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沉积环境对火山成因粘土矿物学特征的约束

发布时间:2020-12-13 17:52
  火山灰经蚀变及成岩作用形成蚀变火山灰粘土岩,是火山作用事件的记录、同时又是区域地层对比的重要标志。火山灰蚀变成因粘土矿物特征主要取决于不同沉积相环境的介质条件。因此,研究不同沉积相蚀变火山灰粘土岩特征,对于利用火山灰粘土层进行区域地层对比及其岩浆作用性质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在华南二叠纪-三叠纪(P-T)界线附近地层中,发育大量的火山灰粘土岩。这些蚀变火山灰粘土岩层发育完整,具有海陆、海陆交互、陆相沉积并具有良好的连续性。论文选取已具有PTB界线和高精度年龄划分的典型剖面,分别为深海相新民剖面、深海斜坡相上寺剖面、湖泊相岔河剖面和沼泽相哲觉剖面,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仪(XRD)、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等方法,对其中的蚀变火山粘土层进行矿物学、地球化学、同位素、锆石U-Pb定年等分析,探究沉积环境对蚀变火山灰粘土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影响及其机制。获得的主要认识如下:上寺剖面和岔河剖面火山灰粘土层的锆石U-Pb年龄测试显示,两个剖面中PTB附近对应的粘土层,较老的粘土层分别为260.0±2.4 Ma(SS-1)和264.0±...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沉积环境对火山成因粘土矿物学特征的约束


华南蚀变火山灰粘土岩中的磷灰石a&b)、石英(c&d)(图片来自作者)

流程图,研究技术,路线,流程图


研究技术路线流程图

古地理图,煤山,克拉通,全球


图 2-1 晚二叠纪古地理图: (a) 全球古地理图(改编自 Yin & Song,2013);(b)华南克拉通在 PTB时期古地理位置以及煤山、新民、上寺、岔河、哲觉剖面位置(改编自 Yin et al.2014)ig. 2-1 Paleogeographic maps for latest Permian: (a) Globlal, (B) South China Craton, MeiShan section,XinmingSection,Shangsi Section,Chahe Section,showing the location of PTB sectio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黔北大方地区二叠系—三叠系界线粘土及事件粘土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 谭梅,赵兵,周冰洋,张晓诗.  地质通报. 2016(06)
[2]下扬子PTB界线深水相区粘土岩的火山成因研究及其对LPME的指示意义[J]. 廖志伟,胡文瑄,王小林,曹剑,姚素平,万野.  地质学报. 2016(04)
[3]黔西地区卡以头组叶肢介动物群[J]. 楚道亮,童金南,喻建新,宋海军,田力.  古生物学报. 2013(03)
[4]全球界线层型华南浙江长兴煤山剖面牙形石序列研究进展[J]. 张克信,赖旭龙,童金南,江海水.  古生物学报. 2009(03)
[5]湖北兴山大峡口浅海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粘土岩研究[J]. 张素新,赵来时,童金南,杨浩.  矿物岩石. 2007(03)
[6]黔桂地区深水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黏土岩研究[J]. 张素新,冯庆来,顾松竹,于吉顺.  地质科技情报. 2006(01)
[7]A Review on the Global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 of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J]. YIN Hongfu1, TONG Jinnan2 and ZHANG Kexin2 1 Lab of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2 State Key Lab of Geological Process and Mineral Resources,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Hubei 430074.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5(06)
[8]西昆仑普鲁新生代火山岩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对岩浆演化过程的约束[J]. 张招崇,肖序常,王军,王永.  矿物学报. 2005(03)
[9]贵州威宁岔河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研究[J]. 杨逢清,殷鸿福,喻建新,张素新,黄俊华,彭元桥,黄其胜,赵全民.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06)
[10]巢湖平顶山北坡剖面早三叠世碳、氧同位素地层学研究[J]. 左景勋,童金南,邱海鸥,赵来时.  地层学杂志. 2004(01)

硕士论文
[1]华南二叠纪—三叠纪之交深水相古生产力的演化[D]. 沈俊.中国地质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14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914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6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