道MRSTEM联用仪探测地下水的能力。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进一步拓展了MRS-TEM联用技术在地下水探测领域的应用,同时为多维数据联合解释及参考消噪算法的研究提供了硬件支持。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P641.7
【部分图文】:

探测仪器,研究所,磁共振系统,联用方法


图 1.3 所示。图 1.3 国外进行 MRS-TEM 研究所使用的单独探测仪器a)NUMISPoly磁共振系统 (b)PROTEM67 瞬变电磁系 MRS-TEM 联合探测的研究起步较晚,20 年前,在国内问世的时候,国内一些学者也利用一些单独的 MRS 仪-TEM 联用方法的研究,常用仪器以 NUMIS 磁共振系统统为主,仪器图片如图 1.4 所示。

联用仪,吉林大学,样机,设备研制


第 1 章 绪论撑项目《科学仪器设备研制与开RS 联用仪样机,如图 1.5 所示,对机实现了最大电流为 30A 的 TEM独的信号接收电路,因此增加了仪y和 ATEM-II 进行野外横向对比实性[19]。该仪器在中国西南地区抗提供了重要依据。但由于一体化的下的使用受限严重,且其一发一收

拉莫尔频率,磁矩,质子,地下水


MRS-TEM 联合探测方法的优EM 联用仪的总体结构。探测原理据地下水中的氢质子具有核子顺,地下水中一些具有一定磁矩为拉莫尔频率 ,氢质子的磁地磁场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不关系如式(2.1)所示[25,26]: = 02 ……………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飞;卓亮;葛发华;;多通道永磁同步发电机的仿真与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7年23期

2 章威;;关于手持移动计算中的多通道交互分析[J];智富时代;2017年09期

3 任士焱;100kA多通道开口磁调制式直流大电流比较仪[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88年06期

4 杨琸之;董继先;乔丽洁;严彦;;多通道烘缸通道内蒸汽冷凝流动对传热特性的影响[J];中国造纸;2019年01期

5 丁孝超;杨媛;陈福;李国玉;;多通道超声波数据采集传输实现方法[J];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2018年06期

6 顾颖诗;张文德;李华山;;大埋深厚煤层“多通道”快速回撤工艺防冲技术研究与应用[J];地球;2019年05期

7 方跃春;;基于图像信号采集的多通道模拟前端集成电路设计[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年11期

8 于佳悦;;多通道用户界面的技术和应用[J];通讯世界;2019年01期

9 魏自银;;一种基于笼式框架的多通道插拔结构实现形式[J];山东工业技术;2019年05期

10 祁圣君;;一种多通道幅相测试系统设计与测试方法研究[J];空间电子技术;201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亚穆罕默德·阿力克;仿生多通道人工神经导管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9年

2 左绍山;多通道SAR成像性能提升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3 房超;机载方位多通道SAR相干成像关键技术研究及实验[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4 王志斌;星载多通道SAR/InSAR成像处理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5 屈有山;多通道光学成像系统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4年

6 韩明;大型零件多通道自动超声测控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

7 孙鑫;可见光多通道目标探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1年

8 尹紫红;大型复杂多通道交通项目运营期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刘娅;多通道数字化频率测量方法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10年

10 秦军;弹性光网络中的全光信号处理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春娟;多通道MRS-TEM联用仪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郑春厚;基于FPGA的多通道磁场检测系统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3 白峻杰;非共轴多通道偏振成像探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19年

4 杨琸之;多通道烘缸通道内冷凝换热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9年

5 郭富智;多通道同步超压测试系统研究[D];中北大学;2019年

6 吴彩云;多通道机制的仪表数值与符号识别[D];福建师范大学;2018年

7 王贤宇;钠测温测风激光雷达的多通道改进与热通量、钠通量的初步探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8 张聪燕;基于多通道有源噪声控制算法的研究及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9 孙晓强;光纤通信中多通道多速率误码仪的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10 栗超;基于虚拟多通道方法的I/O虚拟化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500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8500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e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