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地震波衰减与孔隙流体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3 05:27
  随着国内油气资源勘探的迅速发展以及勘探程度的加深,国内的油气资源探测对象逐渐从构造性油气藏向岩性油气藏转变。到目前为止,国内东西部的陆相沉积盆地中针对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已经成为主要勘探对象,其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作为主要的勘探领域,并且也将作为国内油气增产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岩性油气藏存在诸多不利于勘探的特征,其成因相对构造油气藏来讲比较复杂,油气藏的类型比较繁多,形态大都比较隐蔽且纵横向的变化较大,所以岩性油气藏具有很高的识别难度和勘探风险。除此之外,岩性油气藏往往受储层物性以及非均质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了勘探的难度,因此非常有必要研发一种用于识别储层流体的流体检测技术。实际的地下岩石都是非完全弾性的,地震波在这种介质中传播不可避免要产生衰减,其衰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地下介质的非固有衰减,例如波传播过程中发生的波前扩散、反射以及透射损失、转换波以及层状介质中多发生的层间多次波等;另一种是介质的固有衰减,固有衰减与波的传播路径无关,而是与岩石内部结构特征、孔隙中流体的性质、孔隙度、渗透率以及饱和度能参数相关。由于衰减特性包含了孔隙以及流体的诸多特性,因此是一种比波速以及波阻抗...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地震波衰减与孔隙流体关系研究


White模型

道集,共中心点道集,正演模拟


- 38 -2)NMO 校正后的 CMP 道集 正演模拟得到的共中心点道集。图 1)为未经校正的道集。图 2)为动校正得到道集。 3.1 The CMP gathers. Above is the gather without NMO correction, below is the gwith NMO correction.

含水饱和度,变化关系,频散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了更深入地了解 White 模型地震波频散与衰减的特征,我们使用了建模算法计算 White 部分饱和模型地震波传播的频散与衰减。模型和气的砂岩组成。模型的材料属性如表 3.3 所示:先我们考虑外圆半径b 为常数,并且 b 4mm,渗透率为 550md,图 波速度与衰减品质因子随含水饱和度的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孔隙介质弹性波频散—衰减理论模型[J]. 孙卫涛,刘嘉玮,巴晶,曹宏.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5(02)
[2]频变AVO油气检测技术进展[J]. 赵万金,杨午阳.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4(06)
[3]基于AVO反演的频变流体识别方法[J]. 张震,印兴耀,郝前勇.  地球物理学报. 2014(12)
[4]薄互层AVO响应特征分析[J]. 佘钰蔚,朱仕军,朱鹏宇,党洲涛,唐绪磊,杨维磊,胡桂林.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4(06)
[5]品质因子估计与地震波衰减补偿研究[J]. 于永才,姚逢昌,孙夕平,张明,崔兴福,戚鹏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28)
[6]频变AVO含气性识别技术研究与应用[J]. 程冰洁,徐天吉,李曙光.  地球物理学报. 2012(02)
[7]地震分频AVO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J]. 陈小宏,田立新,黄饶.  海相油气地质. 2009(04)
[8]几种提取品质因子方法的对比分析[J]. 宫同举,孙成禹,彭洪超,肖云飞,孙甜甜.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9(04)
[9]地震波品质因子Q研究进展综述[J]. 郝召兵,秦静欣,伍向阳.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02)

博士论文
[1]基于频变AVO反演的储层描述与识别方法研究[D]. 李博南.吉林大学 2016
[2]介观尺度孔隙介质地震波衰减特征与流体识别[D]. 凌云.吉林大学 2015

硕士论文
[1]品质因子求取与补偿方法研究[D]. 吴琳.中国石油大学 2011
[2]地震波衰减参数提取方法研究与应用[D]. 王敬华.成都理工大学 2010
[3]地震波衰减与流体预测研究[D]. 尹陈.成都理工大学 2008
[4]线性黏弹介质中的频散和衰减特性研究[D]. 张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本文编号:2913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913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b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