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理工论文 > 地球物理论文 >

西安三桥地区孔隙型地热尾水回灌模拟及前景展望 ——以惠森公司地热回灌井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17 22:27
  近年来,随着西安市中深层地下热水开采力度的逐渐增大,多年来只开采不回灌,导致西安市地下热水水位下降严重。为实现地下热水资源的可持续开采利用,地下热水尾水回灌是缓解甚至解决地下热水水位下降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对采灌对井之间的水力联系,合理井间距、回灌过程中化学场、渗流场及温度场的演化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多年后不同采灌方案下地下热水水位的动态变化规律,并通过模型结果对西安市未来回灌前景研究进行展望。其研究结果对地热尾水的有效回灌以及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意义重大。本论文选取地下热水回灌研究程度已开展过开放式的西安市三桥惠森公司地热采灌对井为研究对象,以钻孔资料、地热地质资料以及多年来水位、温度等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中深层孔隙型地下热水地热尾水回灌数值模型,利用FEFLOW软件对采灌对井溶质的运移、合理井间距、渗流场、温度场进行模拟,并预测15年后不同开采量,不同回灌率的条件下,地下热水三场的动态变化。模拟结果表明采灌对井合理井间距为200-250米,在100%回灌的条件下,群抽群灌后多年水位下降值最慢。建议未来三桥地区开采中深层地热水必须实现一采一灌对井开采系统,... 

【文章来源】:长安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安三桥地区孔隙型地热尾水回灌模拟及前景展望 ——以惠森公司地热回灌井为例


技术路线图

断块,西安,北流,三环


第二章 地热地质条件寨,基本成为一条排污渠。现西安市西三环基本沿着皂河走向。沣河:在工作区西部自南而北流过,汇入渭河。沣河流域面积 566km2,流量 4.3~17.1m3/s,平均流量 9.41 m3/s,常在 6~8 月份出现断流。2.4、区域地热地质条件2.4.1 构造单元

平面图,试验场地,平面图,灞河组


试验场地平面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logging mechanism in the process of reinjection of used geothermal water: A simulation research on Xianyang No.2 reinjection well in a super-deep and porous geothermal reservoir[J]. MA Zhi-yuan,XU Yong,ZHAI Mei-jing,WU Min.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04)
[2]西安市城市边缘区空间识别与边界划分[J]. 周小驰,刘咏梅,杨海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7(10)
[3]河北平原地热资源合理开发保护关键技术[J]. 赵志超.  环境与发展. 2017(04)
[4]中石化打造地热“雄县模式”未来拟大力推广[J]. 杜婷婷.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17(06)
[5]关中盆地地热流体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丁雅丹,吴攀登,代俊宁.  地下水. 2017(03)
[6]中石化:推广“雄县模式”促进行业升级——由雄县小城引发的地热行业拓展[J]. 王霁平.  中国报道. 2017(Z1)
[7]黄河三角洲生态区孔隙热储地热开发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分析[J]. 胡彩萍,张景燕,郝梦圆,胡艳珍.  山东国土资源. 2017(02)
[8]地热回灌井井底压强新解[J]. 周萌,任晓霞,杨淑云.  山东国土资源. 2016(01)
[9]回灌水温对砂岩热储回灌效果的影响分析——以德州市地热田馆陶组热储为例[J]. 张平平,王秀芹.  山东国土资源. 2015(06)
[10]西安与咸阳孔隙型热储尾水回灌堵塞机理对比[J]. 郑磊,马致远,郑会菊,何丹,李妍.  水资源保护. 2015(03)

博士论文
[1]水-能源纽带关系解析与耦合模似[D]. 姜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17
[2]关中盆地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成因模式研究[D]. 孙红丽.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硕士论文
[1]关中地区地热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研究[D]. 孟阳.长安大学 2017
[2]天津市东丽湖地区雾迷山组地热回灌数值模拟及地热资源评价[D]. 彭展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
[3]天津东丽湖区基岩地下热水的三维非稳定流数值模拟[D]. 李婧玮.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4]关中盆地深层地下热水锶同位素演化特征及指示意义[D]. 郑磊.长安大学 2015
[5]关中盆地深部残存沉积水的同位素水文地球化学证据[D]. 何丹.长安大学 2015
[6]天津孔隙型储层地热地质特征及回灌井完井工艺研究[D]. 赵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7]天津市东丽湖温泉度假旅游区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D]. 田光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8]深层孔隙型热储地热尾水回灌堵塞机理及示踪技术研究[D]. 云智汉.长安大学 2014
[9]沉积盆地孔隙型地下热水回灌堵塞机理研究[D]. 周鑫.长安大学 2013
[10]长岭断陷东岭地区烃源岩及油气地球化学特征[D]. 刘曼丽.东北石油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22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projectlw/dqwllw/2922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5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